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造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造纸
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中国造纸

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邝仕均

月刊

0254-508X

cpp2108@vip.163.com

010-64778158 64778159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造纸/Journal China Pulp & Pap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为我国造纸行业服务的原则,大力宣传我国造纸行业新技术和新动态,对我国造纸工业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LADRC的放卷侧储料架张力系统建模与控制

    巨国力刘善慧冯磊李引峰...
    16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课题针对纸张的卷对卷涂布设备,放卷侧储料架内纸张的张力控制问题,建立了储料架内纸张的张力耦合模型、输入输出辊和托架的动力学模型、滚轴丝杠的推力模型;融合遗传算法(GA)和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设计了改进LADRC以实现LADRC的参数自整定和解决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控制精度不足、鲁棒性差等问题;结合所建立模型和所设计控制器,针对改进LADRC的参数整定性能和储料架内纸张的张力控制性能展开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改进LADRC能实现控制器的参数自整定,相比于传统PID控制器拥有更好的张力控制性能,能够满足放卷侧储料架内纸张涂布制造的张力控制需求.

    纸张涂布卷对卷储料架改进LADRC张力控制

    高速纸机真空系统改造与节能实践

    蒋华林龙建元袁彪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文化用纸生产线为例,对高速纸机真空系统进行改造,用磁悬浮透平真空泵替代水环式真空泵,对相应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在确保纸机运行稳定的前提下,对高速纸机网部、压榨部真空分布及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纸机真空系统能耗降低30%,吨纸能耗下降21 kWh.

    高速纸机真空系统磁悬浮透平真空泵节能

    基于文献大数据的碳汇研究演进路径、现状与发展前沿挖掘

    李昱霏付羽涵高永林李怡多...
    17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危机中,CO2排放成为焦点,影响人类生活与社会经济.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对2020-2023年碳汇领域4 241篇期刊文献进行计量与主题建模分析,利用Excel、Citespace工具展示文献数量、时间、作者及机构等多维度特征,并通过LDA模型探索研究主题及其演变.结果表明,碳汇研究产出丰富且质量高,作者合作活跃.研究主题随时间扩展,从早期的碳汇、储量等7个主题,到中期的生态、排放等9个主题,再到近期的农业、发展等10个主题,反映了碳汇研究不断深化与细化的趋势.

    碳汇文献计量分析LDA研究主题

    轻工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美云宋顺喜聂景怡谭蕉君...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知识体系广博、工程素养深厚"的一流轻工人才是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轻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创建了教学联合体,以数字化赋能教研形态,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了"互补共享"的教研教学新形态,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工程能力培养新机制,形成了一流轻工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轻工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教学联合体在轻工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

    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教学联合体跨校联合校企联合

    科教产融合背景下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吉兴香刘姗姗王宝斌王强...
    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基于科教产融合理念,本文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学研结合和动态更新为原则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制定实施策略,建成了系统化、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体系.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训练等方式,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应用效果表明,科教产融合背景下的实验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深化了校企合作,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制浆造纸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教产融合制浆造纸工程实验教学体系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地方高校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以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陕西科技大学为例

    王文亮付祎帅宋顺喜罗清...
    196-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轻化工程专业是我国培养轻工行业人才的主阵地.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为例,基于目前国家学科专业设置的大力调整优化以及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大背景,抓住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深入挖掘和剖析多年来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和困局,从重塑专业定位、更新培养目标、改革课程及实践体系等多维度展开分析,提出了轻化工程专业"多学科+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及校企协同共建实践环节培养方案,为建设现代新轻工提供研究参考.

    轻化工程新质生产力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一体化

    武汉商学院艺术学院设计作品精选

    刘卫汪丹
    后插14页

    以剪纸为例分析非遗文化的美术教育价值

    刘琳
    后插5-后插6页

    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设计作品精选

    罗靖王欢
    后插15页

    油画用纸讲究与意境营造

    谢倩倩李强王静
    后插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