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传染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翁心华

月刊

1000-6680

cjid1983@yahoo.com.cn

021-62670744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中华传染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内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交流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国际上有关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设有述评、专论、基础论著、临床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际交流、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传染病(感染病)科医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患者的特点探讨

    刘小霞吉英萃张缭云
    449-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治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特征,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的优势人群与方案。方法 以2018年2月至2024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使用Peg-IFN-α-2b和2020年9月至2024年1月山西省入组"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且经Peg-IFN-α-2b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CHB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和疗效指标,统计基线,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72周和96周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水平。以治疗48周HBsAg是否转阴分为转阴组和未转阴组,比较两组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根据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长分别将患者分为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联合Peg-IFN-α-2b治疗与单用Peg-IFN-α-2b治疗组,联合应用NAs<5年、5~<10年和≥10年组,应用Peg-IFN-α-2b前NAs治疗时长<5年、5~<10年和≥10年组,比较各组患者在各监测点达到临床治愈的比例。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或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 188例患者年龄为(43。7±9。9)岁,男126例(67。02%),女 62 例(32。98%)。150 例(79。79%)患者使用 NAs 序贯联合 Peg-IFN-α-2b 治疗,38 例(20。21%)患者单用 Peg-IFN-α-2b 治疗。188 例患者基线 HBsAg 水平为 51。99(3。26,250。00)IU/m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169例(89。89%),93例(49。47%)患者HBsAg<50 IU/mL,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性162例(86。17%)。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72周和96周时,HBsAg新发转阴患者分别为 47 例(25。00%)、47 例(25。00%)、41 例(21。81%)、35 例(18。61%)、14 例(7。45%)和4 例(2。13%);抗-HBs 新发阳转患者分别为 28 例(14。89%)、33 例(17。55%)、35 例(18。62%)、24 例(12。77%)、9 例(4。79%)和 4 例(2。13%),抗-HBs 水平分别为 0。63(0。20,2。08)IU/mL、3。69(0。68,19。00)IU/mL、8。47(1。43,54。98)IU/mL、10。96(2。93,63。42)IU/mL、15。55(1。10,82。17)IU/mL 和 23。45(2。30,129。50)IU/mL。治疗48周HBsAg转阴组和未转阴组分别为170例和18例,2组在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分别为 0。67(0。03,36。09)IU/mL 和 18。31(5。99,162。19)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P=0。007)。NAs序贯联合Peg-IFN-α-2b患者和单用Peg-IFN-α-2b治疗患者在各监测点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0,P=0。918)。NAs总治疗时长及应用Peg-IFN-α-2b前NAs治疗时长对患者在各监测点达到临床治愈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5。67、5。47,P=0。854、0。857)。结论 对于中青年的CHB患者,基线HBsAg<50 IU/mL、HBeAg及HBV DNA阴性是获得临床治愈的特点,此类患者在Peg-IFN-α-2b治疗12周至48周获得临床治愈的概率高。治疗12周HBsAg降至低水平可作为治疗48周疗效佳的参考指标。部分患者在Peg-IFN-α-2b较短疗程后(12周或24周)即可达到临床治愈,甚至可产生高水平抗-HBs,Peg-IFN-α-2b的疗程可采取个性化方案。

    乙型肝炎,慢性临床治愈抗病毒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学组-慢加急性肝衰竭Ⅱ评分联合血清甲胎蛋白评估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赵昱博马艳波王依泊黄彤...
    45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学组-慢加急性肝衰竭(COSSH-ACLF Ⅱ)评分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预测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初次进行人工肝治疗的174例HBV-ACLF患者。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MELD 3。0及COSSH-ACLF Ⅱ评分。将174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随访的生存结局分别将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血清AFP水平及各模型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COSSH-ACLF Ⅱ评分联合血清AFP水平对HBV-ACLF患者随访截止时(2024年6月14日)的预后及人工肝术后30、60、90 d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统计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 174例HBV-ACLF患者中,训练集122例(存活80例,死亡42例),验证集52例(存活17例,死亡35例)。训练集中死亡组患者的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尿素、MELD评分、MELD-Na评分、MELD 3。0评分、COSSH-ACLF Ⅱ评分及AFP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Z=-3。27、Z=-2。65、t=2。16、t=2。60、t=2。33、t=4。56、Z=-4。71,均P<0。05)。验证集中,死亡组白蛋白、COSSH-ACLF Ⅱ评分及AFP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0、t=2。78、Z=-2。55,均 P<0。05)。血清 AFP[比值比(OR)=1。005,95%可信区间(95%CI)1。001~1。008,P=0。010]、COSSH-ACLF Ⅱ 评分(OR=2。140,95%CI 1。410~3。240,P<0。001)是 HBV-ACLF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AFP和COSSH-ACLF Ⅱ评分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列线图,其C指数为0。816,校准曲线拟合良好。训练集中COSSH-ACLF Ⅱ评分、血清AFP水平和两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0。760、0。816,两者联合预测人工肝术后30、60、90 d预后的AUC分别为0。805、0。797、0。739。验证集中,COSSH-ACLF Ⅱ评分、血清AFP水平和两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01、0。720、0。785;两者联合预测人工肝术后30、60、90 d预后的AUC分别为0。729、0。684、0。624。结论 血清AFP和COSSH-ACLF Ⅱ评分是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差的患者其COSSH-ACLF Ⅱ评分和血清AFP水平可能较高。采用COSSH-ACLF Ⅱ评分联合血清AFP水平可提高预测患者近期预后的准确度。

    甲胎蛋白类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学组-慢加急性肝衰竭Ⅱ评分肝,人工预后

    河南省2006年至2022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范威李懿黄学勇王文华...
    463-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恙虫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河南省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恙虫病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县级为单位进行空间聚集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河南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1 580例,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每年10月和11月为发病高峰,累计报告病例数1 409例,占报告病例的89。18%。男682例,女898例,男性发病率(1。37/10万)低于女性(1。8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4,P<0。001)。发病以 40 岁以上人群为主,占 84。75%(1 339/1 580),0~19 岁组、20~39岁组、40~59岁组、≥60岁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114。44,P<0。001)。累计报告病例数前10位的县区中有6个属于驻马店市。2014年、2016年至2022年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局莫兰I数均>0,均Z>1。96,均P<0。001,河南省恙虫病发病在县级水平上呈聚集性分布。结论 2006年至2022年河南省恙虫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特征,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应推动发病率高的地区落实针对性防控措施。

    恙虫病流行特征疾病监测时空聚集

    胆管支气管瘘相关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策略

    邬引翔李璐步晓园肖志伟...
    468-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胆管支气管瘘(BBF)相关肺部感染患者的表现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24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BBF相关肺部感染患者。本研究采用临床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造影检查,以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33例患者的年龄为(51。4±7。9)岁,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咳胆汁样痰[100。0%(33/33)],其次为发热[69。7%(23/33)],其他常见症状为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分别有7例和4例患者行痰和胸腔积液胆红素检测,均阳性。影像学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均有肺炎,肺炎均与膈肌相邻;所有患者均有胸腔积液,其他常见表现为膈下积液、肝脓肿、胆管扩张、胆道积气。6例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均见金黄色胆汁样分泌物。部分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肝胆道成像(6/10)、T管造影(3/6)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5/18)证实了 BBF的存在。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治疗及支持治疗。33例患者中,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18例(54。5%),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12例(36。4%),胸腔穿刺引流19例(57。6%),膈下积液引流17例(51。5%),肝脓肿引流5例(15。2%),腹腔穿刺引流13例(39。4%),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瘘栓塞6例(18。2%),仅3例在非手术治疗失败后行手术干预。结论 BBF相关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当合并肝胆疾病的患者出现咳嗽、咳胆汁样痰时,需高度警惕BBF,可通过痰或胸腔积液胆红素检测早期诊断,治疗上多以胆道引流或经皮穿刺引流等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才考虑手术治疗。

    胆管支气管瘘肺部感染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策略

    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472页

    多黏菌素B单独局部给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颅内感染的疗效

    张昕瑶刘怡帆王林蒋鹏...
    473-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黏菌素B鞘内和(或)脑室内注射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MDR-GNB)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颅内感染的抗菌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采用多黏菌素B鞘内和(或)脑室内注射治疗MDR-GNB颅内感染的患者21例。多黏菌素B经引流管鞘内或脑室内注射(5 mg,每日1次),不联合静脉使用。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1例MDR-GNB颅内感染患者中,脑脊液培养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1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10例,均对多黏菌素B敏感。多黏菌素B的局部用药时间为(15。8±7。7)d。总体临床治愈率为76。2%(16/21),有效率为85。7%(18/21)。多黏菌素B疗程≥10 d的15例患者中仅1例未愈。剔除5例使用过对颅内感染可能有效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患者,余下16例患者中14例颅内细菌获得清除,12例临床治愈,2例临床改善。脑脊液中的MDR-GNB清除率为85。7%(18/21)。未发生多黏菌素B局部给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多黏菌素B鞘内和(或)脑室内给药治疗MDR-GNB颅内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

    颅内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多黏菌素B鞘内注射脑室内注射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477页

    一起远洋船员群体性腹泻的病原学检测及溯源分析

    潘娟刘誉赵元新马鑫淼...
    478-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一起某国际航行货轮船员群体性腹泻的原因并进行病原溯源分析,为特殊生活环境下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3年3月3日向天津南疆海关申报健康状况异常的8例腹泻患者,由天津海关的口岸卫生检疫人员登轮采集患者粪便样本、食物和饮用水样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霍乱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及副溶血弧菌核酸。对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样本提取RNA,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比对、分型、溯源,使用MEGA软件分析序列同源性。结果 8例患者均为某国际航行货轮船员,均为中国籍男性,年龄范围为35~45周岁,均在3d内有生食咸菜、西瓜等食品的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8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经鉴定均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货轮上的食物和饮用水样本检测均为诺如病毒核酸阴性。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样本经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满足测序条件的5株病毒株均为GⅡ。17[P17]型,与2019年长沙市分离的参考株(GenBank号为MN394546。1)亲缘最近,核苷酸同源性均超过98。90%。结论 本起远洋船员群体性腹泻事件由诺如病毒GⅡ。17[P17]型导致。

    诺如病毒腹泻群体感染溯源分析远洋船员

    《中华传染病杂志》对稿件的基本撰写要求

    482页

    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累及颈椎1例

    施佳恒叶丹胡晓娜毛日成...
    483-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IKLAS)是一类病情进展十分迅速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部位为肝脏、肺部、眼部及中枢神经系统,另外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腰大肌脓肿、坏死性筋膜炎、心内膜炎和脓毒性肺栓塞等也有报道。特别是近年来多重耐药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致使此病在治疗上更加困难。现报道1例多重耐药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所致IKLAS患者,合并颈椎感染、肺部感染及脓毒性肺栓塞,针对疾病的发展、潜在机制及诊治心得进行分析,供临床参考。

    颈椎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