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月刊

1671-5403

zhlndqg@mode301.cn

010-66936756,010-59790736-8087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医学期刊,创刊于2002年6月,由王士雯院士任总编辑、国内多学科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 本刊已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主要内容是交流老年心脏病和老年多器官疾病的诊治经验与教训,探讨老年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防治措施,重点报道我国在老年病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涉及多器官疾病的临床、基础和预防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努力推广老年多器官疾病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措施和新药物。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笔谈、述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医学区块链场景构建及应用指南(2024版)

    十四五"高教育规划教材智能医学系列教材编委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数字诊疗分会...
    481-490页

    医学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临床应用指南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韩雅琴王怡华宋思嘉
    491-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RFCA治疗的794 例AF患者为样本开展研究,术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随访1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分析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 χ2 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794 例患者失访8 例(1.01%),完成随访的786 例患者中复发 104 例(15.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3,95%CI 1.041~1.190)、糖尿病(OR=1.697,95%CI 1.018~2.831)、左房内径(LAD;OR=1.135,95%CI 1.025~1.25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229,95%CI 1.044~1.44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OR=1.096,95%CI 1.004~1.197)为老年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根据 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 AF 患者 RFCA 术后复发风险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939(95%CI 0.885~0.973;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良好一致性(χ2=1.279;P=0.461).结论 老年 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率较高,其中年龄、糖尿病、LAD、LDL-C和hs-CRP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复发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老年人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复发危险因素

    球囊支架对吻术与拘禁导丝保护技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

    杨可彭艳杨颖赵刚...
    496-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球囊支架对吻术(BSKT)与拘禁导丝保护技术(JWT)两种介入方式治疗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B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4 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进行治疗的 124 例老年CB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JWT介入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64),采用BSKT介入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60).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主支血管最小内径(MLD)均升高,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率(DS)及病变长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MLD、狭窄程度、DS及病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分支血管MLD均升高,狭窄程度、DS及病变长度均降低;观察组术后 6 个月分支MLD明显高于对照组,狭窄程度、DS及病变长度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72h观察组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2h观察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JWT比较,BSKT介入方式在老年CBL患者中应用更佳,可有效减少患者心肌功能损伤及内皮功能损伤,对分支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老年人球囊支架对吻术拘禁导丝保护技术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及相关因素

    张庆旭朱金彪荆宗鹏李迪...
    500-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现象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 510 例于江苏大学附属澳洋医院住院并择期行PCI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PCI术后是否出现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n=110)与非无复流组(n=400).比较两组基础资料信息及实验室指标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狭窄程度、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预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的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 检验.结果 无复流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TIMI)分级≤2 级、球囊扩张≥3 次、高血栓负荷、未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占比显著高于非无复流组,术前狭窄程度、ICAM-1、ESM-1水平显著高于非无复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前狭窄程度、ICAM-1、ESM-1 进行ROC分析,其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69、0.952、0.866、0.980(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术前TIMI分级≤2 级、球囊扩张≥3 次、高血栓负荷、未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术前狭窄程度≥89.345%、ICAM-1≥3.705 ng/ml、ESM-1≥5.890 ng/ml是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PCI后无复流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ROC分析证实术前狭窄程度≥89.345%、ICAM-1≥3.705 ng/ml、ESM-1≥5.890 ng/ml时能够用于无复流发生的预测.

    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无复流危险因素

    老年前列腺癌腹腔镜手术效果及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

    朱通牟燕何俊奉友刚...
    505-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不同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在治疗老年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遂宁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 164 例前列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88 例行膀胱前入路治疗(前入路组),76 例行膀胱后入路治疗(后入路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术后生化复发情况.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 χ2 检验.采用Log Rank法检验未生化复发生存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前列腺癌老年患者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前入路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后入路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未生化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0.0 μg/L(OR=2.924,95%CI 1.753~4.877)、术后Gleason评分>7分(OR=3.068,95%CI 1.852~5.081)、手术切缘阳性(OR=2.547,95%CI 1.417~4.578)均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膀胱前入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前列腺癌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术前高PSA水平、术后高Gleason评分及手术切缘阳性患者更易发生生化复发,临床应密切监测.

    老年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前入路膀胱后入路生化复发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其与下尿路症状和情绪障碍的相关性

    李云邓灵慧温蔡强
    510-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生活质量、下尿路症状(LUTS)及情绪障碍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澄迈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155 例老年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修订版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国际前列腺症状问卷调查表(IPSS)、膀胱过度活动评分量表(OABS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生活质量、LUTS及焦虑情绪.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LUTS、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三者的相关性.采用AMO 25.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焦虑情绪在老年BPH患者LUTS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标准化).结果 6份问卷无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6.13%(149/155).老年BPH患者BPHQLS平均得分(97.45±12.16)分,IPSS 平均得分(12.21±2.79)分,OABSS 平均得分(8.96±2.03)分,SAS 平均得分(48.56±8.89)分,焦虑发生率为71.14%(106/149).老年BPH患者SAS评分高于国人常模水平[(48.56±8.79)和(37.22±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轻中度组患者BPHQLS评分高于重度组[(107.12±13.45)和(86.25±12.05)分];SAS评分低于重度组[(44.14±7.96)和(56.59±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焦虑的老年BPH患者BPHQLS得分低于无焦虑者,IPSS及OABSS得分均高于无焦虑者[(92.34±12.58)和(110.06±14.16)分,(13.29±2.69)和(9.56±2.94)分,(9.50±2.17)和(7.65±2.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提示,老年 BPH 患者生活质量BPHQLS得分与下尿路症状IPSS及OABSS量表得分、SAS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r=-0.411,-0.395,-0.406;P<0.05);IPSS、OABSS量表得分与焦虑症状SAS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r=0.443,0.451;P<0.05).LUTS对生活质量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β=-0.321;P<0.05),并可通过焦虑情绪间接(负向)影响生活质量(β=-0.196;P<0.05),总效应为-0.517.焦虑情绪对生活质量有直接(负向)效应(β=-0.269;P<0.05).采用Bootstrap法对数据重复取样后进行中介效应,各模型的路径 95%CI均不包括 0,提示中介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疏导老年BPH患者情绪障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LUTS,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生活质量下尿路症状情绪障碍

    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与内在能力下降的相关性

    张艺婷王菁菁申红梅杨雨婷...
    514-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与内在能力(IC)下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 年1 月至6 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住院的 215 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老年人PIM目录确定PIM,将患者分为PIM组(125 例)和非PIM组(90 例),记录患者共病情况、口服药种类,评估IC等指标.应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IM与IC下降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年龄60~109(84.0±7.0)岁,男性134例(62.3%),IC评分 2.0(1.0,3.0)分,93.0%(200/215)患者存在IC下降,其中运动能力下降者占 75.8%(163/215),IC下降≥3 分者占40.0%(86/215).口服药种类 0~17 种/人,人均 6.0(3.0,8.0)种,服用≥5 种口服药者占 63.3%(136/215),PIM使用率为58.1%(125/215).查尔森共病指数(CCI)为 7.0(6.0,9.0)分.与非PIM组比较,PIM组患者年龄、CCI、失眠、便秘、呛咳、多重用药、口服药种类及 IC 评分明显增加,IC 5 项评分标准中运动能力下降最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M与年龄、IC评分、多重用药及CCI呈显著正相关(r=0.167,0.205,0.468,0.21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及多重用药因素后,IC评分下降是 PIM 的危险因素(OR=1.567,95%CI 1.102~2.228;P<0.05).结论 IC下降是老年住院患者PIM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IC下降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PIM筛查,减少PIM使用.

    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内在能力

    老年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符兴南陈彩莲李春连
    519-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现状,并分析影响老年胃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 2015 年 1 月至2020 年 1 月琼海市中医院收治的 428 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年龄≥60 岁,n=207)与中青年组(18 岁≤年龄<60 岁,n=221),随访至 2023 年 1 月,统计两组胃癌复发率.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老年胃癌复发患者与非复发患者外周血CD4+细胞中Th1/Th2 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CD4+细胞Th1/Th2 细胞因子水平与胃癌复发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 t 检验及 χ2 检验.结果 老年组患者胃癌复发率为30.43%,高于中青年组的 16.29%(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麻醉风险(HR=1.162,95%CI 1.021~2.744)、T分期(HR=3.877,95%CI 1.516~9.854)、N分期(HR=4.211,95%CI 1.543~11.574)、TNM分期(HR=8.241,95%CI 1.547~40.559)及术后辅助化疗(HR=0.501,95%CI 0.324~0.774)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老年复发组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以及Th1/Th2水平低于非复发组,Th2 细胞因子水平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老年胃癌复发患者外周CD4+细胞Th1/Th2 与其复发高危因素TNM分期呈负相关(r=-0.358,P<0.001),与术后辅助化疗呈正相关(r=0.326,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率高于中青年患者,除了常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外,术前麻醉风险及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化疗也是影响老年胃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老年胃癌复发患者体内出现明显的Th1 向Th2漂移现象,推测TNM分期及术后化疗可能通过影响Th1及Th2漂移,参与胃癌复发.

    老年人胃癌胃癌根治术癌症复发

    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郭锐王明春杨燕
    524-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346 例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60 岁,n=113)与老年组(≥60 岁,n=233),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统计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将老年组中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分为甲减组(n=65),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分为对照组(n=168).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青年组患者术后 2 个月,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较术前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均在术后 6 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术后 2 个月、6 个月及 1 年时,FT3 及FT4 水平均低于术前水平,TSH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FT4 水平均低于中青年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FSH水平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 1 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27.90%和 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2.199,95%CI 1.099~4.401)、体质量指数(OR=1.793,95%CI 1.275~2.522)、术前TSH(OR=2.404,95%CI 1.419~4.072)、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OR=1.988,95%CI 1.081~3.657)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OR=1.624,95%CI 1.232~2.141)是影响术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差于中青年,更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前TSH升高、TPOAb阳性以及年龄、体质量指数、血清IL-6水平是影响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

    老年人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针刺"相对穴"联合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胡华李连泰刘艳伟王书君...
    528-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相对穴"联合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用于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6 例老年K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康复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5).观察组给予患者针刺"相对穴"联合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对照组给予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Lysholm评分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股四头肌峰力距值、股四头肌总功量值及股四头肌平均功率的差异.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20%和 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与ADL评分[(2.04±0.67)分、(2.08±0.80)分]显著低于干预前[(6.18±1.51)分、(7.56±1.49)分]及对照组干预后[(3.88±1.05)分、(3.97±1.22)分];Lysholm评分[(75.19±10.15)分]显著高于干预前[(55.95±6.53)分]及对照组干预后[(69.44±8.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关节滑液中IL-1β、TNF-α及VEGF水平[(6.19±1.00)pg/ml、(1.14±0.46)pg/ml、(320.36±37.12)ng/ml]显著低于干预前[(15.81±3.19)pg/ml、(5.50±1.03)pg/ml、(557.15±84.06)ng/ml]及对照组干预后[(9.16±2.12)pg/ml、(2.88±0.73)pg/ml、(411.50±50.2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股四头肌峰力距值、股四头肌总功量值及股四头肌平均功率[(70.22±14.11)N.m、(418.94±73.15)J、(42.57±11.19)W]显著高于干预前[(52.14±10.36)N.m、(249.28±67.30)J、(30.69±8.25)W]及对照组干预后[(63.28±13.06)N.m、(355.24±70.27)J、(38.14±10.26)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过程中仅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下血肿1 例,滞针2 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膝关节疼痛、肿胀加剧情况.结论 针刺"相对穴"联合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可缓解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关节功能.

    老年人膝骨关节炎针刺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