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那彦群

月刊

1000-6702

mnzz@263.net.cn

010-65223499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优先介绍泌尿外科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包括技术改进。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国外期刊文摘、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多房囊性肾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陈海涛马慧汪子俊李爽...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多房囊性肾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20年8月收治的1例儿童多房囊性肾肿瘤的资料.患儿,男,12岁.因B超发现左肾囊性包块并增大1年入院.B超及CT检查示左肾中下极实质内多房囊性包块,直径约5 cm;CT增强扫描见该包块CT值约10 HU,其内可见分隔和点状钙化,其中一处分隔强化的壁厚>4 mm.术前诊断为左肾囊性病变(Bonsiak Ⅲ级,T1bN0M0期,R.E.N.A.L.评分9X),该病变中等概率为恶性.采用腹腔镜左肾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中下极有一60mmx50 mm大小的囊性包块,将其完整切除.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多房囊性肾肿瘤,形态学特征呈多房囊性改变,肾周脂肪组织及肾盏切缘均未见肿瘤,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FE3(+),符合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术后复查血肌酐61.6 μmol/L.随访3年,左肾形态恢复可;腹部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病灶.结论 按照2019版Bosniak分级标准对儿童多房囊性肾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预测,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多房囊性肾肿瘤可保留部分患肾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儿童多房囊性肾肿瘤Bosniak分级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离体器官腹腔镜模拟培训在肾部分切除教学手术中的应用

    东洁薛晓强张玉石刘广华...
    212-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离体器官腹腔镜模拟培训教学模式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分析2022年4-6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12名医生接受离体器官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模拟训练的培训结果.12名医生既往参与过腹腔镜基础手法培训、但尚未独立完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其进行每周2次、每次1.5 h的离体器官腹腔镜模拟训练,为期3个月,总培训时长为每人39 h.利用超声刀分离训练、超声刀切割训练、血管裸化训练、钝性分离训练和肾部分切除及创面缝合训练5个模块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分解步骤进行针对性训练,根据评分细则,对各个训练项目进行考核打分.同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12名医生对完成手术和手术中每个步骤的自信心.对培训前、后的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变化情况进行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比较培训前后数据的差异.结果 经过培训后,12名医生在5个训练模块的成绩均有明显提升,超声刀分离训练、超声刀切割训练、血管裸化训练、钝性分离训练和肾部分切除及创面缝合训练评分分别从培训前的(8.5±0.3)、(6.9±0.3)、(4.2±0.4)、(6.6±0.4)、(5.6±0.7)分,提高至(9.8±0.2)、(9.6±0.3)、(9.3±0.2)、(9.4±0.3)分、(9.8±0.2)分,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部分切除及创面缝合训练的操作时间,由培训前的(47.5±5.8)min,提高至培训后的(21.6±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01).同时,对完成手术的自信心也从培训前的2(1,3)分,提高至培训后的4(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P=0.003).结论 离体器官腹腔镜模拟培训,可以使既往无肾部分切除术经验的医生熟练掌握该术式各步骤,在30 min内完成肾肿瘤的切除和创面缝合,从而提高对肾部分切除术各步骤的操作信心.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模拟培训离体器官手术技术自信心

    利用输血器墨菲滴管自制负压吸引器在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王俊杰刘建军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自制负压吸引器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40例肾结石患者的资料.碎石术中负压吸引器的制作:横向剪断输血器上的墨菲滴管,末端断面连接软镜鞘,在管壁上切一长约0.5 cm的孔可恰好通过导尿管头端,负压吸引管连接导尿管的头端;输尿管软镜可通过墨菲滴管的末端.术后患者无发热、感染、休克等并发症,结石清除率93%(37/40),手术时间(65.0±30.3)min.利用输血器自制负压吸引器辅助输尿管软镜碎石,该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同时该方法简单易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肾结石负压吸引输尿管软镜输血器

    伴合胞体样巨细胞的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1例报告

    孙文佳岳君秋樊利芳
    21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胞体样巨细胞(SGCs)是指具有多个大小和形状非常相似的细胞核的上皮源性巨细胞.伴SGCs的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cRCC)是一种罕见的镜下形态.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患者,因胸部CT检查发现双肺多发结节2周入院.PET-CT检查提示左肾癌伴双肺转移.行减瘤性左肾切除术,病理诊断为伴SGCs的ccRCC.术后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术后随访28个月,疾病无进展.

    癌,肾细胞透明细胞合胞体样巨细胞预后

    肾血管球瘤2例报告

    姚智力王柯若刘曜锋李刚...
    22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血管球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2例.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37、60岁,均因体检发现肾肿物入院.2例术前均行B超、CT检查,分别诊断为左肾肿瘤及左肾完全内生型肾肿瘤,分别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分别为血管球瘤和恶性潜能不确定的血管球瘤,术后分别随访121、14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

    肾肿瘤血管球瘤预后

    膀胱黄色瘤1例报告

    高培刚韩敏尤兆山朱立强...
    223-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膀胱黄色瘤是一种良性病变,在皮肤、胃肠道及跟腱较多见,但发生于膀胱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间断尿频、血尿2年入院.症状严重时口服抗菌药物后症状消失.多次查尿常规潜血为阳性.门诊行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示膀胱镜左侧壁近左侧输尿管口处见多发球形黄色瘤体,病理诊断为膀胱黄色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左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术后1年随访,患者无尿频、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膀胱肿瘤黄色瘤膀胱镜检查

    前列腺小细胞癌伴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并小细胞癌1例报告

    李勋钢张文圣邓新喜乐志文...
    22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小细胞癌伴膀胱癌的发病率更低.本文报道1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提示前列腺小细胞癌伴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并小细胞癌.患者采用膀胱局部灌注化疗,并予依托泊苷+洛铂全身化疗6个疗程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免疫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复查前列腺MRI、膀胱镜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精囊腺病变较治疗前缩小,PSA明显降低,膀胱未见肿块.

    前列腺小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膀胱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

    机器人辅助改良膀胱颈重建术治疗女性获得性尿失禁1例报告

    黄建文王营张心如宋鲁杰...
    227-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获得性尿失禁的治疗是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女性患者因尿道肉阜切除过度后出现漏尿,尿流动力学检查示功能尿道长度1.6 cm,最大尿道压力41 cmH2O(1 cmH2O=0.133 kPa);尿道镜检查示尿道长度约2 cm,尿道括约肌功能良好,无尿道狭窄.予行机器人辅助改良Leadbetter膀胱颈重建术,手术顺利.术后4周拔除尿管,排尿通畅,完全自主控尿.术后随访3个月,仍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发生.

    尿失禁获得性改良膀胱颈重建机器人辅助手术

    阴茎头血管瘤1例报告

    刘朝阳张正果王丛巍王昌国...
    22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阴茎头血管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16岁,因发现阴茎头多发肿物2年余入院.查体:阴茎头3、9、12点方向沿冠状沟分布可见3处血管团样肿物,较大者约10 mm x5 mm,呈蓝紫色,质软、无痛.超声检查提示阴茎头血管瘤,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阴茎头血管瘤.术后随访3个月,伤口愈合良好,无复发,阴茎头外形无明显畸形.

    阴茎疾病血管瘤手术

    肾上腺皮质癌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张凯旋尚吉文龚愉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上腺皮质癌(ACC)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个艰巨的挑战.本文对ACC发生的相关通路及靶向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包括Wnt/β-连环蛋白、P53、上皮-间质转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

    肾上腺皮质癌发病机制β-连环蛋白P53上皮-间质转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