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护理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护理教育
中华护理教育

月刊

1672-9234

zhhl.edu@263.net

010-65589546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4室

中华护理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4年9月,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正式期刊。主要报道护理教育、科研动态、反映护理学科发展热点。本刊愿为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护校学生、临床护士提供了解行业科技信息的窗口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反案例学习结合情景演绎在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袁芳冯勤钱援芳徐东娥...
    1218-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正反案例学习结合情景演绎的方法在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入职的38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2年8月入职的40名新护士作为试验组。在护理部开展人文关怀理论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对照组每月实施传统的正面案例情境模拟培训,试验组实施正反案例学习结合情景演绎培训,即包括正面案例和反面缺陷案例的演绎和反思分析,培训共6个月。评价并比较培训前后两组人文关怀能力和共情能力。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206。95±2。63)高于对照组(187。18±4。86),试验组共情能力总分(101。13±1。60)高于对照组(82。21±1。7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反案例学习结合情景演绎培训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和共情能力。

    在职培训正反案例情景演绎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吕顺巧米洁赵庆华
    1224-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针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方案,并分析其培训效果。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和临床实践需求,总结归纳CRRT联合ECMO护理操作技术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基于掌握性理论设计培训方案,包括理论授课、模拟操作和实践操作三部分。针对2021年—2023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开展4期培训,通过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的理论知识、模拟操作、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及临床技能学习自我效能量表得分,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20名学员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学员临床技能学习自我效能量表得分(33。70±2。98)高于培训前(24。10±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CRRT联合ECMO护理操作理论及技术水平,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学习自我效能,为进一步完善重症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

    在职培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

    中华护理杂志社系列期刊诚邀合作单位

    1229页

    护士经历工作场所负性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朱祎容李茜王丽竹封秀琴...
    1230-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护士经历工作场所负性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升护士职业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于2023年11月—12月选取来自28个省份63所公立医院的448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负性行为问卷、中文版大五人格问卷第二版神经质维度、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护理组织氛围量表、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同伴支持分量表、丹尼森组织文化量表参与性与一致性特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4 32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45%。共有19。86%(859/4 325)的护士经历过工作场所负性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为中级或高级(以初级为参照)、职务为科(总)护士长或(副)护士长(以无职务为参照),以及神经质、消极应对、护理组织氛围、同伴支持、参与性与一致性特质水平是护士经历工作场所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工作场所负性行为在护士群体中的发生率较高。职称较高者、中层管理者、神经质与消极应对水平较高者,以及对感知的护理组织氛围、同伴支持、组织文化参与性与一致性特质水平较低者更频繁经历工作场所负性行为。护理管理者应当关注重点人群,注重组织文化、氛围建设,促进积极的同事关系和支持网络的形成,降低护士经历工作场所负性行为的可能性。

    工作场所负性行为护士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分析职业健康

    188所医疗机构人文护理实践现状调查研究

    李慧敏李映兰徐翠荣邓春花...
    1237-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的人文护理实践现状。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函询法设计医疗机构人文护理实践现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2023年9月,选取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人文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的248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机构人文护理实践现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248名在职护理人员来自188所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人文护理实践得分为(154。68±33。36)分,得分率均数为77%;各维度按得分率均值由高到底排序依次为人文护理环境(84%)、人文护理实施(80%)、人文护理制度规范(79%)、人文护理培训(77%)、人文护理组织管理(71%)、人文护理成效(71%)。等级、所在区域、人文关怀病房设置情况不同的医疗机构人文护理实践总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8所医疗机构人文护理实践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中位分120分相比)。医疗机构应加强人文护理组织、制度与成果建设,加大对护士的人文护理培训力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人文护理实践水平。

    医疗机构人文护理实践现状调查

    本科院校"双师型"临床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陈奕孟红燕王韵龙赵雪萍...
    1243-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本科院校护理学"双师型"临床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为支持"双师型"临床教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本科院校6所附属医院的113名护理学专业"双师型"临床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双师型"临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发展现状维度得分为(77。78±10。22)分,实际需求维度得分为(49。75±6。10)分。问卷中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我认为学校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有必要",为(4。53±0。58)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我经常参加各类大型教学、学术会议(校际、区域、全国、国际等)",为(3。48±1。15)分。结论 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双师型"临床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建议结合医院和院校的力量,增强"双师型"临床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鼓励他们设定教学上的目标,促进其专业发展。

    护理学临床教师双师型专业发展

    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徐榆林郝献芳陈倩李豪...
    1247-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引入心力衰竭特定问题提示列表手册,结合其制订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2022年1月—2023年6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住病区将其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死亡焦虑、生命意义感和优逝期望量表得分。结果 共74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试验组35例、对照组39例)。干预前,两组死亡焦虑、生命意义感和优逝期望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死亡焦虑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生命意义感、优逝期望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的运用有助于降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水平,增强其生命意义感,提高其优逝期望值。

    心力衰竭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问题提示列表终末期

    食管癌放疗患者心理痛苦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进杨惠敏李晓凡张冰妍...
    1255-1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心理痛苦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月—2023年10月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的食管癌放疗患者226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等分别于首次放疗(T1)、放疗第15次(T2)、放疗结束时(T3)、放疗结束后1个月时(T4)对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进行调查。基于增长混合模型识别患者心理痛苦轨迹的潜在类别,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向后剔除法)分析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例食管癌放疗患者完成随访,其心理痛苦轨迹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低水平稳定组"(C1,23。6%)、"低水平升降组"(C2,17。1%)、"中水平下降组"(C3,28。6%)和"中高水平稳定组"(C4,30。7%)。以C1为参照,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与≥3 000元相比)是C2的保护因素;有食管癌手术史是C4的危险因素;同步放化疗是C2、C4的危险因素;家庭关怀得分高是C2、C3、C4的保护因素;平均症状负担得分高是C2、C3、C4的危险因素;疾病感知得分高是C4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痛苦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医护团队可根据患者心理痛苦轨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制订精准的干预方案,以降低患者心理痛苦水平。

    食管肿瘤放射治疗心理痛苦轨迹影响因素分析增长混合模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代理决策者决策心理特征聚类及影响因素研究

    范文凤马珂珂杨彩侠董小方...
    1263-1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代理决策者不同决策心理特征的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溶栓决策辅助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郑州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代理决策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决策参与期待量表、决策困境量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在患者入院后48 h内收集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使用误差平方和与轮廓系数确定最佳聚类簇数,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完成最终聚类,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代理决策者可分为"低信任—被动型—决策延迟"(9。1%)、"中等信任—合作型—决策冲突"(42。6%)、"非常信任—合作型—决策有效"(48。3%)3种类别,其影响因素包括决策者性别、参与决策人数(除代理决策者外)、决策者文化程度、决策者关于卒中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与患者同住、发病前患者月收入、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发病时段(均P<0。05)。结论 不同溶栓代理决策者的决策心理特征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应针对其心理特征提供个性化决策辅助措施,提高溶栓决策效率,加快溶栓知情同意进程,为挽救患者神经功能争取宝贵时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聚类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决策困境

    中国近代护理教育的历史考察——中国护士学校溯源

    黄曦朱颜郴郑翠红曾武祈...
    1271-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证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和中国第一所注册护士学校的创办时间、创办者及其历史关联,探寻中国护士学校的起源和发展。方法 通过史料整理,梳理并分析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和中国第一所注册护士学校创办、发展、合并、分立等有关历史文献。结果 约翰逊和信宝珠分别创建的护士学校存在历史关联。结论 信宝珠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注册护士学校(1909年)承袭和发展了中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888年)及创办者约翰逊所推行的南丁格尔式护理教育,伴随着护理教育本土化的演进,对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护理教育创建护士学校护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