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顾万清

月刊

1007-8118

zhgdwkzz@vip.163.com

010-66936223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院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的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影响因素分析

    于灏天张腾飞刘建华杨昕达...
    516-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延迟性肠麻痹(PPOI)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PD的33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04例,女性135例,年龄(60.6±11.2)岁.339例患者中胰腺肿瘤112例(33.0%)、Vater壶腹肿瘤94例(27.7%)、胆总管肿瘤82例(24.2%)、十二指肠肿瘤51例(15.0%).339例患者中将发生PPOI的纳入PPOI组(n=43),无PPOI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96).比较两组年龄、PD术式(开腹或腹腔镜)、胃空肠吻合方式(结肠前或结肠后吻合)、B或C级胰瘘、低钾血症、术后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等指标.将两组比较P<0.05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D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PPOI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70岁、PD术式、胃空肠吻合方式、B或C级胰瘘、低钾血症、术后使用PCIA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或C级胰瘘(OR=3.17,95%CI:1.48~6.82)、开腹 PD(OR=2.90,95%CI:1.35~6.24)、结肠后胃空肠吻合(OR=2.47,95%CI:1.23~4.95)、术后使用 PCIA(OR=2.61,95%CI:1.21~5.62)、年龄>70 岁(OR=2.47,95%CI:1.71~5.19)的 PD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PPOI的风险升高(均P<0.05).结论 术后B或C级胰瘘、开腹PD、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后使用PCIA、年龄>70岁是PD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PPOI的危险因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危险因素术后延迟性肠麻痹

    术前cPNI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徐凤王汉譞马右维汪祖宇...
    520-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胆固醇校正的预后营养指数(cPNI)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201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资料.共入组173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83例,年龄(61.7±9.8)岁.绘制术前cPNI预测患者术后1年生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最佳界值 77.36 分为低 cPNI 组(n=83,cPNI≤77.36)和高 cPNI 组(n=90,cPNI>77.36).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cPNI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术后远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低cPNI组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6%、40.3%、21.8%,优于高 cPNI 组的 48.3%、21.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P=0.004).单因素分析,术前cPNI、门静脉侵犯长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与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相关(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PNI>77.36(HR=1.452,95%CI:1.026~2.053,P=0.035)的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增加.同时,门静脉侵犯长度>3.0 cm、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和无术后化疗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增加.结论 术前cPNI>77.36是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

    营养评价预后危险因素交界可切除胰腺癌

    经皮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风险的患儿疗效分析

    朱文娟张明满王瑞珏戴小科...
    525-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风险的患儿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PTVE的14例门静脉高压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诊断为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风险,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7个月~12岁10个月,中位年龄1岁11个月.门静脉高压病因分别为门静脉海绵样变5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吻合口狭窄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2例.所有患儿均行PTVE,分析手术入路、术中测量的门静脉压力、并发症,随访预后、术后治疗、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 14例患儿术中测定门静脉压力为(21.3±4.1)mmHg(1 mmHg=0.133 kPa),门静脉压力范围为15.8~28.6 mmHg.1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PTVE,经肝入路11例,经脾入路3例.所有患儿均无异位栓塞、穿刺道出血等并发症.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中,4例于PTVE术后1~27个月行Meso-Rex术,剩余1例因患儿无Meso-Rex术指征,于PTVE术后11个月行肝移植术;7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吻合口狭窄患儿于栓塞同期行血管球囊扩张术;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分别于栓塞术后3个月、7个月行肝移植术.所有患儿随访5~60个月,无死亡,2例消化道出血,其余12例均未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结论 PTVE是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风险患儿有效的微创防治手段,术后出血率低.

    高血压,门静脉儿童经皮曲张静脉栓塞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容易混淆的词语(箭头后为正确用字)

    530页

    FAM3C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和调控机制

    王雷生陶月张硕陈恩洪...
    53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序列相似家族3成员C(FAM3C)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例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检测组织和胰腺癌细胞PANC-1、MIA PaCa-2 中 FAM3C 的表达.选取 PANC-1、MIA PaCa-2 细胞(FAM3C 高表达)设置FAM3C-siRNA干扰组和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siRNA干扰组,予以相应干扰小RNA处理,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细胞计数检测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免疫共沉淀甲基化抗体检测FAM3C是否发生甲基化以及METTL3是否介导此甲基化.结果 4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中FAM3C的mRNA相对表达为(1.29±0.19),高于癌旁组织(0.4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P=0.001).与阴性对照A组相比,FAM3C-siRNA干扰组增殖能力下降,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PANC-1细胞阴性对照B组中,IgG处理的细胞FAM3C mRNA相对表达为(1.05±0.53),低于甲基化抗体处理组的(30.57±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4,P=0.001).PANC-1细胞经甲基化抗体处理后,阴性对照B组FAM3C mRNA相对表达高于METTL3-siRNA 干扰组(30.57±1.09)比(18.17±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9,P=0.001).与阴性对照B组相比,METTL3-siRNA干扰组PANC-1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A PaCa-2与PANC-1细胞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FAM3C在胰腺癌中高表达,且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METTL3通过甲基化修饰FAM3C影响其表达,进一步影响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胰腺肿瘤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序列相似家族3成员C迁移侵袭增殖

    番泻苷A对胆囊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李姗姗贾红玉闫丽丽徐梅梅...
    537-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番泻苷A(SA)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糖酵解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体外培养人胆囊癌NOZ和SGC-996细胞,并分别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SA低剂量组(25 µmol/L)、SA中剂量组(50 μmol/L)、SA高剂量组(100 μmol/L)、H-SA+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740Y-P)组.利用细胞计数实验、Transwell、流式细胞术和糖酵解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和糖酵解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AKT、p-PI3K、p-AKT的蛋白水平.使用NOZ细胞构建裸鼠成瘤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和10 mg/kg SA腹腔注射,比较两组小鼠的成瘤能力,免疫组化检测肿瘤中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各SA处理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糖酵解能力降低,而凋亡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处理胆囊癌细胞使p-PI3K和p-AKT水平明显降低;而740Y-P激活PI3K/AKT通路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糖酵解能力上调,凋亡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内成瘤实验标明,第28天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A 处理组小鼠的肿瘤体积降低[(1051.32±130.29)mm3 比(575.07±170.54)mm3,P=0.0 003],肿瘤重量减轻[(1.04±0.24)g 比(0.58±0.13)g,P=0.0019],Ki-67 表达平均光密度值降低[(77.00±7.00)比(33.33±7.51),P=0.0018].结论 SA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糖酵解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胆囊肿瘤番泻苷A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糖酵解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分析

    吴浩然卜浩柳胜君冀定国...
    54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医院就诊的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7.0±14.3)岁.分析5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脾损伤分级(4级法):Ⅱ级4例,Ⅲ级1例.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无围手术期死亡.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2.2±76.4)min,术中出血量为(290.0±52.3)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8±0.6)d,术后住院时间为(7.0±3.2)d.无术后出血、胰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5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1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增多,峰值为736 × 109/L,予口服双嘧达莫至恢复正常上限,余患者血小板波动在200~400 × 109/L,CT复查均未见静脉血栓及脾梗死情况.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十二指肠异位胰腺腺泡细胞癌1例

    汤晓东刘双海贾竞超
    547-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性,72岁,因"上腹疼痛伴嗳气反酸半年"于2022年9月在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敔山湾院区入院治疗.之前于当地医院行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考虑十二指肠降段恶性肿瘤.入院后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等检查,考虑十二指肠降段腺癌可能性大,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考虑十二指肠异位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出院.目前随访8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

    本刊对来稿中科研设计的要求

    548页

    原发性肝癌类器官研究进展

    孙乐毅段斌炜
    549-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肝癌类器官技术为肝癌研究提供了新的体外模型,能够模拟肝癌的组织结构和遗传特征,适用于药物筛选和疾病机制研究.尽管存在培养成功率低和模拟微环境不足等,肝癌类器官的发展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研究的关键工具.本文就原发性肝癌类器官的构建及其在药物筛选、肝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肝肿瘤类器官药物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