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复康口服液精简方对顺铂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汪文芳叶亮潘铱昕李羽禅...
    5315-5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金复康口服液精简方(ALG-12)对顺铂(cisplatin,DDP)所致肾小管损伤的作用,将 48 只C57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DDP组及DDP联用ALG-12 低、中、高剂量组,在构建小鼠皮下Lewis肺癌异位移植瘤模型后连续给药 16 d,对小鼠肾组织病理变化、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损伤分子 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超氧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及肾小管细胞凋亡程度进行分析,考察ALG-12 对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所致肾损伤的影响。体外构建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模型,通过cell counting kit(CCK)-8、细胞周期及凋亡实验评价ALG-12 含药血清对DDP 的HK-2 的细胞毒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用于分析ALG-12 对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p53)介导的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LG-12 可显著缓解Scr、BUN、Kim-1、NGAL、MDA、T-SOD的异常,减轻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细胞凋亡程度,提示ALG-12 在体内可以减轻DDP所致的肾损伤。体外细胞实验发现ALG-12 含药血清可以抑制DDP造成的HK-2细胞凋亡及周期抑制。另外ALG-12可抑制p53 信号通路上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Rad3 相关激酶(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nd Rad3-related gene,ATR)、肿瘤蛋白p53 基因(tumor protein p53 gene,Tp53)、Bcl-2绑定组件 3(Bcl-2 binding component 3,BBC3)、Bcl-2 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转录,降低p53、Bax、剪切的半胱天冬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 2,Bcl-2)及半胱天冬蛋白酶 3(caspase-3)的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ALG-12 对DDP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53 介导的细胞凋亡相关,为进一步开发ALG-12 提供依据。

    金复康口服液精简方顺铂肾小管损伤非小细胞肺癌凋亡

    抑制自噬增敏天花粉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慧李格李玲妍杜育乐...
    5327-5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细胞自噬和凋亡的作用和机制。两步层析法制备TCS,MTT法检测TCS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TCS处理HeLa细胞后自噬囊泡和凋亡小体的形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β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beta 3,LC3B)融合蛋白定位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制备的TCS纯度高,且具有生物学活性。TCS能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透射电镜下观察TCS作用12 h后有明显的自噬囊泡形成,48 h后有典型的凋亡小体形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LC3B蛋白在胞浆中由弥散分布转向斑点状聚集分布。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TCS处理HeLa细胞12 h后自噬活化蛋白LC3BⅡ表达开始升高,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TCS作用 24 h 后凋亡相关蛋白多腺苷二磷酸多聚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开始出现活性剪切带,TCS 与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联用后进一步促进PARP的剪切活化。结果表明,TCS能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诱导HeLa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且TCS 诱导的 HeLa细胞自噬早于凋亡,抑制自噬能够增敏天花粉蛋白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表明 TCS 诱导的细胞自噬是一种保护性细胞反应,与自噬抑制剂联用可增强TCS的抗宫颈癌作用。

    天花粉蛋白HeLa细胞自噬凋亡

    一贯煎抗辐射代谢组学研究

    徐瑞平董明浩肖炳坤李志恒...
    5335-5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代谢组学方法考察一贯煎水提物对小鼠抗辐射作用并探索其相关作用通路及作用机制。将健康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以及一贯煎高、中、低剂量组,每组 10 只。小鼠预防性给药 6 d后,采用 5 Gy的60 Co γ射线照射建立辐射小鼠模型。辐射损伤后观测 14 d内小鼠体质量以及外周血变化,于辐射损伤后第 3 天采集小鼠呼出气,于辐射损伤后第 14 天采集小鼠血清,应用GC-MS技术分析各组小鼠呼出气和血清,寻找并分析一贯煎抗辐射作用后小鼠的呼出气和血清中差异性代谢物及含量变化。呼出气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提示小鼠呼出气中有 15 种差异性代谢物与辐射损伤有关,其中包括己烷、乙酸乙酯、己醛、乙酸、乙苯、邻二甲苯、1-己醇、苯乙烯、癸烷、辛醛、均三甲苯、D-柠檬烯、苯乙酮、萘和壬醛;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血清中有 26 种差异性代谢物与辐射损伤有关,其中包括乙二醇、乳酸、L-丙氨酸、3-羟基丁酸、L-缬氨酸、甘油、丝氨酸、L-苏氨酸等,通过构建一贯煎抗辐射作用的相关代谢网络,显示有 3 条代谢通路与一贯煎抗辐射作用相关,其中包括亚油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以及苯丙氨酸代谢。提示一贯煎对辐射损伤小鼠有一定防治作用,该实验对辐射损伤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一贯煎防治辐射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贯煎抗辐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代谢组学

    中医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孔欣欣谢凯黄夏瑾李贞...
    5343-5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NSCAP)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现状,为NSCAP临床试验设计和核心指标集的构建提供基础。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由 2 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定性分析描述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初检获得 42 903 篇文献,最终纳入 47 篇(英文4 篇、中文核心 43 篇)。提取到 79 种结局指标,出现频次 434 次,主要分为 9 大类:理化检测指标(23 种,96 次)[包含炎症指标(16 种,78 次)、动脉血气分析(4 种,8 次)、免疫指标(3 种,10 次)]、症状体征(7 种,86 次)、临床疗效时间(15 种,83次)、临床疗效率(12 种,69 次)、安全性事件(3 种,50 次)、中医证候疗效(4 种,26 次)、量表评分类(13 种,22 次)、经济学指标(1 种,1 次)、其他指标(1 种,1 次)。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NSCAP的RCT在结局指标选择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要结局指标与次要结局指标区分不明确、终点指标选择不规范、中医证候疗效指标评价标准不规范、生活质量量表及卫生经济学指标使用较少等。建议参考国际核心指标集建立方法,完善医患共建模式下标准化的NSCAP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核心指标集

    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

    吴文俊张赤道孙阳李雪...
    5354-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成药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中医手段,但目前尚缺乏对该领域临床研究证据的总体把控。运用证据图对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总结,以期了解该领域的证据现状与不足。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以图表结合的形式展示证据分布特征。最终纳入 397 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1 篇观察性研究,14 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 篇网状Meta分析,3 篇指南/专家共识。近 10 年来发文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纳入文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关注度较高;共涉及 42 种中成药,以丹红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占比最多;疗程以 2~4 周为主。结局指标对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关注度较高,对经济学指标、预后/终点指标、生活质量指标、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指标等关注较少。RCT、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指南/专家共识制订流程规范性不足,导致证据质量等级偏低。结果表明,中成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虽有数量优势,但证据质量普遍较低。未来仍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长疗程的临床研究,规范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专家共识制订流程,积极构建中医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核心指标集,以期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中成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研究证据图

    多组学遗传关联研究揭示跨人群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遗传易感风险及潜在中药筛选

    唐心浩储博文丁晨雨李梓墨...
    5365-5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寻求预防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acute viral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的新策略是减轻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环节。遗传关联研究有利于识别疾病易感风险因素,遗传证据有利于加速药物获得上市批准。当前尚未见通过多组学遗传关联分析揭示ARI易感风险、识别新型药物靶点的研究。该研究旨在揭示跨人群新型ARI易感风险位点,筛选靶向ARI易感风险位点的潜在中药,助力中医药深度融入ARI的预防。首先,以流行性感冒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为例,整合蛋白质组、基因组、转录组、DNA甲基化组、RNA可变剪切组数据,通过蛋白质组范围的孟德尔随机化、基于基因的关联分析、全转录组关联分析、SMR 与 HEIDI分析筛选欧洲人群、东亚人群、南亚人群的ARI易感风险靶点。然后,通过SNPnexus对关键ARI易感风险靶点进行保守性与生物学功能分析。最后,通过可药性分析、全表型组关联分析等探索关键易感风险靶点的可药性,筛选靶向可药性关键易感风险位点的潜在中药。该研究识别出COL15A1 为欧洲人群罹患流行性感冒的关键易感风险位点,MAN1A2、RAB1A为东亚人群罹患COVID-19 的关键易感风险位点,PPIE、MFGE8、VWA2、FCER2、TREML2、BMP8B、U2AF1L4、IGFLR1 为南亚人群罹患COVID-19 的关键易感风险位点,ABO为欧洲人群罹患COVID-19 的关键易感风险位点。关键易感风险位点的突变有害程度较高,具有较高致病性。关键易感风险位点主要具有调控免疫系统中的信号因子转导、白细胞介素家族信号传导的生物学功能,部分位点亦具有调控凝血级联反应、血小板活化及信号传导和聚集的功能。COL15A1、MAN1A2、RAB1A、PPIE、MFGE8、VWA2、FCER2、TREML2、BMP8B、ABO可作为ARI的预防用药靶点。益气填精药是靶向关键易感风险位点的主要潜在药物。该研究为ARI易感风险位点的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新型中医药预防策略。

    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特征多组学遗传关联虚拟药物筛选

    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彭文茜谢雁鸣杨宇飞许云...
    5382-5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方阿胶浆用于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气血两虚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对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复方阿胶浆现有文献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充分结合专家经验,由国内 33 位中、西医临床与方法学、药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研制《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该共识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审核并发布,编号GS/CACM 340-2023。共识采用国际公认的GRADE分级系统对证据进行质量评级,通过名义组法达成 7 项推荐意见和 20 项共识建议,提出复方阿胶浆治疗CRF的适应证、中医辨证、介入时机、用法用量、停用指征、安全性等。最后,共识内容通过专家会议与函审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求意见和同行评议。该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护人员,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复方阿胶浆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专家共识

    古代木瓜道地产区考证:基于本草和方志文献史料

    任澳雨彭华胜
    5388-5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瓜,为常用中药材,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始载于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本草图经》。现代多从本草著作考证木瓜产区情况,鲜有从方志文献出发对木瓜产地及道地产区进行研究。该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和方志等文献史料,结合现代木瓜产区分布,对文献史料中木瓜的道地产区进行考证,旨在厘清木瓜道地产区的变迁情况。自宋至清代,基本上所有本草著作均记载木瓜的道地产区为安徽省宣城市,而方志史料表明浙江省从唐至清代也一直为木瓜的道地产区。综合查阅各类文献史料表明唐代浙江省和湖南省为木瓜的道地产区,宋代浙江省和安徽省为木瓜的道地产区,明代浙江省、湖南省和安徽省为木瓜的道地产区,清代浙江省和安徽省为木瓜的道地产区,民国及以后时期安徽省、浙江省和湖北省为木瓜的道地产区。木瓜自古以来道地产区虽存在变迁,但浙江省与安徽省分别自唐代与宋代以来就是木瓜的道地产区。该文通过方志史料有效补充了本草著作中的缺漏,为进一步研究木瓜的产区和道地产区提供方志方面的史料证据。

    木瓜道地产区本草考证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