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建业

月刊

0254-9026

cjge@cma.org.cn

010-64012981-8001

100730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大佛寺东街6号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2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及其光盘版由《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卫生部北京医院出版、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老年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注重理论与实践、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反映我国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积极引导老年医学工作者及时将工作的重点转向新的、先进的研究领域。设置的栏目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调查研究、述评、专家论坛、老年医学专家介绍、讲座、专题笔谈、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简报、会议纪要、综述、临床病理讨论、病例报告、国外学术动态、读者-作者-编者、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肌肉减少症指标对70岁及以上食管癌患者术后肺炎的预测价值

    陆鹏尤振兵张明志徐克平...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肌肉减少症常用指标在预测70岁及以上食管癌患者术后肺炎发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398例≥70岁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相关指标以及肌肉减少症常用测量指标与术后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70岁食管鳞癌患者中术后发生肺炎的比例为27.9%(111/398);肺炎组患者术前测量的体质指数(BMI)及呼气峰值流量(PEF)指标均明显低于非肺炎组(t=2.799、2.674,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低PEF、低腰大肌指数(PMI)和低腰大肌密度(PMD)是≥70岁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Wald x2=7.577、6.091、6.845,均P<0.05);低PEF、低PMI和低PMD的≥70岁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炎的风险分别是高PEF、高PMI 和高 PMD 患者的 1.969 倍(95%CI:1.215~3.185,P=0.006)、1.912 倍(95%CI:1.143~3.205,P=0.014)和 1.832 倍(95%CI:1.164~2.882,P=0.009).结论 低 PEF、低 PMI 及低PMD是≥70岁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PEF、PMI和PMD等肌肉减少症常用的测量指标可以作为术后肺炎发生的早期筛查指标.

    食管肿瘤肌疾病肺炎预测

    改良衰弱指数-5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

    谢宗燕张书瑜王旭红郭俊荣...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衰弱指数-5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60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衰弱指数评分分为≤1分和≥2分组,并对术后30 d、1年、2年、4年的存活情况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术后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 208例患者,评分≤1分组890例、评分≥2分组318例,两组30 d死亡率、1年死亡率、2年死亡率和4年死亡率分别为1.6%(14/890)比1.9%(6/318)(P=0.707)、11.3%(99/874)比 11.6%(36/310)(P=0.917)、19.7%(168/852)比 24.3%(73/300)(P=0.099)、44.0%(238/541)比 51.5%(106/206)(P=0.0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评分≥2分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评分≤1分组高[14.8%(47/318)比9.7%(86/890)(P=0.012)],其中脑卒中发生率为6.3%(20/318)比1.8%(16/890)(P<0.001)、术后肺炎发生率为6.0%(19/318)比3.1%(28/890)(P=0.02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分以及入院时血红蛋白偏低均是术后患者1年、2年、4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改良衰弱指数评分则不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改良衰弱指数评分≥2分可预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炎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并未发现与术后死亡风险有关.

    髋骨折虚弱老人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改良衰弱指数-5

    双纵隔引流管在胸腔镜Ivor-Lewis术后胸内吻合口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詹传飞陈仕林沈晓康冯冬杰...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腔镜Ivor-Lewis术后吻合口瘘(AL)的老年患者术中预置双纵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500例因食管癌或贲门癌行全腔镜Ivor-Lewis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引流管放置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根纵隔引流管组,研究组为双纵隔引流管组,2组患者都常规置入胸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AL发生率,AL患者的炎症指标,AL的分级、鼻瘘管置入率、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声音嘶哑发生率以及重症监护室(ICU)入住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455例老年患者纳入了分析.研究组AL 患者体温峰值[(39.58±1.03)℃ 和(38.05±0.56)℃,t=4.298,P<0.05)],白细胞计数峰值[(18.63±3.35)×109/L 和(14.28±2.78)× 109/L,t=3.450,P<0.05],C 反应蛋白(CRP)峰值[(154.66±41.64)mg/L 和(122.19±31.29)mg/L,t=2.131,P<0.05]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较对照组AL的分级和鼻瘘管置入率降低(82.4%和30.0%,x2=7.126,P<0.05).在重症指标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ICU入住率更低[64.7%和10.0%,x2=7.349,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6.47± 8.15)d 和(0.90±2.23)d,t=2.62,P<0.05],ICU 住院时间[(11.70±8.89)d 和(4.70±6.27)d,t=2.184,P<0.05]也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双纵隔引流管的应用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老年患者鼻瘘管置入率,ICU入住率,缩短1CU住院时间,且相对安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引流术食管肿瘤外科吻合口

    芪苈强心胶囊对老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

    尚艳文关欣刘珊常超...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改善老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室重构、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 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采用数字抽签法将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均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4周后治疗组大鼠每日给予芪苈强心胶囊(1.0 g/kg,灌胃给药)治疗.用药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前壁心肌厚度(LVAWd)、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组织多普勒(TD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峰),计算E/e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型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治疗组大鼠LVIDd 降低[(9.1±0.6)mm 比(11.4±0.8)mm,P<0.01]、LVIDs 降低[(5.9±0.8)mm 比(8.7± 0.9)mm,P<0.01]、E/e 降低[(13.4±2.0)比(16.3±2.8),P<0.05],LVEF 升高[(68.8±7.1)%比(52.0±8.4)%,P<0.01]、LVAWd 升高[(1.5±0.2)mm 比(1.2±0.3)mm,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治疗组 BNP 降低[(0.26±0.04)μg/L 比(0.34±0.05)μg/L,P<0.01]、MMP-2 降低[(3 697.0±857.7)μg/L 比(4 719.5±703.5)μg/L,P<0.01]、MMP-9 降低[(87.3±13.8)μg/L 比(116.5±9.6)μg/L,P<0.01]、TNF-a 降低[(165.3±36.9)μg/L 比(269.8±35.0)μg/L,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程度、炎症反应程度均较模型组轻.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可有效延缓老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室重构,改善心肌收缩、舒张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室重构

    以双上睑下垂为首发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

    杜鹃陈薇曾阳桥李晓琴...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谱广泛,少数患者以不典型症状起病,容易导致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急性双上睑下垂为首发表现的老年NMOSD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预后,以引起临床医师对NMOSD早期识别的关注.

    眼睑下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老年人乳腺高细胞亚型乳头状癌1例

    裘柳懿吴丹丹张小伟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细胞亚型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女性的乳腺癌亚型,本文报道了1例69岁,女性患者于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黄豆大小肿块,专科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及直径1.5 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清楚,腋窝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行右乳保乳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报告,高细胞亚型乳头状癌;术后给予口服来曲唑内分泌药物,术后随访22个月,未见复发与远处转移.

    乳腺肿瘤癌,乳头状乳腺高细胞亚型乳头状癌

    帕金森病与肌少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胡家丽蔡盈盈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和肌少症均是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存质量且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与肌少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可为伴肌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早期识别及预防提供依据.本文就帕金森病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共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肌少症相关性

    肌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李悦芃董娟张任飞陈璐...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并存的老年综合征.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基因、骨骼-肌肉机械作用、内分泌调节机制、分子信号通路等多种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除了需综合评估危险因素外,还需筛查骨密度、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及机体整体功能情况.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运动疗法、营养支持和药物等.

    骨质疏松肌骨骼疾病治疗

    老年人肌肉与骨骼系统相互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岩马剑雄董本超田爱现...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老年人肌肉与骨骼系统相互调节作用的机制,揭示肌肉和骨骼质量和力量丧失的关键突破口,从而抑制其进展是减少老年人由于跌倒导致骨折以后出现致残和致死现象的关键途径.当前针对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研究大多是独立存在的,往往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调节与联系.本文综述了现今对于肌肉与骨骼系统相互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老年人失用性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疗研究提供基础.

    肌肉骨骼系统骨质疏松肌疾病调节机制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老年人食管及胃黏膜病变中的应用

    杨落落陈更孟祥伟时阳...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人消化系统慢性病呈上升趋势,重视老年群体食管及胃黏膜病变的诊断及监测,将有助于降低上消化道恶性病变的发病率.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多内镜设备、技术应运而生,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作为一种新型的显微成像技术,能够在体内黏膜表面进行实时活体组织细胞学检查,在老年人群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食管鳞癌、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实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有必要了解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老年人群食管及胃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内窥镜检查,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胃黏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食管黏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