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张治学

双月刊

1671-6701

zgzzswdxxb@371.net

0371-67183885 67182892

450042

郑州市中原路208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市中共郑州市委主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学报》的办刊宗旨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传播、弘扬先进文化。《学报》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教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面向社会、面向基层。设有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建设、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市情社情、文史教育等栏目,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类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探析

    鲁成吴晓燕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重要作用.现阶段,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仍面临着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有待提升、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完善、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有待提高等困境.通过完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政策体系,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提高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绿色发展等,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赋能作用,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

    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王四炯王梦琪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基层社会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工具.把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轨道、走社会治理法治化之路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存在治理主体结构相对失衡、治理主体之间权责认定不够清晰、治理主体法治思维较为欠缺,治理过程中权力运行不够规范、发扬民主不够充分、基层网格化治理面临困境,以及治理手段较为单一、信息化手段运用相对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主体法治化,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法治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手段法治化,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法治环境保障,着力构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现实路径.

    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党建引领法治化

    河南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高质量发展研究

    齐爽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4年"买全球、卖全球"目标提出以来,河南跨境电商发展成效显著,在进出口规模、综合试验区建设、监管模式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海外仓建设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河南跨境电商在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暴露出监管制度不健全、综合服务支撑不够、物流保障能力不足、海外仓布局及管理不优、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推动河南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应从完善跨境电商监管体制机制、提升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水平、夯实跨境电商物流保障能力、推动跨境电商"品牌化"发展、优化跨境电商海外仓全球化布局与管理、强化跨境电商高端人才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使跨境电商成为新时代推动河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

    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监管海外仓

    新发展阶段河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张力文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阶段,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意义.河南省是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省域,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深刻把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和机遇,确定应对策略,是接下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积极应对河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等.

    新发展阶段河南省人口老龄化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李志豪刘洪池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赓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面临诸多困境.鉴于此,通过有效发挥数字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配套实施细则、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市场化融合度等方式,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守正创新中涵养出更加深厚的文化自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生动实践发挥更大的作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红旗渠精神融入青年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

    程亚文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一.红旗渠精神融入青年教育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精神品质.当前,红旗渠精神融入青年教育存在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不强、教育资源不均衡、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教育保障机制等举措,完善红旗渠精神融入青年教育常态化机制,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红旗渠精神青年教育常态化机制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困境及对策

    王隆基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数字素养作为教师数字化实践的核心要素,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当前,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过程中面临教师数字化教学认知不足、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不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体系不健全、数字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困境.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通过优化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数字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监评一体"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完善数字教育资源保障机制、创新数字化教学激励机制,更好推动我国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

    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数字素养数字化教学

    稿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