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匡安仁

双月刊

2095-2848

zhhyx@pub.wx.jsinfo.net,zhhyx1981@sina.com

0510-82731904;82721344;82715010

214002

江苏省无锡市大娄巷23号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77Lu:核医学的"明星治疗核素"

    张锦明徐晓丹田嘉禾
    321-323页

    靶向HER2的177Lu标记亲和体核素药物的构建及其在荷瘤鼠中的评估

    刘嘉月郭晓轶朱华杨志...
    324-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基于亲和体的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放射性核素治疗药物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HER2-BCH,初步评估其在HER2阳性肿瘤模型中的生物分布、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其用于HER2阳性肿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盐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完成177Lu标记.采用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对标记产物进行质量控制并监测体外稳定性.在HER2阳性NCI-N87荷瘤鼠模型中进行生物分布实验,以及177Lu-DOTA-HER2-BCH放射性核素治疗及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治疗.对治疗后小鼠正常器官行组织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分析数据.结果 成功获得放射性标记产率>80%、放化纯>98%、体外稳定性良好的177Lu-DOTA-HER2-BCH.生物分布数据显示,177Lu-DOTA-HER2-BCH靶向性好,肿瘤摄取高且滞留时间长,注射后4、24、48和96 h的肿瘤摄取值分别为(11.93±0.46)、(8.65±0.40)、(5.89±0.69)和(3.26±0.36)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治疗实验示,177Lu-DOTA-HER2-BCH治疗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治疗开始后第3天,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平均值差值146.97 mm3;F=4.02,P=0.016(Bonferroni法校正)],随后2组间肿瘤体积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177Lu-DOTA-HER2-BCH治疗组与曲妥珠单抗治疗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0.05~61.21,均P>0.017(Bonferroni法校正)].治疗结束后,小鼠各器官病理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 177Lu-DOTA-HER2-BCH放射性核素治疗在HER2阳性荷瘤鼠中表现出良好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有望成为HER2阳性肿瘤的可替代治疗方式.

    胃肿瘤基因,erbB-2同位素标记曲妥珠单抗小鼠,裸

    关于投稿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的通告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
    329页

    177Lu标记HER2亲和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国洪霞潘栋辉宿晨徐宇平...
    330-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177 Lu标记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亲和体177Lu-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NOTA)-马来酰亚胺(Mal)-半胱氨酸(Cys)-ZHER2;342(简称177 Lu-NOTA-MZHER2),探讨其标记工艺及抗肿瘤性能.方法 考察2种缓冲液体系(乙酸钠缓冲液体系和抗坏血酸钠缓冲液体系),比较pH值、前体质量与反应温度对177Lu标记NOTA-MZHER2的影响,获取最佳标记条件.采用快速薄层色谱(ITLC)测定标记产物放化纯,观察其在PBS和血浆中的稳定性.取人源性卵巢癌细胞SKOV-3进行细胞内化和细胞毒性实验,评价177Lu-NOTA-MZHER2的细胞摄取和杀伤效果.取SKOV-3荷瘤鼠(n=3)注射177Lu-NOTA-MZHER2后进行microSPECT/CT显像.另取荷瘤鼠40只,分为尾静脉注射探针22.2 MBq(静注22.2 MBq)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PBS)、低剂量组(瘤体注射探针3.7 MBq)和高剂量组(瘤体注射探针7.4 MBq),每组10只,注射探针后监测肿瘤体积和荷瘤鼠体质量,评估标记产物的抗肿瘤效应和毒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比较数据间的差异.结果 乙酸钠缓冲液体系下,pH=4、前体质量50μg、70~80℃反应30 min,为最优标记条件.在此条件下,标记产物177Lu-NOTA-MZHER2的标记率为(99.3±0.4)%,放化纯>99%;在PBS和血浆中放置12 d后,放化纯分别为(95.0±1.5)%和(95.0±2.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177Lu-NOTA-MZHER2的细胞内化占总摄取的(29.02±3.50)%,在标记产物放射性浓度为6×10-3 Bq/L时,SKOV-3细胞的存活率为(48±6)%.SPECT显像示,注射 18.5 MBq 177Lu-NOTA-MZHER2后96h,该药仍在肿瘤部位浓聚.静注22.2 MBq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荷瘤鼠的相对肿瘤体积(R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5,P<0.001);高剂量组注射后20 d,荷瘤鼠RTV为(140±7)%,相对体质量为(80±9)%,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均P<0.001).结论 成功制备177Lu-NOTA-MZHER2,工艺简单高效,该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卵巢肿瘤基因,erbB-2同位素标记肿瘤细胞,培养的放射性核素显像小鼠,裸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药物177Lu-PSMA-3Q与177Lu-PSMA-I&T的对比研究

    刘欢欢张晓军潘越张靖峰...
    337-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3Q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治疗中的潜力,并与177Lu-PSMA-I&T进行比较.方法 制备177Lu-PSMA-3Q并进行质量控制和稳定性检测;对177Lu-PSMA-3Q、177Lu-PSMA-I&T在正常BALB/c小鼠和22Rv1荷瘤鼠体内进行药代动力学评价及生物分布研究;对2例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mCRPC患者(60岁和76岁)分别静脉注射177Lu-PSMA-3Q、177Lu-PSMA-I&T(7.40±0.74)GBq 后 24、72、120 h 进行 SPECT 显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制备得到的177Lu-PSMA-3Q总活度为74 GBq,未校正产率为95%,室温放置168 h后放化纯仍大于95%.177Lu-PSMA-3Q和177Lu-PSMA-I&T的分布半衰期分别为(0.75±0.22)和(0.86±0.19)min,清除半衰期分别为(24.74±3.77)和(29.53±3.42)min.正常小鼠生物分布结果示,注射后5 d 177Lu-PSMA-3Q在肝、肺、肾中的摄取值明显低于177Lu-PSMA-I&T(t值:4.24~8.36,均P<0.05).22Rv1荷瘤鼠生物分布结果示,177Lu-PSMA-3Q在注射后24 h的肿瘤摄取最高,且高于177Lu-PSMA-I&T[(0.856±0.183)与(0.579±0.126)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t=2.78,P=0.024];快速的清除模式使177Lu-PSMA-3Q有着高肿瘤/肌肉比值(99.604±11.106),且明显高于177Lu-PSMA-I&T 的摄取比值(45.078±10.444;t=7.80,P<0.001).在患者 SPECT 显像中,177Lu-PSMA-3Q和177Lu-PSMA-I&T 120 h的病灶残余计数分别占24 h的0.32±0.04与0.58±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P=0.002).结论 177Lu-PSMA-3Q标记简便,产率和放化纯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患者体内靶向性好,滞留时间较长,背景清除速率快,是较理想的靶向PSMA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

    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同位素标记放射性核素显像小鼠,裸

    177Lu-液态金属ROS放疗增敏剂的合成及对小鼠乳腺癌疗效的初步研究

    严骏杰宿晨林剑涵王辛宇...
    343-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177Lu标记超支化聚合物(HG)修饰的液态金属纳米液滴(LMND)@HG,探索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放疗增敏效应.方法 使用超声破碎法制备LMND@HG,再通过合金化作用进行177Lu标记,得到177Lu-LMND@HG,检测其标记率、血浆稳定性和细胞毒性.构建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瘤体注射177Lu-LMND@HG进行肿瘤抑制实验,采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使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实验对其抑瘤机制进行初步验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成功采用177Lu标记LMND@HG,标记率95%以上,产物不需后续纯化,且5 d后血浆中放化纯仍>9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888 kBq(40 mg/L)177Lu-LMND@HG对4T1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细胞存活率[(16.48±7.81)%]明显低于相同剂量177LuCl3[(85.77±8.87)%;F=77.81,t=11.73,P<0.001]与 40mg/LLMND@HG[(46.53±5.75)%;t=6.20,P<0.001]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生物分布实验表明,瘤体注射后5d177Lu-LMND@HG仍主要分布于肿瘤组织.肿瘤抑制实验结果表明,1.48 MBq 177Lu-LMND@HG较177LuCl3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肿瘤体积:(222.66±97.70)与(789.13±245.04)mm3;F=18.55,t=4.29,P=0.005].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显示,1.48 MBq与3.70 MBq 177Lu-LMND@HG均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免疫荧光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表明177Lu-LMND@HG可造成双链DNA的断裂,同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与血管新生能力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177Lu-液态金属基活性氧(ROS)放疗增敏剂,制备方法高效便捷,产物稳定性高、在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中显示出明显的放疗增敏效果.

    乳腺肿瘤同位素标记放射疗法活性氧肿瘤细胞,培养的小鼠,裸光学成像

    18F-FDG PET/CT联合常规影像学检查在直肠癌TNM分期中的价值

    李常虹刘震郭成顾华勇...
    349-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联合常规影像学检查在直肠癌肿瘤侵犯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及邻近结构侵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65.8±11.0)岁];患者在确诊前后2周内行18F-FDG PET/CT及常规影像学[直肠高分辨率MRI(HR-MRI)、胸部CT平扫、上腹部MRI或CT平扫+强化]检查.用18F-FDG PET/CT、常规影像学检查及两者联合对直肠癌进行TNM分期及邻近结构侵犯[环周切缘(CRM)、壁外血管侵犯(EMVI)、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受累]评估,并与病理或最终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用x2检验比较单独18F-FDG PET/CT或常规影像学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 联合检查评估T分期的准确性、评估N分期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6.30%(52/54)、98.65%(73/74)、93.91%(185/197),高于 18F-FDG PET/CT 的 85.19%(46/54)、66.22%(49/74)、81.73%(161/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3.97、26.88、13.66,均P<0.05);评估N分期的特异性[91.06%(112/123)]及准确性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的相应指标[77.24%(95/123)、83.76%(165/197);x2值:8.81、10.23,均 P<0.05];评估M分期的灵敏度及准确性[97.01%(65/67)、95.95%(71/74)]高于常规影像学组的相应指标[73.13%(49/67)、68.92%(51/74);x2值:15.05、18.66,均 P<0.001].联合检查评估 CRM、EMVI 的灵敏度分别为 100%(22/22)和 95.00%(19/20),准确性分别为 98.15%(53/54)和 96.30%(52/54),较 18F-FDG PET/CT 的 54.55%(12/22)、74.07%(40/54)、30.00%(6/20)和 74.07%(40/54)高(x2值:12.94、13.08、18.03、10.56,均P<0.01);评估EMVI的准确性也较常规影像学检查的高[85.19%(46/54);x2=3.97,P=0.046].结论 18F-FDG PET/CT联合常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对直肠癌TNM分期及邻近结构侵犯的诊断效能.

    直肠肿瘤肿瘤分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氟脱氧葡萄糖F18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354页

    8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后妊娠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分析及治疗策略

    陶志嵩牟琦冯雪凤
    35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31I治疗后的妊娠期女性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状态及左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甲亢131I治疗后至少半年、甲功正常后妊娠并顺利分娩的88例患者,治疗时年龄为(27.3±3.7)岁.分别检测患者妊娠前1~3个月、妊娠期(4~7周、8~12周、13~22周、23~28周、29周后)、产后(6周、3个月和6个月)的3项甲功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按2011年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血清TSH水平推荐标准,进行L-T4替代治疗以维持甲功正常.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 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妊娠前、妊娠期及产后各时间段的TSH、FT3、FT4和L-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5.94、3.32、3.49、9.63,均P<0.05).为维持妊娠各时间段甲功正常,同妊娠前1~3个月L-T4替代治疗剂量(64.52±34.32)μg相比,妊娠4~7周L-T4替代治疗剂量增加至(82.33±35.06)μg,妊娠8~12周持续增加至(100.75±36.77)μg(t值:7.33、10.44,均P<0.001),妊娠13周后L-T4剂量增加趋缓,妊娠晚期(29周后)较妊娠前增幅达76.69%.同妊娠晚期[TSH:(2.99±1.42)mU/L,FT3:(3.90±0.55)pmoVL,FT4:(15.37±2.29)pmol/L]相比,产后 6周 TSH[(1.21±1.08)mU/L]下降(t=-2.48,P=0.017),FT3[(5.23±1.07)pmol/L]和FT4[(21.29±4.96)pmoVL]明显升高(t值:6.05、5.88,均P<0.001),L-T4替代治疗剂量明显减少(t=-6.85,P<0.001),但产后6周、3个月和6个月L-T4替代治疗剂量仍高于妊娠前(t值:4.67~4.71,均P<0.001).结论 甲亢131I治疗后从妊娠前的1~3个月、妊娠期到产后6周要定期监测TSH、FT3和FT4,依血清TSH水平尽早调整L-T4替代治疗剂量.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妊娠甲状腺功能试验

    本刊有关论文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
    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