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卒中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杂志

王拥军

月刊

1673-5765

china_stroke2006@yahoo.com.cn

010-67098349;67060709,848873

100050

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西里6号北京天坛医院内

中国卒中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服务卒中领域的学术研究及学术传播,并为相关医院、教学研究单位提供具有前瞻水平有特色期刊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卒中后失语患者心理一致感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

    项志颖尹志科沙丽娟
    319-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卒中后失语患者心理一致感,分析影响卒中后失语患者心理一致感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招募2018年12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144例卒中后失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评估失语程度,采用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13 scale,SOC-13)、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scale,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version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评估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知觉压力.分析中文版SOC-13总分与SSRS、GSES、CPSS总分的相关性.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卒中后失语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因素.结果 卒中后失语患者中文版SOC-13总分为(57.96±12.11)分,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卒中后失语患者中文版SOC-13总分与SSRS总分(r=0.592,P<0.05)、GSES总分(r=0.470,P<0.05)呈正相关,与CPSS总分呈负相关(r=-0.410,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β=1.006,P=0.001)、日常生活能力(β=1.124,P=0.003)、CRRCAE评分(β=1.325,P<0.001)、SSRS总分(β=1.123,P=0.009)、GSES总分(β=0.341,P=0.015)、CPSS总分(β=-0.402,P=0.023)是卒中后失语患者低中文版SOC-13总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卒中后失语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偏低.抑郁、日常生活能力、失语程度、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知觉压力是患者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影响因素.

    卒中后失语心理一致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知觉压力因素分析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替罗非班桥接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内囊预警综合征病例报道

    郑剑华崔燕玲曹莹戴建武...
    326-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e warning syndrome,CWS)是一组罕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反复发作刻板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易进展成完全性卒中的特点.本研究报道1例表现为发作性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的CWS,该患者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24h内,仍反复发作刻板样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经评估风险后,静脉溶栓后24 h内予以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 d后桥接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未再发作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静脉溶栓治疗后启动抗血小板聚集时机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方案,仍需大规模数据进一步探讨.

    内囊预警综合征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补救性治疗方法——股-颈动脉转流术报道

    闫喜格王国玲张博刚彭敏...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快速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发病时间窗内可给予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则桥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当使用常规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球囊扩张等方法未能开通闭塞的血管时,支架置入是有效的补救方法.部分患者支架置入后可能出现血管再闭塞,如不能快速开通闭塞血管,可导致严重残疾或死亡.本文报道了 1例股-颈动脉转流术补救性治疗急性颈动脉闭塞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再闭塞患者的诊疗过程,为快速解决这种不常见却又非常棘手的临床情况提供思路,该术式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手术方式.

    急性缺血性卒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再闭塞股-颈动脉转流术补救性治疗

    延髓"心'形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

    郝先泽刘国庆姜英吴晓娟...
    337-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均属于缺血性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两者可能同时或相继发病.延髓梗死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心脏神经,梗死后的应激反应也会导致心肌缺血梗死.本文报道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疾病早期MRI检查未显影,数天后复查才呈现"心"形梗死灶,经过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治疗仍有肢体偏瘫.本病例强调了脑梗死患者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并全面评估心脏指标,防止误诊、漏诊.

    延髓内侧梗死双侧延髓急性心肌梗死脑心综合征

    血管超声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潘希娟邢英琦刘玉梅
    34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声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逐渐应用于脑小血管病领域.本文汇总了超声在脑小血管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概述了脑小血管病与血管超声各类评估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描述了超声在与脑小血管病并存的心、脑、肾等多系统疾病中的评估、诊断作用,为应用超声对脑小血管病进行全面有效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脑小血管病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

    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体积的影像学评估应用进展

    刘亚飞吴亭亭闫世曦贾崇...
    349-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体积(infarct core volume,ICV)的形成是由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可对卒中的预后以及治疗选择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基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ICV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显示出来,但应重视当前成像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对不同影像评估ICV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选择治疗策略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梗死核心体积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程序式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和负面情绪的影响研究

    于丹杨兰王垚
    356-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程序式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负面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入组2020年6月-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卒中偏瘫患者,按不同入院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12月)和观察组(2022年1-7月).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Roy适应模式引导的程序式护理.两组患者总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troke sellf-efficacy questionnaire,SSEQ)、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卒中偏瘫患者90例,其中男性48例,年龄45~82岁,平均(67.66±6.53)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SSE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SE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5.32±11.60)分vs.(79.54±8.79)分,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82.13±14.09)分vs.(157.05±11.75)分,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1.89±4.51)分vs.(174.58±7.49)分,P<0.001].结论 对卒中偏瘫患者开展Roy适应模式引导的程序式护理,可有效激发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克服负面情绪,从而积极参与到康复中来.

    卒中偏瘫Roy适应模式程序式护理自我管理负面情绪

    本期缩略语表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