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苏旭

双月刊

0254-5098

cjrmp@cjrmp.sina.net

010-62389620

100088

北京市德外新康街2号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1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承办。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报道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剂量控制、放射病诊断与实验研究、放射卫生防护、影像技术、核事故医学应急等理论与应用方面内容。读者对象为从事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辐射防护、环境保护、临床医生、各级卫生监督所、医学院校有关专业师生、放射性厂矿技安人员及科技信息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放射卫生学学科建设与放射卫生工作回顾

    涂彧崔诗悦陈娜孙全富...
    51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电离辐射对人类健康危害的认识,以及随之开展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措施的研究,逐步形成了放射卫生学.因此作为传统的公共卫生体系下的五大卫生之一,放射卫生主要围绕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害影响及其综合防护措施开展工作.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经过近百年的蓬勃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放射卫生学学科水平和放射卫生工作成效等有了很大提升.本文就放射卫生学研究与我国放射卫生工作的历史、现状、工作内容等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以期为我国放射卫生工作今后的发展提供助力.

    放射卫生放射卫生学放射卫生工作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部
    516页

    基于光学体表监测的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实时三维在体剂量验证分析

    王佳浩谢洪玲赵亚东周鹏飞...
    517-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光学体表监测下的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门控放疗(DIBH-SGRT)患者进行三维在体剂量验证,研究靶区剂量学差异以及影响通过率指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放疗科行DIBH-SGRT的2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记录光学体表监测下患者DIBH过程中的分次内位移偏差,同时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三维在体剂量(EIVD)验证,统计2mm/2%、3 mm/3%与3 mm/5%的3类γ通过率.以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评估肿瘤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3类γ通过率与剂量学差异、位移偏差间的相关性.结果 2mm/2%、3 mm/3%和3 mm/5%的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73.43%、86.00%和92.96%,EIVD测量剂量与计划剂量在计划瘤床靶区体积(PTV_TB)和计划靶区体积(PTV)Dmean的平均剂量偏差为0.23%和0.59%(P>0.05).Pearson分析显示,γ通过率与肿瘤靶区的剂量学差异相关性较弱(R<0.7),与分次内DIBH的左右(Lat)方向和升降(Vert)方向位移偏差相关性较强(R>0.7).结论 三维EIVD验证能够有效保证左侧乳腺癌DIBH-SGRT 过程中肿瘤靶区剂量传递的精准性,同时EIVD系统能够潜在发现患者屏气过程中的位移偏差.

    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门控放疗三维在体剂量验证γ通过率

    基于MHA-resunet神经网络的非小细胞肺癌VMAT放疗剂量分布预测研究

    张海峰郁艳军张富利
    523-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高精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剂量分布.方法 基于Res-Unet基础网络引入大核空洞卷积模块和多头注意力(MHA)机制构建了 MHA-resunet网络.在此基础上,以随机数表法从上千例接受VMAT放疗NSCLC患者中选取151例患者,以CT图像、计划靶区(PTV)与危及器官(OARs)轮廓作为输入,以剂量分布图作为输出训练神经网络.然后将该网络的性能与常用的几种网络的性能进行比较,通过PTV与OARs内的体素级平均绝对误差(MAE)和临床剂量体积指标误差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基于MHA-resunet网络的预测剂量与真实计划剂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在靶区内为1.51 Gy,靶区的D98、D95误差均<1 Gy.与Res-Unet、Atten-Unet、DCNN 3种常用网络比较,MHA-resunet在靶区与除心脏外的OARs内的剂量误差均为最小.结论 MHA-resunet网络通过提高感受野来学习靶区与危及器官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准确地预测接受VMAT放疗的NSCLC患者的剂量分布.

    非小细胞肺癌剂量预测神经网络多头注意力

    家族性与散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反应与临床转归的比较

    季艳会王萱李雪孙丹阳...
    53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家族性分化型甲状腺癌(FDTC)与散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SDTC)患者首次131I治疗(RIT)反应的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RIT的120例FDTC与480例SDT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组患者首次RIT不同疗效反应,分析无病(NED)亚组的无病生存期(DFS)、生化疾病持续(BPD)及结构或功能性疾病持续(S/FPD)亚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并筛选未达到NED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 首次RIT后FDTC及SDTC组达到NED、BPD及S/FPD状态的患者分别为56(46.7%)、50(41.7%)、14(11.6%)及 284(59.1%)、160(33.3%)、36(7.5%)例(x2=10.10,P=0.013).末次随访时,FDTC及SDTC组达到NED、BPD及S/FPD状态的患者分别为 71(59.1%)、36(30.1%)、13(10.8%)及 337(70.2%)、114(23.7%)、29(6.1%)例(x2=8.99,P=0.026).家族性(F)-NED及散发性(S)-NED亚组患者5年DFS率分别为92.4%及 97.4%;F-BPD 及 S-BPD 亚组 5 年 PFS 率分别为 88.3%及 90.8%;F-S/FPD 及 S-S/FPD亚组5年PFS率分别为78.2%及79.6%.采用二元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分期、M分期、复发危险度分层、术后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p-sTg)与患者否达到NED状态相关(x2=6.37~13.10,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p-sTg是能否达到NE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x2=0.11~11.33,P<0.05).结论 初始RIT治疗反应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和随访策略,SDTC患者临床转归优于FDTC患者,应提高FDTC患者前站RIT警惕性,对于p-sTg及T分期较高患者,应酌情增加首次RIT剂量、缩短随访间隔.

    家族性甲状腺癌治疗反应131I治疗疾病状态

    铁死亡在放射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王清鑫王中秋王伟王佩国...
    537-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治疗(放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时正常组织会发生不同程度损伤,是放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影响放疗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对此尚无有效防治措施.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多次被报道与放疗所致正常组织损伤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对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其与放射损伤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放射治疗放射损伤铁死亡

    关于正文的有关规范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编辑部
    542页

    类器官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陈亮梁译尹张巍巍童姣姣...
    543-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器官是一种体外培养的三维微型结构,源自健康个体或患者的人多能干细胞或成体干细胞.相对于传统的细胞系或动物模型,类器官被视为更有前途的高保真模型,在疾病建模、药物开发、建立活体生物库和探索个性化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类器官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革新肿瘤临床前实验模型和推动临床个性化诊疗带来了新希望.本综述旨在介绍类器官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讨论癌症类器官模型的优势和局限,并对其在放射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类器官放射治疗实验模型个性化治疗放疗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