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双月刊

2095-3232

chinaliver@126.com 

020-85252582,85252369

510630

广州市天河路600号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ic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于2012年创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杂志主要刊登肝胆胰外科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章,设述评、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手术视频等栏目,内容丰富实用,是肝胆胰外科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专业学术平台。2016年至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前进入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美国《化学文摘》在线版(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成功转化治疗不可切除肝癌一例

    杨秀君崔梦莹张丹曲仙智...
    581-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肝细胞癌(肝癌)大国,全世界约有50%肝癌来自我国,且总体生存期较差。首诊时中晚期患者比例较高是我国肝癌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1]。随着系统治疗的进步,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肿瘤完全切除是达到根治性目的的重要保证,更是确保晚期生存获益的前提[1,2]。如何将不可切除肝癌通过转化治疗降期,创造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将大大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生存获益。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多靶点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治疗,及以PD-1和PD-L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正逐步改变中晚期肝癌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3,4,5]。目前,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仍为一线推荐的系统治疗方案(Ⅰ级推荐)[6]。然而,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在Ⅱ期及Ⅲ期临床实验及临床实践中均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及疗效,随着ORIENT-32及KEYNOTE 524/Study117数据公布[7],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已将以ICI联合抗VEGF单克隆抗体及ICI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类药物列为一线推荐[8]。现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中国肝癌临床分期(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CNLC)Ⅲa期合并胆管癌栓的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经信迪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转化后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评估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癌,肝细胞转化治疗不可切除信迪利单抗仑伐替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进展

    张天献吕云福郑进方
    585-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总管结石是指存在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常合并胆囊结石,发病率10%~20%[1]。胆总管结石如能顺利地进入十二指肠,可能不会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果结石堵塞胆总管,尤其形成结石嵌顿,导致胆管阻塞,则会出现继发性疾病,如梗阻性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甚至胆汁性肝硬化和肝衰竭,此时需要外科手术干预[2]。随着微创概念普及和现代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胆总管结石治疗的选择越来越多。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愈加被外科医师及患者接受和认可。面对胆总管结石多种微创治疗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往往困惑着临床医师。本文将对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选择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胆总管结石外科手术,微创性腹腔镜内镜

    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右肝蒂横断法)

    陈阳欧有冠王诗洋
    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其中肝细胞癌占75%~85%。近年来随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不断深入(肝门板及肝蒂解剖、三维重建及流域分析、Laennec's膜、荧光染色等),操作水平的日益成熟以及性能优异的能量器械加持,腹腔镜肝癌切除在高流量肝胆外科中心已无"禁区"。腹腔镜半肝切除因其解剖结构较容易把控,层面相对清晰,已在国内各级医院广泛开展,并常常作为手术视频比赛要求的标准术式。本视频病例被诊断为"右肝巨块型肝细胞癌(中国肝癌分期Ⅰb期)",于2022年10月8日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原位右半肝+胆囊切除术(右肝蒂横断法)"。手术亮点:(1)钝性分离Gate Ⅳ、Gate Ⅵ,直角钳成功贯通并套扎右肝蒂获得缺血线;(2)依次显露第Ⅴ、Ⅷ段肝中静脉分支、肝中静脉右侧壁、肝右静脉主干等重要解剖标志,安全离断相应脉管后获得充分空间再切割闭合右肝蒂;(3)原位切除避免过度搬动右肝造成肿瘤播散;(4)术后快速康复及辅助治疗措施到位,随访9个月余未见复发。

    ICG荧光导航腹腔镜肝右前叶切除术

    孟令展俞鹏李虎朱震宇...
    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肝切除术是继解剖性肝切除术后提出的一种全新外科理念与技术体系,目的在于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肝脏解剖结构完整及功能性体积最大化,并最大限度控制手术出血及全身性创伤侵袭,最终使患者获得最佳康复效果。本手术是1例临床较为常见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肝癌)的患者,既往因肝癌曾行射频消融及TACE治疗,术前通过CT、MRI及超声造影确定肿瘤活性病灶,并通过三维重建进行模拟切除,制定腹腔镜肝右前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案,避免了右半肝切除,减少术后肝衰竭的风险。腹腔镜肝右前叶切除术是较为复杂的手术,手术断面多,涉及肝右、肝中静脉的显露,右前叶肝蒂的离断,手术风险较高,既往通过传统的缺血线及术中超声定位肝右、肝中静脉来划定右前叶与右后叶及左半肝的分界线,但由于肝段间分界是一不规则的三维层面,依靠肝脏表面缺血线往往难以达到精准切除。本手术视频通过优先Glisson鞘外阻断右前叶肝蒂的方法,外周静脉注射1.25 mg ICG,按照实际缺血线及荧光反染后显影,准确标记右前叶边界,结合术中超声及肝门血流阻断技术,实施精准的肝右前叶切除术,对于肝蒂损伤后进行镜下缝合,避免术后胆漏的发生。ICG荧光影像技术是继术前计算机三维立体成像、术中超声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辅助手段,可使肝脏表面和肝实质三维立体染色,在腹腔镜手术中实现实时立体导航,为手术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