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3232

chinaliver@126.com 

020-85252582,85252369

510630

广州市天河路600号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ic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于2012年创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杂志主要刊登肝胆胰外科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章,设述评、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手术视频等栏目,内容丰富实用,是肝胆胰外科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专业学术平台。2016年至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前进入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美国《化学文摘》在线版(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残余左肝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一例报告

    杨传鑫王伟王坚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IPMN-B)是一种罕见的、以分泌胶冻样黏液为特点的胆管上皮肿瘤。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病程中由于大量黏液阻塞胆管导致胆管扩张,常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等急性胆管炎症状。现将我院1例IPMN-B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胆管肿瘤胆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炎

    N6-甲基腺苷表观转录组学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杨小周赵华栋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除DNA和组蛋白外,RNA(mRNA、tRNA、snRNA等)在不同的位点存在数百种不同种类的修饰。早期对RNA修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RNA的5'端。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已被认为是哺乳动物mRNA和非编码RNA中含量最丰富的化学修饰,并参与调节多种细胞过程[1]。由于RNA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深入了解m6A生物学作用仍然极富挑战性。最近研究表明转录后的RNA修饰过程是可逆且动态变化,提示其可能具有类似于DNA和组蛋白修饰的潜在调节能力。这种可逆性修饰与DNA和组蛋白修饰类似,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这些可逆RNA修饰的前景和功能现在正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前沿,被称为"RNA表观遗传学"或"表观转录组学"[2]。m6A修饰表观转录组学的研究对原发性肝癌(肝癌)的预后、治疗和术后评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篇综述重点介绍m6A修饰调节及其在肝癌发展和治疗中作用的最新进展。

    肝肿瘤癌,肝细胞肝内胆管细胞癌N6-甲基腺苷RNA甲基化表观转录组学

    肝细胞癌NK细胞及其相关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谭天华宋京海
    24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是我国第5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其中肝细胞癌(HCC)占75%~85%[1]。早期HCC通过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等方式可取得根治性治疗效果,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部分HCC患者在首次就医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为晚期和复发患者寻找改善预后的治疗手段尤为重要。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免疫中起到免疫监视和免疫杀伤的作用。HCC患者外周血和肝脏中,NK细胞均表现出数量减少、功能衰竭的特点,失去了原有的抗肿瘤功能[2]。明确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对NK细胞产生影响的各种成分及机制,对HCC免疫治疗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对HCC微环境中NK细胞及其相关免疫治疗予以综述。

    癌,肝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

    腹腔镜术中超声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韦翔曦晋云王峻峰胡苹苹...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然而,腹腔镜手术由于其手术操作区域小,操作时对器官的压迫变形导致术前影像资料无法准确地定位病灶,通常需要术中图像引导。术中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且低成本的检查工具,在手术中被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腹腔镜术中超声开始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肝胆胰外科的手术中。腹腔镜术中超声缩短了超声探头与病变之间的直接距离,不仅可使用更高的频率来提升分辨率,还可避免一些身体组织及气体对超声波束的影响。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或不同的造影剂,还可发现一些术前CT等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的微小卫星灶和转移灶,在手术中避免损伤重要管道结构、标记切缘、引导穿刺,且弥补了腹腔镜手术不能进行触诊、探查受限以及不能辨识肝脏内部重要解剖结构的缺点[1]。由此可见,腹腔镜术中超声对肝胆胰外科的手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综述的目的在于概述腹腔镜术中超声在肝胆胰外科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腹腔镜术中超声肝胆胰外科

    腹腔镜左肝优先、原位模块化右半肝及全尾状叶切除术治疗肝右叶肝癌

    张树彬刘建华
    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针对原发于右半肝且需要完整切除右半肝的肝癌,腹腔镜条件下传统入路操作难度较大,不易暴露。因此,我团队提出腹腔镜左肝优先、原位模块化右半肝+全尾状叶切除术(laparoscopic left-liver-first anterior modular orthotopic right hemihepatectomy,Lap-larmorh),目前广泛应用于巨大肝癌、肝内胆管癌、肝血管瘤及Ⅲa、Ⅳ型肝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原位模块化右半肝切除的理念不仅适用于腹腔镜手术,其同样适用于传统开腹手术或机器人手术中。Lap-larmorh通过优先解剖左半肝,能早期发现保留侧肝脏受侵犯情况,异常切缘和更好地保护左肝血运,如有异常可及时更改手术方案。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右肝解剖的基础上,减少对肿瘤的干扰并减少肿瘤播散可能。移开左肝后,右肝及尾状叶直接暴露在视野下,大大减轻了操作难度,使复杂手术简单化。

    腹腔镜左肝优先、原位模块化右半肝+全尾状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周宝勇莫林李明
    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更新和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在国内外大型微创中心逐步开展。但鉴于其手术的复杂性及难度,目前仍存在争议。腹腔镜左肝优先、原位模块化右半肝+全尾状叶切除术(laparoscopic left-liver-first anterior radical modular orthotopic right hemihepatectomy,Lap-larmorh)是采用原位劈肝,以切除左半肝的断面方式逆向思维切除右半肝与全尾状叶,由于左半肝的活动空间更大,在离断右半肝入肝血流与左肝管后可以更好地显露全尾状叶,翻书式游离尾状叶及肝短静脉,最后离断右肝血流流出管道。针对于Bismuth 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和需要行右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的肝脏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此术式符合"no-touch"和"en-block"的肿瘤外科基本原则,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等优点。本视频介绍Lap-larmorh应用于Bismuth 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完整过程,着重展示在游离尾状叶、显露肝短静脉及下腔静脉的优势,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视角和精细放大手术视野的优势。

    腹腔镜解剖性肝Ⅶ+Ⅷ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

    曾新桃陈思瑞杨培罗华...
    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对于可切除的ICC,肝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目前研究认为,解剖性肝切除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复发率。然而,ICC患者是否常规行腹腔淋巴结清扫尚存在较大争议,通常认为,对于周围型ICC,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腹腔淋巴结肿大患者无需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本视频展示1例紧邻肝右静脉主干的周围型ICC行腹腔镜解剖性肝Ⅶ+Ⅷ段切除术,手术在术中超声及肝脏三维重建引导下进行,术后患者口服化疗药物巩固治疗并定期随访,患者随访半年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