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建业

月刊

0254-9026

cjge@cma.org.cn

010-64012981-8001

100730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大佛寺东街6号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2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及其光盘版由《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卫生部北京医院出版、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老年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注重理论与实践、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反映我国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积极引导老年医学工作者及时将工作的重点转向新的、先进的研究领域。设置的栏目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调查研究、述评、专家论坛、老年医学专家介绍、讲座、专题笔谈、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简报、会议纪要、综述、临床病理讨论、病例报告、国外学术动态、读者-作者-编者、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分会张存泰孙宁玲...
    25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增龄成为我国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与非老年人群存在一定差异.了解和掌握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有助于控制改善达标率、提高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发布《老年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2014》,推出后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了多个与老年高血压相关的循证医学研究,更新了多部高血压指南.因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分会根据我国老年高血压现状与国内外相关诊治指南,更新制定了《老年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

    高血压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老年人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沈杰高宁舟郑松柏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269-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人多重用药在临床上非常普遍,不仅危害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增加医疗开支.本共识总结了老年人多重用药的现状,并从用药评估、处方精简、居家管理、用药宣教等方面给出了相关共识意见,为医务人员正确认识老年人多重用药、并进行评估和有效的干预及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药物疗法药物相互作用多重用药专家共识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原源张萍邓晓慧岳睿...
    279-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吸入性肺炎(AsP)的疾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6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年龄≥60岁、出院主要诊断为AsP的92例患者,以及同期入院1∶1数量匹配的92例老年非A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sP组年龄(80.88±9.41)岁、男性57例(62.0%);非AsP组年龄(77.74±10.98)岁、男性52例(56.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73、x2=0.661,P=0.060、0.4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P组患者入院时体质指数(BM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低于非AsP组,存在胃食管反流病、急性外伤、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史及脑梗后遗症的比例均高于非AsP组,住院期间留置鼻饲管与气管插管比例也显著高于非AsP组(均P<0.05);AsP组首次血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均高于非AsP组,住院期间上述三项指标的最大值也均高于非AsP患者,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则低于非AsP组(均P<0.05);胸部CT提示AsP患者中累计双肺者比例为83.7%(77/92),高于非AsP组比例55.4%(51/92)(x2=8.569、P=0.014).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6.206、95%CI:1.268~207.191、P=0.032)是 AsP 发生的危险因素,BMI(OR=0.747、95%CI:0.582~0.959、P=0.022)、入院 ADL 评分(OR=0.945、95%CI:0.903~0.988、P=0.014)是 AsP 发生的保护因素;入院 ADL 评分(OR=0.951、95%CI:0.907~0.982、P=0.043)、肿瘤病史(OR=6.859、95%CI:1.484~31.700、P=0.014)、脑梗死/脑出血史(OR=4.368、95%CI:1.087~17.511、P=0.038)、慢性肾功能不全史(OR=5.820、95%CI:1.445~23.440、P=0.013)与急性呼吸衰竭(OR=5.281、95%CI:1.237~22.545、P=0.013)、心肌梗死(OR=9.466、95%CI:2.151~41.660、P=0.003)是影响老年人肺炎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人AsP更多见于男性、低BMI及ADL下降的人群.未显示AsP人群的死亡风险高于非AsP者,但AsP与不良预后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予足够重视、及早干预.

    肺炎,吸入性危险因素预后

    老年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对根除疗效的影响

    周芸曹轶博刘世雄
    285-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对HP根除疗效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3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首次行C13-或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UBT)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2 834例,按UBT检测结果分为HP感染组1 510例、HP未感染组1 324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服用阿司匹林与感染HP之间的关系.同时行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HP感染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44例,根据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服药组(402例)和观察组(142例),服药组根据服用阿司匹林疗程再次分为1~<2年组(134例)、≥2~<5年组(142例)和≥5年组(126例),比较给予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安全性及1年后复发情况.结果 HP总体感染率为53.28%(1 510/2 8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的感染率较男性高[56.86%(584/1 027)比 51.25%(926/1 807),x2=8.307、P=0.004]、服用阿司匹林感染率较未服用阿司匹林者高[57.29%(920/1 606)比 48.05%(590/1 228),x2=23.866、P<0.001]、服用阿司匹林1~<2年、≥2~<5年和≥5年组的感染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60.22%(162/269)比56.40%(273/484)比 56.86%(485/853),x2=1.166、P=0.558];HP 感染组的空腹血糖较 HP 未感染组高[(5.92±1.78)mmol/L 比(5.77±1.40)mmol/L,t=2.317、P=0.02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感染HP风险高于男性(OR=1.254、95%CI:1.075~1.464、P=0.004),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增加HP感染风险(OR=1.450、95%CI:1.249~1.684、P<0.001).入选根除治疗的544例中最终完成治疗例数522例,成功根除例数479例,总体根除率按方案分析为91.76%(479/522),按意向治疗分析为88.05%(479/544).1年后完成复查例数472例,总体复发率为3.6%(17/472).不同时间服药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根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增加老年人感染HP的风险,但并不影响铋剂四联疗法的根除率和1年复发率,应定期行HP检测并予以根除.

    螺杆菌,幽门消炎药,非甾类阿司匹林

    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邹永明舒睿王娜边际...
    29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便于早期识别和干预,以改善预后.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8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临床相关化验资料血糖、血脂、尿中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等,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根据HAMD抑郁量表评分分成无卒中后抑郁(NPSD)组和卒中后抑郁(PSD)组,分析PS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988例,其中排除132例,最终纳入856例,NPSD和PSD组在年龄、高血压、吸烟史、受教育程度和卒中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临床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在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AD7C-NTP、MoCA、HAMA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975,95%CI:1.223~3.190,P=0.005)、卒中史(OR=1.352,95%CI:0.877~2.086,P=0.042)、HAMA 评分(OR=1.216,95%CI:0.932~1.526,P=0.043)为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MoCA评分(OR=0.873,95%CI:0.814~0.937,P<0.001)是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AMA评分(AUC=0.892,灵敏度:0.721,特异度:0.854,截断点:9.5)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他指标预测价值较小.结论 性别、卒中史、HAMA评分可能为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MoCA评分可能是独立保护因素.HAMA评分对PSD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早期识别这些相关因素,并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卒中抑郁认知危险因素预测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

    中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影像学标志物与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的相关性

    汤茗白宏英徐辉
    297-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影像学标志物与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明确CSVD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SVD患者130例、年龄匹配对照组20例,分别根据脑白质高信号(WMH)评分将CSVD患者分为WMH轻度组、WMH中度组、WMH重度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评分分为EPVS轻度组、EPVS中度组、EPVS重度组,是否存在腔隙、微出血(CMBs)分为无腔隙组、有腔隙组以及无CMBs组、有CMBs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YKL-40、MMP-9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评分后得到WMH重度组34例,EPVS重度组35例,有腔隙组90例,有CMBs组65例.WMH重度组与年龄对照组相比血清YKL-40水平、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PVS重度组与年龄对照组相比血清YKL-40水平、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血清 YKL-40、MMP-9 水平升高是 WMH(OR=1.25,95%CI:0.164~0.289,P<0.05)(OR=1.13,95%CI:0.090~0.160,P<0.05)、EPVS(OR=1.05,95%CI:0.021~0.076,P<0.05)(OR=1.02,95%CI:0.006~0.026,P<0.05)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腔隙组与无腔隙组相比,血清YKL-40、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CMBs组血清YKL-40、MMP-9水平较无CMBs组明显升高(均P<0.05).ROC曲线显示YKL-40诊断CSVD的最佳截断点为0.38,曲线下面积 0.669(95%CI:0.569~0.768,P<0.01),MMP-9 诊断 CSVD的最佳截断点为0.40,曲线下面积0.746(95%CI:0.644~0.848,P<0.01).结论 中老年CSVD患者的血清YKL-40、MMP-9水平变化与多种影像学标志物相关,可能参与了CSVD的发生发展,有助于CSVD的早期诊断,或可为其干预治疗提供思路.

    磁共振成像基质金属蛋白酶9几丁质酶3样蛋白1脑小血管病

    多系统萎缩患者临床异质性分型的聚类分析研究

    王雪梅刘疏影韩超许二赫...
    304-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聚类分析技术探讨能够反映患者预后的多系统萎缩(MSA)患者临床亚型,并比较各亚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否存在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确诊MSA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症状体征、量表评分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层次聚类并分析聚类所获各亚型临床特征;分析传统运动分型各亚型患者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分析新分类各亚型患者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结果 本研究最终入组MSA患者94例,平均年龄61岁,女性占51.1%(48例).利用收集的连续型资料进行全联动层次聚类分析,提示MSA患者可分为4种临床亚型:步态障碍型(17例,18.1%),恶性强直少动伴早发型(25例,26.6%),中间型(43例,45.7%),自主神经良性型(9例,9.6%).各型在临床多项运动及非运动症状如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UPDRS-Ⅲ)(x2=27.90,P<0.001)、步态障碍情况(x2=33.23,P<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x2=10.98,P=0.01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x2=12.14,P=0.00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x2=13.62,P=0.003)、嗅觉评分(x2=10.16,P=0.017)、体位性低血压(x2=14.59,P=0.028)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5,P<0.001).而传统运动分型的小脑型和帕金森型间未见非运动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层次聚类分析获得的MSA临床表型,较传统的运动表型更能反映患者临床特征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能预示疾病潜在病理受损差异和进展速度,为MSA患者精准诊疗干预提供依据.

    多系统萎缩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临床分型日常生活能力

    肿瘤出芽作为预测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远处器官转移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探讨

    接玉王佩姚林孙艺萌...
    31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远处器官转移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4例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转移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胃癌组织肿瘤出芽的评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胃癌组织肿瘤出芽与脉管侵犯(x2=6.731,P=0.009)、淋巴结转移数目(r,=0.481,P<0.001)、术后远处转移时间(r,=-0.450,P<0.001)明显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出芽分级、肿瘤大小、脉管侵犯、术后化疗、癌结节、术前血清糖类抗原125、淋巴结转移数目是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无远处转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胃癌患者肿瘤出芽分级是术后远处转移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HR=3.731,P<0.001).结论 肿瘤出芽可以作为预测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远处器官转移的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肿瘤肿瘤转移肿瘤标记,生物学肿瘤出芽

    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侯良学王红娜卢渊全刘俊启...
    317-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随访2年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T4期和/或区域淋巴结阳性的Ⅱ~Ⅲ期)患者44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3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为短期放疗(1周内25 Gy、分5次)继以4个疗程的化疗(CAPOX方案),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方案为5周内50 Gy、分25次,同步卡培他滨化疗.随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分别继续2个和6个疗程的CAPOX化疗;随访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OS)、病变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局部复发率和急性毒性事件率,Cox回归分析比较影响DFS的因素.结果 446例患者中,男性303例(67.9%)、女性143例(32.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较小,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质状态评分0分比例更高(均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MRIT分期、N分期、距肛外缘距离、直肠系膜筋膜浸润、病理分期和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20.7±3.5)个月,死亡76例,远处转移89例,局部复发3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随访2年的DFS 率高于对照组[73.8%(79/107)比 68.1%(231/339),Log-rank x2=2.676、P=0.041],观察组的中位DFS时间长于对照组[19(12,22)个月比16(11,19)个月,Z=2.774、P=0.03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位OS时间显著延长[26(21,33)个月比22(18,14)个月,Z=2.879、P=0.032],但两组的中位PFS时间相似[20(14,25)个月比16(12,21)个月,Z=1.545、P=0.123],远处转移[18.7%(20/107)比 20.4%(69/339),Log-rank x2=0.341、P=0.708]和局部复发[9.3%(10/107)比6.5%(22/339),Log-rank x2=0.996、P=0.318]风险也相似.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3级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6%(21/107)比12.1%(41/339),Log-rank x2=1.661、P=0.14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0.586、P=0.005)、ECOG评分(HR=0.721、P=0.028)、MRI T分期(HR=0.605、P=0.008)、直肠系膜筋膜浸润(HR=1.649、P=0.012)和距肛外缘距离(HR=0.638、P=0.041)均与DFS相关.结论 术前短程放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老年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

    直肠肿瘤放射疗法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预后

    欢迎订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