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宋鸿升

月刊

1001-2265

zhjcqk@126.com

0411-86658407

116033

大连市沙河口区新生路80号504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Journal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由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59年创刊。本刊主要讨论新技术在生产工程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内容侧重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大批量制造技术及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设计。本刊也多视角、全方位的报道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及行业动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的读者对象是从事机床及其它工艺装备开发、设计的工程师,从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及应用的科研院所工程师;汽车、内燃机、摩托车、农机、家电等大批量生产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改设计及设备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机电院校师生等。《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在国内制造业及机电工程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相当的权威性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是历届中文核心期刊,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内主要数据库、文摘刊物所收录,历年来一直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科院文献评价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六部门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NSGA-Ⅱ算法的制造资源组合优化

    李芸张冠伟王磊刘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定制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资源组合优化问题,建立基于制造需求的制造资源组合优化模型,将制造资源的组合优化描述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机械加工总时间、机械加工总成本、机械加工总能耗3 个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算法结果相较于传统的单个决策原则下的方案实现了时间、成本、能耗3 者的最佳平衡,并且结合MOPSO算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NSGA-Ⅱ算法在目标函数上的分布性和优化效果更好.

    组合优化NSGA-Ⅱ算法制造需求能耗

    基于改进响应面法的齿轮可靠性优化分析

    邓佳乐冉琰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齿轮可靠性优化流程中引入的安全系数无法准确的反映齿轮可靠性水平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无法找到各参数影响程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响应面与有限元相结合的可靠性优化分析方法.首先,采用改进响应面方法获取实验设计点,通过有限元软件获取实验数据建立设计矩阵;其次,通过MATLAB建立改进响应面方程,分析方程拟合优度;最后,将实验数据导入可靠性仿真模块进行可靠性优化仿真,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得到齿轮可靠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响应面方程与传统响应面方程误差相当.优化后的齿轮结构可靠度相比优化前提高了6.35%,优化后最大等效应力降低了6.81%,质量降低了2.12%.改进响应面与有限元结合的方法可靠性优化效果最佳.

    齿轮可靠性优化改进响应面有限元

    考虑摩擦的圆锥微凸体结合面法向刚度模型

    杨琦兰国生李声祺李勇...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分形理论和等效粗糙表面的假设,考虑摩擦状态下的临界接触载荷的变化,建立更为准确的圆锥微凸体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获得不同摩擦水平以及分形特征下的接触载荷和接触承载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当分形维数、分形粗糙度增加时,法向接触刚度分别随之增加与降低;当摩擦系数增大时,法向接触刚度随之降低,且受分形维数大小的影响;法向接触刚度与材料的塑性指数,因分形维数的取值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法向接触刚度与法向接触载荷成正比.通过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和可靠性,有助于后续整机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分形理论圆锥微凸体摩擦接触刚度结合面

    融合角点检测的点云配准研究

    宋庆军高义强姜海燕来庆昱...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点云配准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点云曲率信息的Harris角点提取算法,通过引入曲率约束,对传统Harris角点提取做出改进;计算每个点的曲率值并与整幅点云的平均曲率作比较,保留曲率值大于平均曲率的点云,实现对配准价值较低的点的剔除,为后续点云配准减少计算量;构建所提取角点之间的特征匹配,结合采样一致性(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粗配准和正态分布变换(normal distributions transform,NDT)精配准,寻找最优的变换矩阵,实现源点云和目标点云的重合.通过比较不同算法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点云、多拐点点云都有较好的表现,对初始位置相差较大的点云也有良好的适用性.

    机器人视觉曲率约束角点检测矩阵变换点云配准

    基于改进海鸥优化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黄训爱杨光永蔡艳徐天奇...
    21-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鸥优化算法(SOA)存在收敛精度低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融合改进的海鸥优化算法(MFSOA).首先,引入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增加海鸥种群多样性;基于当前迭代次数t的非线性收敛因子动态调整策略,将海鸥优化算法的线性搜索非线性化,增强算法的寻优速度和寻优精度,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在海鸥位置更新时引入Levy飞行策略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通过使用黄金正弦机制引导种群的位置更新,进一步缩小搜索范围,提高算法局部搜索能力.选用6 个基准测试函数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MFSOA收敛速度更快,收敛精度更高;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更短,搜索效率更高.

    混沌映射非线性收敛因子黄金正弦Levy飞行路径规划

    基于布谷鸟算法的数控系统加减速参数规划

    张鑫潘丰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加减速参数规划算法只适用于其对应加减速模型,移植性差以及求解动力学参数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加减速段加加速度曲线中心对称模型的加减速参数规划算法.首先,构建加减速段加加速度曲线中心对称的模型,同时基于时间最优的原则,将模型内动力学参数规划问题转变为求解最优化问题;其次,具体化加减速段内加加速度首段曲线,构建最大速度与最短运动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设计布谷鸟算法内适应度函数,迭代寻找最优解.仿真实验证明,所提出算法能够适用于三阶、四阶S形以及正弦模型等复杂模型,求解效率较传统二分算法以及牛顿迭代法分别有65.8%、36.5%的提升,同时证明算法有效性、可靠性.

    加减速算法最优化问题布谷鸟算法中心对称曲线

    基于改进FMT?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王其浩付昱凯彭瑞飞
    33-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FMT∗算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收敛速度慢、路径优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函数的知情快速行进树(HIFMT∗)算法.HIFMT∗算法将路径规划分为寻找初始路径和路径优化两个阶段,在寻找初始路径阶段,通过引入启发函数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在路径优化阶段,先去除初始路径的冗余节点进行初步优化,再对处理后的路径进行知情优化操作,直到最终生成的路径为最优路径.通过对比HIFMT∗算法与同种类型的算法在二维地图中的仿真结果,在规则障碍物环境与杂乱障碍物环境下,HIFMT∗算法找到最优解的速度相较于 FMT∗算法和 BBI-FMT∗算法分别提升了75.73%和68.35%、53.25%和29.44%,验证了HIFMT∗算法的有效性.

    路径规划快速行进树启发函数知情优化

    改进人工势场法解决局部最小值路径规划研究

    闫为佳杨旗黄星卓周杨...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移动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使用传统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APF)进行路径规划时,通常会陷入局部最优困境,无法顺利到达目标点.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APF算法规划路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其次设置情况判断条件,判断当机器人陷入局部最小值时,通过在合适位置增加临时引导点的方法,引导其跳出局部极小值点;其次,引入分数阶微积分思想方法结合APF算法,提出混合阶次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法进行位置信息迭代,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最后,用MATLAB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局部最小值问题,而且在速度、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且能适应较为复杂的多障碍物环境,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正确性.

    分数阶人工势场法局部最小值路径规划MATLAB

    基于LabVIEW的大型内外圆磨床监测系统研究

    庄博文姚振强侯志保
    40-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对于大型内外圆磨床运行状态表征手段较少的问题,以国产嵌入式控制器MT Robust-RIO为硬件核心,基于LabVIEW开发了一套表征磨床整体运行状态的监测系统.可实现磨床运行时的振动、声发射、温度、流量、压力信号的实时采集、存储和分析功能.系统利用硬件端不同模块,结合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实现不同信号的实时同步采集,建立预警机制,超出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防止磨削烧伤等不良工况发生.通过磨床磨削和空运转实验验证了系统对磨床运行状态的表征功能.

    在线监测磨床LabVIEW信号采集多信号

    考虑安装误差的弧齿锥齿轮凹凸齿面印痕修正

    田宇魏理林刘斌赵晓锋...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弧齿锥齿轮作为重型燃气轮机中关键的动力传动部件,其双向传动的运行特点对齿轮凹凸齿面的接触印痕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为了满足实际需求,通过建立齿面啮合模型,利用考虑安装误差的齿轮接触分析(error tooth contact analysis,ETCA)技术研究了一对弧齿锥齿轮凹面和凸面均为工作面时,接触印痕随安装误差变化的数值规律.同时,以齿面印痕的中点位置、长轴倾角和面积作为印痕参数化处理后的特征值,优化齿轮安装误差调整值,修正印痕的不合理之处,实现凹凸齿面印痕的一致性和重叠性.滚检实验验证了模拟印痕的准确性,该修正规律可以为弧齿锥齿轮副的安装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弧齿锥齿轮安装误差凹凸齿面印痕齿轮接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