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创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创伤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中华创伤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王正国

月刊

1001-8050

zhcszz@163.com

023-68757482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中华创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5年9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各部位伤救治、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分析、创伤分子生物学及创伤免疫学研究等。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新技术、病例报告、综述、讲座等。本刊以从事创伤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各级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创伤杂志》已启用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546页

    体外膜肺氧合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吕康郭庆华周光居李雨林...
    547-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重创伤容易导致呼吸和(或)循环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救治难度大.针对此类患者的救治包括损害控制复苏、积极的呼吸循环功能支持等,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和(或)循环功能衰竭,而传统的治疗策略疗效欠佳.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严重创伤所致呼吸和(或)循环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为严重创伤患者提供足够的组织灌注和氧合、纠正酸中毒,同时实现快速复温,为心肺功能恢复及进一步治疗发挥"桥梁"作用.然而,ECMO仍是一项高风险、高消耗的有创支持治疗,同时严重创伤患者有较高的出血风险而难以进行全身抗凝,增加ECMO治疗的难度.目前国内ECMO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和报道极少.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CMO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创伤和损伤体外膜氧合作用呼吸功能不全休克抗凝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论文二次发表的声明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550页

    四肢血管火器伤诊治进展

    李越杨光明赵永博李兵仓...
    55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肢血管火器伤(EVFI)战时批量发生,平时分散出现,可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和筋膜间隔综合征,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四肢血管火器伤与血管创伤相比,不仅容易伤及动脉,且损伤重,预后差.目前国内虽有EVFI临床诊治的相关报道,但多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救治经验,缺乏其后的技术和数据,也无战时阶梯救治方案.因此,笔者结合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文献,就EVFI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EVFI的诊治提供参考.

    损伤,血管四肢诊断综合疗法火器伤

    《中华创伤杂志》2024年第7期重点内容预告

    557页

    大剂量维生素B6对大鼠严重创伤后应激性肝细胞死亡方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张寅杰王之怀唐雪琳周海洋...
    558-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B6对大鼠严重创伤后应激性肝细胞死亡方式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3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B6组、创伤组、创伤+B6组,每组8只.采用腹壁创伤、双侧股骨骨折、单侧颅脑损伤和股动脉抽血4 ml的方法构建大鼠严重创伤模型.假手术+B6组、创伤+B6组予生理盐水+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假手术组、创伤组仅滴注生理盐水治疗.在伤后36 h收集大鼠肝脏组织:(1)二代测序筛选创伤组与创伤+B6组大鼠肝组织的差异基因,并分析可能参与的细胞死亡方式.(2)验证大剂量维生素B6能否影响假手术组、假手术+B6组、创伤组、创伤+B6组大鼠肝细胞的各种细胞死亡方式,包括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验证凋亡;通过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免疫组化染色验证坏死性凋亡;通过透射电镜验证自噬;通过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内丙二醛(MDA)与氧化型谷胱甘肽水平、二氨基联苯氨(DAB)加强法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免疫组化染色验证铁死亡.(3)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富集分析(GSEA)]创伤组与创伤+B6组大鼠肝组织测序结果代表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结果 (1)创伤组与创伤+B6组大鼠肝组织存在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44个(上调137个,下调207个),涉及与凋亡、自噬、坏死性凋亡、铁死亡和焦亡相关的18个基因.(2)假手术组、假手术+B6组、创伤组、创伤+B6组TUNEL染色未体现明显凋亡差异;创伤后肝组织MLKL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创伤+B6组MLKL蛋白表达量低于创伤组;电镜下可见创伤后大鼠肝细胞的自噬活动显著增加,其中创伤+B6组的细胞自噬活动低于创伤组;假手术组、假手术+B6组、创伤组、创伤+B6组大鼠肝组织内 MDA 水平分别为(0.20±0.05)nmol/mg、(0.17±0.07)nmol/mg、(0.69±0.11)nmol/mg、(0.52±0.07)nmol/mg(P<0.01),其中创伤组水平最高,创伤+B6组较创伤组降低;上述四组大鼠肝组织内氧化型谷胱甘肽水平分别为(11.75±2.09)μmol/g、(11.69±1.66)μmol/g、(19.75±3.40)μmol/g、(14.51±1.46)μmol/g(P<0.01),其中创伤组水平最高,创伤+B6组较创伤组降低;创伤后肝组织内铁沉积显著增加,其中创伤+B6组的肝组织内铁沉积低于创伤组;电镜下创伤+B6组线粒体膜密度显著低于创伤组;创伤+B6组ACSL4蛋白表达量低于创伤组.(3)GO、KEGG、GSEA富集分析提示大剂量维生素B6可能通过增强肝细胞胆固醇合成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实现减轻创伤后肝细胞损伤,恢复肝细胞正常功能.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B6通过作用于坏死性凋亡、自噬、铁死亡来减轻大鼠严重创伤后应激性肝损伤,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增强肝细胞胆固醇合成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维生素B6应激障碍,创伤性肝功能不全细胞死亡

    《中华创伤杂志》对一些常用英文词汇缩写的要求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568页

    泡沫细胞及其调控对脊髓损伤病理进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周煜辰王恒卢洋徐涛...
    569-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主要由瞬时机械损伤引起,继发性损伤主要由长期的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在原发性机械损伤和继发性炎症损伤对髓鞘的破坏下,损伤局部存在大量富含胆固醇的髓鞘碎片,这些髓鞘碎片主要被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吞噬.由于BMDMs自身胆固醇的处理能力有限及外排功能不足,其胞内会形成大量由中性脂肪构成的脂质小滴,使得BMDMs表现出"泡沫样"形态,发展为泡沫细胞.泡沫细胞进一步加重损伤局部炎症,使得炎症迁延,并促进局部瘢痕的形成,从而阻碍神经再生及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目前,对脊髓损伤中泡沫细胞的形成、作用机制及干预措施尚无较完整的总结.为此,笔者就泡沫细胞对脊髓损伤病理进程影响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脊髓损伤的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脊髓损伤泡沫细胞巨噬细胞炎症髓鞘碎片

    《中华创伤杂志》已发表论文的检索渠道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576页

    《中华创伤杂志》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5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