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张治学

双月刊

1671-6701

zgzzswdxxb@371.net

0371-67183885 67182892

450042

郑州市中原路208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市中共郑州市委主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学报》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面向社会、面向基层。设有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建设、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市情社情、文史教育等栏目,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类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高领导干部数字治理能力的对策

    周宁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促进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的深刻变革.提高领导干部数字治理能力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是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举措.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领导干部数字治理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仍存在数字化意识不强、数字化知识储备不足、数字化应用能力薄弱等短板.提高领导干部数字治理能力,要依托大数据分析,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强化数字领导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强领导干部数字治理能力培训;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提升智慧化监督监管水平.

    数字技术数字治理能力领导力提升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马莉莉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当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融入内容时代性和系统性不强、融入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融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通过用好思政课堂、加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拓宽融入渠道、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健全保障机制等举措,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

    社区应急管理中低龄老年志愿者培育研究

    李晴晴廖爱娣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社会风险呈现多样化,社区应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是大多数低龄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意愿较高且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培育低龄老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应急管理有利于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和增强社区韧性.当前社区应急管理中低龄老年志愿者培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应正确看待低龄老年人参与社区应急管理服务,完善社区应急保障与支持制度,推进社区应急管理设备与培训课程适老化.

    社区应急管理低龄老年人低龄老年志愿者

    基层公共服务现代化转型的实践形态、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徐珍毛春合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公共服务现代化转型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基层公共服务现代化转型的实践要义在于增强基层公共服务的系统化、便捷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程度.基于基层公共服务现代化转型的实践形态与现实困境,基层公共服务现代化转型应当继续加强基层公共服务现代化转型顶层设计,始终秉持基层公共服务"人民需求"的价值导向,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网格化治理效能,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服务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基层公共服务现代化转型数字赋能网格化治理

    河南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对策

    汪萌萌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是河南产业发展的根基,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河南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支撑,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要科学把握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坚持系统思维,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深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完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筑牢创新性农业人才根基,从而大幅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河南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

    黄河文化数字化的郑州实践探究

    夏自军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让黄河文化资源"活"起来、"传"下去,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强大助力.近年来,郑州立足文化资源禀赋、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促进数字技术和黄河文化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促黄河文化蝶变,黄河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斐然,黄河文化生产数字化方兴未艾,黄河文化传播数字化精彩纷呈,黄河文化消费数字化全面开花.然而,我们也应看到,郑州在黄河文化数字化实践中也面临着黄河文化数字化的资源碎片化、技术相对滞后、顶层政策不完善、人才相对匮乏、产权保护不足与治理体系不健全及黄河文化大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郑州需要建立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强化黄河文化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完善黄河文化数字化的顶层政策,加快黄河文化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黄河文化数字化产权保护和治理体系,形成黄河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

    黄河文化数字化资源数据库大数据标准体系郑州实践

    郑州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敬燕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涵养了郑州的文化底蕴,奠定了郑州城市发展的根脉,构建了郑州城市磅礴发展的势态,既是郑州城市生长的命脉,也是郑州城市文化的灵魂.新时代,推动郑州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深刻把握郑州文化资源在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中的价值地位、挖掘郑州黄河文化结构特质的基础上,夯实郑州黄河文化理论阐释、建立郑州黄河文化保护体系、构筑郑州黄河文化宣传体系、构建郑州黄河文化符号体系.

    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文化体系

    郑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及保护利用

    陈东川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州在黄河流域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仰韶文化时期以来黄河流域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地域.郑州不仅在史前时期特点突出、意义重大,而且进入历史时期后文明连续、未见缺环,可供开发及深入挖掘的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郑州历史文化遗产展现了华夏文明起源的关键证据,体现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加强郑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要遵循宽领域、多层次的理念,加强研究性保护与数字化保护,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明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