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匡安仁

双月刊

2095-2848

zhhyx@pub.wx.jsinfo.net,zhhyx1981@sina.com

0510-82731904;82721344;82715010

214002

江苏省无锡市大娄巷23号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有关论文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
    173页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8F-FDG PET/CT表现1例

    程雪刘纯方徐晓飞胡欣...
    174页

    PET/CT分子显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中的应用及价值

    文君刘建军黄钢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或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疲劳、肌痛、头痛、吞咽痛、腹泻、嗅觉丧失或味觉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损伤和继发感染.PET/CT在肿瘤和炎性反应性疾病的评估、随访和疗效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总结了PET/CT在预测COVID-19感染的预后、早期发现心肌受累、多种分子显像诊断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鉴别肿瘤腋窝淋巴结转移和疫苗接种后炎性反应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COVID-19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发展趋势

    促甲状腺激素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候丽影张国强罗全勇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广泛使用TSH抑制治疗,通过长期严格监测和控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TSH水平减少复发和转移.但TSH促进DTC发生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多项研究集中于阐明TSH与DTC发病风险、不良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探索TSH抑制治疗的应用范围及靶向TSH受体(TSHR)治疗.该文就TSH与DTC之间的关系、TSH抑制治疗及靶向TSHR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甲状腺肿瘤促甲状腺素发展趋势

    关于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书写要求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
    182页

    淋巴瘤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刘护丽周鹏张礼荣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18F-FDG PET/CT是诊断淋巴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其在淋巴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及临床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像组学是一种利用复杂的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医学图像中提取定量信息来表征肿瘤异质性的技术.18F-FDG PET/CT影像组学方法已应用于量化肿瘤内异质性,在淋巴瘤的研究颇具潜力和价值.该文就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淋巴瘤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淋巴瘤影像组学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发展趋势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系统性放射性药物治疗

    Jorge A.CarrasquilloClara C.ChenAbhishek JhaKarel Pacak...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愈,但转移性疾病的治疗在疾病控制和症状控制方面都存在挑战.幸运的是,有几种治疗方式可用于转移性疾病的治疗,包括化疗、放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间碘苄胍(MIBG)和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为将这些放射性药物用作诊疗剂奠定了基础.131I-MIBG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历史悠久,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最近批准将高比活度131I-MIBG用于治疗转移性或不可手术的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使131I-MIBG的治疗应用更加广泛,并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尽管已有文献报道使用90Y-或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偶联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对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进行多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但随着177Lu-DOTA-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在美国和欧洲获批,以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建议将其用于转移性或不可手术的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这些药物引起了人们新的兴趣.已有证据表明这些放射性药物是对转移性或无法手术的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患者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在该篇继续医学教育文章中,作者讨论了使用131I-MIBG和90Y-或177Lu-DOTA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生长抑素MIBGDOATATE多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