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科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农耕文化课程为例

    李煦曹小宇梁芳洪华俏...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科通识课程存在难将耕读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等时代新理念同时融于课堂,课程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该文以农耕文化课程为例,构建"三讲三学"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学;校外老师讲,师生一起学;学生讲,研学的中小学生学讲的多层次生态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有效解决农科通识课程难融耕读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于一体的问题,增强学生个体学习体验,推进学生主动学习,突显农科通识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应用性和特色性,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种农科通识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期为同类课程提供参考或借鉴.

    新农科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特色要素关键问题

    终身教育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研究

    陆静曹子豪古明月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有力有序地推进之中,该文以终身教育理念研究对象,初步探索终身教育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联系,阐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思考终身教育理念在乡村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将终身教育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并给出终身教育理念在乡村推广的对策建议,以此激发乡村人才培养的潜能活力,有效提高现有乡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从而以乡村人才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终身教育理念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重庆脱贫县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赵静双海军高科佳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乡村振兴战略时期,脱贫地区将"防返贫、增收入和促发展"作为巩固拓展的重要任务,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在生态目标、要素禀赋、利益诉求和发展条件等方面具有协同发展基础,二者良好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任务的重要路径.该文以重庆脱贫县为例,结合二者协同发展的现状,围绕协同主体、协同条件、协同模式、协同效果和协同机制5个维度,分析影响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因素.

    脱贫县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影响因素

    康平县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琪
    126-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阐述康平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从涉农部门人才服务乡村动力,乡、村干部组织与管理能力,人才引才困难问题及人才留才政策与措施落实方面分析康平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选优建强乡村干部队伍、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服务政策、优化人才生存环境方面提出康平县人才队伍问题的对策建议.

    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与方法探究

    李源清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我国的乡村中仍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各项资源短缺和创新发展能力有限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展要求.为有效振兴乡村发展,提升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关部门负责人就需要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三新"发展需求,从引领乡镇经济绿色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全面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基于此,该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与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

    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难点方法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被社区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王宣刘金美刘凯玉
    133-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被社区化"问题为切入点,概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被社区化"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从政府职能错位"掌舵"而非"划桨"、政府"经济人"属性、新型农村社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剖析原因,进而提出政府发挥"掌舵"职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健全相关新型农村社区法律规定、科学管理农村土地资产等对策,以期确保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新型农村被社区化原因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的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

    欧阳博强刘浩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战略配称理论,按照总体战略、核心要素、关键资源的战略配称逻辑,将乡村振兴总体战略分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核心要素,并具体化为19个维度指标表征的乡村振兴关键资源,进一步操作为49个明细指标构成的"五化四境三风三治四维"的乡村振兴战略三阶配称模型指标体系,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提升及策略优化提供框架性理论指导.

    战略配称乡村振兴理论框架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困境与建议——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

    王秀红张梦辰
    140-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为中国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是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短板.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既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引.该文以唯物辩证法视角观之,目前乡村实现共同富裕中还存在城乡及区域之间差距过大、乡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不畅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聚焦城乡差距、强化系统观念、坚持发展理念,多举措协调发力,以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共同富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唯物辩证法视角发展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赵少华刘格菁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高素质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力的中坚力量,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才振兴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实践动力、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必要工程、是实现乡风文明的现实需要、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基础遵循、更是实现生活富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乡村振兴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让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发力,必须做到优化政策措施,引进人才;做好配套服务,留住人才;推进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完善奖励机制,选拔人才.

    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价值困境路径

    新乡贤统战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探讨

    王雪梅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乡贤是助力乡村振兴的贤人志士,同样也是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的统战工作需要覆盖的主要对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新乡贤统战服务乡村工作面临着队伍力量薄弱、矛盾化解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及方式方法不完善等问题,从吸纳整合人才力量、完善矛盾化解方式、加强制度建设及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不仅有助于提升新乡贤统战工作的聚合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实现统战理论与乡村振兴实践的良性互动.

    乡村振兴新乡贤统一战线现实困境工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