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护理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护理教育
中华护理教育

月刊

1672-9234

zhhl.edu@263.net

010-65589546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4室

中华护理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4年9月,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正式期刊。主要报道护理教育、科研动态、反映护理学科发展热点。本刊愿为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护校学生、临床护士提供了解行业科技信息的窗口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娩护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应用

    姜小鹰胡蓉芳颜艺鹭王小燕...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利用3D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分娩护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学习内容涵盖第一产程护理、第二产程护理、第三产程护理3个模块.在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课程及助产方向的助产学课程中应用,对该系统在2015级121名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在线操作时长平均1.39 h.学生对虚拟仿真系统及教学模式的主观评价分别为平均94.24%持赞成或中立态度、88.84%持赞成或中立态度.结论 该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为今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护理专业各课程教学中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虚拟系统自然分娩教育,护理混合式教学

    压力性损伤护理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的构建及应用效果

    张美芬王若婧卜秀青林小玲...
    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并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包括理论学习、技能训练、综合应用三大模块,并在我校2018级58名本科生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初步应用.课后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学生对项目学习的评价,同时应用平台获取的数据了解学习者应用本项目的情况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结果 94.8%的学生对本项目有较大的学习兴趣,所有的学生认为本项目对掌握压力性损伤知识有较大帮助,96.6%学生愿意到该网站上再次学习相关内容.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对压力性损伤各模块知识点答题的正确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首次平均正确率为68.2%,第2次为92.6%,第3次达到100%.目前已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学习者访问本项目网站,数量高达6 410人次.结论 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本项目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训平台.

    压力性溃疡虚拟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护理

    护理本科生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体验的研究

    李静王克芳贾愚高洁...
    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学生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过程中的体验和效果.方法 在284名使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中选取9名学生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其使用体验,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访谈资料中提取“拓展思维”“系统思维的发展”“从护士角度思考问题”和“对真实情境临床思维的补充”4个主题.结论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护理临床思维的发展.

    教育,护理虚拟系统临床工作能力定性研究临床思维

    急危重症护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设计与应用

    羊洋朱姝芹董玲袁艺标...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强化临床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评估观察—分析判断—决策实施为主线,设计综合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车祸致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院内监护”,项目包含学习引导、虚拟训练和考核评价3个功能模块,采用院前急救和院内监护2个主要虚拟情境串联院前急救、术后误吸急救、术后疼痛评估、镇痛药的应用监护、中心静脉压监测5个分项目.将项目应用于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91名护理本科生的综合护理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自行登录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后反复训练以及考前模拟自测.分析学生使用项目的情况和训练结果.

    虚拟系统临床工作能力教育,护理急危重症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及应用

    李瑞玲陶志敏靳艳杨长永...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护理本科实践教学的现实问题,需要加强护理专业本科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该文从实验内容选择、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分享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和在本科教学中的推广,为推进护理本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教育,护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系统胃肠出血

    毒蛇咬伤的救护思维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廖力邓祺丹陈莉胡丽...
    219-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我院构建的“毒蛇咬伤的救护思维——以银环蛇为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软件创造3D情景虚拟毒蛇咬伤患者环境、病情、抢救场景等,融合实践教学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虚实结合以临床思维串联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实现“教”“学”“做”的三位一体.

    蛇咬伤急救虚拟系统教育,护理

    自然分娩接产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应用

    李文涛安力彬杨连卫岳彤...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将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项目相结合,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在现代化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有一定价值.该文以自然分娩接产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例,阐述了项目选择的依据和具体设计,该项目能够完整展示自然分娩接生过程,以案例为导向,以接生过程中关键环节为主线,融入多种现代化技术,鼓励学生反复练习,多维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且针对该项目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不足与展望,为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同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

    虚拟系统自然分娩教育,护理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

    陈金王琴张岚魏力...
    226-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遴选并获取预防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实践依据,并对相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针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提出问题,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0月.由2名研究者依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纳入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并提取证据.结果 共纳入证据8篇,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1篇.最终形成包括皮肤评估、皮肤清洁、医疗器械的安置与移动、合理使用敷料和教育培训5个方面的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预防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实践依据,在临床应用证据时,建议评估相关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设备条件及医护人员应用证据时的促进及阻碍因素、患者意愿等因素,筛选调适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证据使用,以促进证据有效地向临床转化,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压力性溃疡循证医学护理证据总结预防

    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

    袁美玲高玉芳尚丹丹陈欣...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新入职护士培训的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实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的并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拟定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3%和89.3%,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各项内容变异系数为0.06~0.24.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临床实践内容3部分.结论 培养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重症监护教育,护理,研究生德尔菲技术新入职护士

    护理专业研究生母儿健康管理与促进课程模块的构建

    任利华臧瑜侯睿朱秀...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研究生母儿健康管理与促进课程模块,拓宽研究生母耍及早期儿童健康研究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国际视野.方法 以国内外母儿健康领域的最新政策、WHO及国际助产联盟等国际组织在母儿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等为基础,经本课题组5名专家召开3~4轮专家会议,确定母儿健康管理与促进课程模块中教学资源、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时安排、教学方法、考核方式7个方面内容.结果 母儿健康管理与促进课程模块包括4门课程,即“母婴健康与助产服务的全球发展及循证实践”“生殖与避孕国际研究进展及应用”“产后母婴健康管理进展”“儿童早期的健康促进”,共50学时,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小组讨论、线上互动、书面作业、口头汇报.结论 课程模块构建过程科学、严谨,课程内容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教育,护理,研究生课程健康促进母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