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传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传奇
中华传奇

张道文

月刊

1003-9619

zhcq201311@163.com

027-88992082

430077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367号湖北省社会科学学院9楼

中华传奇/Journal Zhonghua Chuanqi
查看更多>>我国新时期最早创办的大众文学期刊之一。创刊26年来,共出版300多期,发行渠道覆盖全国三十多个城市,已有200多部作品出版单位行本或改编为电视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现博爱的目标:孔子老子墨子思想探析

    易同伟
    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爱,这一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主题,在当今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政治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将博爱的所承载的共生精神实体化,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本文将视角放在中国先秦的诸子典籍上,试图从《论语》《老子》《墨子》中发掘博爱观念的原始形态及其渊源,探究博爱的古今差异.

    博爱《论语》《老子》《墨子》

    徽州学者楚辞研究述略

    王轶
    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州学者的楚辞研究始于宋元时期,有胡仔、汪藻、朱熹、方回等,在研究内容、方法、原则等方面于徽州楚辞研究有开创之功.明代徽州楚辞研究者有汪瑗、汪道昆、许国、俞王言、胡文焕等,他们的研究深受心学影响,打破因循守旧、独尊朱注的局面,推崇创新.清代徽州遗民的楚辞研究具有鲜明的遗民情结,徽派朴学者的楚辞研究呈现出实事求是、不涉义理的特点.胡适是20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的推动者之一,其"屈原否定论"振聋发聩,带给楚辞研究范式性改革.

    理学心学遗民徽派朴学"屈原否定论"

    浅论曹邺古体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李易津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唐诗人曹邺诗歌的最显著特征为"高古",尤其体现在其古体诗中.在曹邺在其古体诗中多用比兴、铺陈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冷峻高古、沉郁顿挫的风格,在这些诗歌中浓缩曹邺对民生、世事的关怀与自己浓厚,诗歌直指社会中尖锐的阶级矛盾等问题,使其诗具有史诗般的特征.本文以曹邺诗歌中的古诗为研究对象,关注其诗歌中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曹邺诗歌忧国

    论吴藻词作的多样性风格

    牛艺璇
    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藻,清代四大才女之一,在其生活的嘉道年间即颇受词坛的推崇.在创作上兼收并蓄,熔铸多种风格,加上自身活泼灵动的个性,其词作呈现出清丽幽怨、舒宕豪放和清空淡雅多重风格,最终在词坛上成为"不名一家,奄有众妙"的奇花异葩.

    吴藻词风多样性

    A·斯卡拉蒂声乐创作的风格探究

    梁泰迅
    7页
    查看更多>>摘要:A·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作曲家之一,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学派创始人.他的音乐创作手法独特而优美,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的歌剧音乐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对其独特的声乐创作手法进行分析研究.

    A·斯卡拉蒂声乐创作

    电吉他在流行音乐中的演奏方式阐述

    曹烨研
    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音乐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成为精神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吉他的运用,可以使得流行音乐的内容更加丰富,呈现音乐的情感内涵,增强音乐感染力.相较于原声吉他而言,电吉他在音响和外型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其演奏技巧丰富多样,推动了流行音乐的革新与发展.本文将对电吉他在流行音乐中的演奏方式进行探究,以更好的方式呈现音乐作品,获得听众的认可和喜爱.

    电吉他流行音乐演奏方式

    浅谈《我是猫》两个汉译本

    黄娜
    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长篇代表作,采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夸张,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这部小说不仅在日本享有盛誉,在中国也广为流传,其译本就有十四种.时代背景、译者自身的经历以及对翻译的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原作在目的语国家的传播,本文从译者及其翻译背景、译者翻译风格、二者相似之处三个方面对刘振瀛和曹曼的译本进行探讨.

    《我是猫》译者时代背景翻译风格

    在交响乐演奏中大提琴的训练与演奏要点

    王琦
    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交响乐不断走进人民的生活,大提琴作为交响乐中的重要部分,对演奏者有着更高标准的专业水平要求,能力要求,演奏者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交响乐演奏中的重要身份,在科学的训练当中,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自己演奏技艺,提高整体演出水平.

    交响乐大提琴训练与演奏

    广东省增城派貔貅舞的历史发展及表演形式

    曹丰昱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城派潭"貔貅舞"是客家当地人的传统舞蹈,又称"舞客家猫",属于一种民俗舞蹈,是表达喜庆吉祥的舞蹈.2007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获"广东省第二批舞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本文运用传统田野调查民间采风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采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将其历史发展脉络与表演形式进行系统整理,挖掘其多重价值并提出与之现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貔貅舞非遗舞蹈历史发展表演形式

    纤维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纹样的创新及实践研究

    徐铭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纤维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纹样的创新及实践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传统纹样在纤维艺术设计中使用价值和纤维艺术在传统纹样中创新使用方法为依据,首先分析了纹样使用推动纤维艺术发展、注入全新元素增添活力,其次从借助设计技巧,丰富设计手法;渗透设计思想,拓展纤维艺术;借助符号元素,装饰好艺术作品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传统纹样在纤维艺术中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纤维艺术传统纹样全新元素设计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