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韩德民

月刊

1673-0860

cjorl@cma.org.cn

010-85158191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中、高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代表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最高水平。目前已被Medline等国内外20多家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文摘收录。多次获得中国科协、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奖项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目前已成为国内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核心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265页

    听觉脑干植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唐薇宗世民杜沛宇肖红俊...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BI)是耳蜗和蜗神经病变而无法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建听觉的唯一有效疗法.近年来,ABI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本文就ABI的发展史、应用现状、影响疗效的因素、局限性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概述.

    视频头脉冲试验在急性单侧外周前庭功能下降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刘颖钊刘波肖红俊
    27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可定量评价受试者各半规管高频角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功能.临床发现,vHIT在不同急性外周前庭功能下降疾病中的结果可表现出异质性.如在前庭神经炎和亨特综合征患者中,病理性vHIT发生率最高的是水平半规管,且在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前庭代偿期间,病理性vHIT的增益和回复性扫视表现为不同的恢复特征;而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中,vHIT异常发生率最高的是后半规管,且后半规管的损伤与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预后有关.vHIT与其他前庭功能检查技术(如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综合应用可以为临床相关眩晕疾病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估和前庭康复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2024年本刊可以直接用缩略语的常用医学词汇(头颈外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276页

    人工智能在鼻科学图像中的应用

    周文豪罗新梁桂贤张赫...
    277-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医疗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尤其在疾病的筛查及诊治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持续的发展趋势.医学图像提供了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详细可视化信息,人工智能技术能高效地对这些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析,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还推动了众多重大的医学研究和创新.本文回顾了近5年AI在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鼻腔鼻窦肿瘤领域的最新应用,旨在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过敏原检测、疾病诊断和预后预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在鼻科学图像应用中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2024年本刊可以直接用缩略语的常用医学词汇(鼻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28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于不同特征的不同亚型异质性分析

    王亚茹于丹李爽于心陆...
    284-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疾病,表现为睡眠期间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引起的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近年来,根据解剖结构、并发症、临床症状、多导睡眠监测等不同因素,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尝试将患者划分为不同的亚型,这些亚型可以为OSA患者的潜在病因和治疗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理解其异质性,促进个体化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亚型分类进行临床管理和研究时,需要考虑亚型的准确性、可重复性、临床实用性以及不同分类标准下亚型的相互联系.确保包括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群体的患者样本,以更好地反映OSA的异质性,是推进亚型分类研究的重要目标.

    第八届梅尼埃病及内耳疾病国际论坛将于4月在上海召开

    第八届梅尼埃病及内耳疾病国际论坛会务组
    288页

    环状R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于苗苗王宝山
    28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是头颈部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部位隐蔽,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环状RN 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非编码RNA,具有单链闭环结构,稳定性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circRNA在LSCC患者的组织、细胞、外泌体和血液中表达异常,这些circRNA被认为是致癌基因或肿瘤抑制因子,可能会介导LSCC的发生、转移和化疗耐药性.尽管目前对circRNA在LSCC中的功能机制尚未充分了解,但研究表明,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成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分子海绵,与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结合等.最终,circRNA可能成为LSCC诊治过程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circRNA在LSCC中的异常表达、生物学功能、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揭示circRNA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并展望circRNA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

    2024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十五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