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2015年《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出台后对2014-2021年≥15岁吸烟人群的作用,探索北京市居民烟草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混合横断面研究设计,汇总2014、2016、2019和2021年4轮北京市成人烟草监测数据(4轮监测);4轮监测均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抽样方法;统计分析过程均经过复杂抽样加权,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人群吸烟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6、2019和2021年分别纳入8 484、9 372、8 534和10 551人,北京市≥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3.4%、22.3%、20.3%和19.9%,随年份呈线性下降趋势(P=0.010).年龄为25~44岁(OR=2.22,95%CI:1.68~2.95)、45~64岁(OR=2.64,95%CI:2.06~3.39)、文化程度为高中(OR=0.69,95%CI:0.49~0.95)、大专及以上(OR=0.46,95%CI:0.33~0.63)、知道吸烟会导致脑卒中(OR=0.71,95%CI:0.61~0.81)、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OR=0.53,95%CI:0.42~0.66)与男性现在吸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控制混杂因素后,2019年(OR=0.73,95%CI:0.63~0.87,P<0.001)和 2021 年(OR=0.72,95%CI:0.61~0.88,P<0.001),男性现在吸烟率显著低于立法前的2014年.独居(OR=1.80,95%CI:1.33~2.4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0.43,95%CI:0.27~0.69)、从事医生/教师外的其他职业(OR=8.54,95%C/:2.80~26.02)、退休/无职业(OR=9.39,95%CI:3.19~27.65)、知道吸烟会导致心肌梗死(OR=0.58,95%CI:0.39~0.84)、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OR=0.54,95%C/:0.35~0.83)与女性现在吸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吸烟状况在4轮监测中无显著变化.结论 北京市控烟立法5年后,男性现在吸烟率显著降低,立法卓有成效.社会人口学因素和烟草危害知识共同影响吸烟状况,应将低文化程度人群、青年男性、女性独居者、从事医生/教师外的其他职业者和退休/无职业者作为下一步控烟工作的重点人群,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烟草危害知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