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耕文化融入农类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肖慧萍李祥祥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智慧.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特别是在农类高校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结合农类高校劳动教育的特点,探讨农耕文化融入农类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具有农耕情怀和劳动技能的新时代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农耕文化劳动教育教育价值现状实践路径

    基于乡村振兴工作需求的应用写作课程改革——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蓝小梅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地区对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课程,应用写作课程需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工作需求进行改革,以提升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该文深入剖析乡村振兴工作对应用写作能力的具体需求,进而探讨应用写作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策略,旨在为更多高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增强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

    乡村振兴需求应用写作课程改革

    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李英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数字化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图书馆的角色正发生深刻变革.其不仅是大学资源储备的核心,更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服务性平台.特别是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图书馆承载着为农业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学术支撑的重要使命.通过对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系统化、规范化建设,满足农业高等院校师生日益增长的学术需求,在提升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化水平、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数据建设信息化服务

    思政元素融入园艺植物保护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周英杨杰钱兰华贾玉洁...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艺植物保护是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涉及常见虫害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以及常见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等内容,其知识结构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结合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园艺植物保护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培养目标的联系,挖掘课程内的思政元素,探讨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修订教学大纲、完善课程思政设计和创新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以期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园艺植物保护园艺技术思政元素课程教学课程建设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保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马兴栋张雪马晓旭王兴稳...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保险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主要涵盖农业保险基本理论、细分行业农业保险产品、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及农业保险监管等内容.我国农业保险性质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户收入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思政教学的焦点.新农科强调立足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林产业发展需求,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该研究在剖析新农科背景下农业保险学课程思政意义、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建设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挖掘或丰富农业保险学课程思政内容、强化实践教育中的课程思政、丰富农业保险学思政育人载体等途径进行思政教学策略设计.

    新农科课程思政农业保险学制约因素教学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西藏高职农业类专业群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杜欣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首先分析西藏高职农业类专业群发展现状,然后探讨西藏高职农业类专业群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最后论述专业群协同育人机制的实施保障.旨在构建适应西藏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职农业类专业群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西藏高职农业类专业群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西藏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西藏职业教育农业专业群协同育人

    "新农人"变身"兴农人"——涉农高校青年建功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研究

    卢雯皎吴燕
    156-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乡村振兴是涉农高校重要的办学目标,为乡村振兴培养的综合性人才是涉农高校的重要使命.针对当前青年学生特征、乡村振兴实际要求、涉农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等,分析当前青年建功乡村振兴的困境.由此从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社会实践、文化涵养方面提出涉农高校青年建功乡村振兴实践的"五新"路径,分别阐述学生践行乡村振兴的路径,为"新农人"变身"兴农人"提供实践路径.

    涉农高校新农人青年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土壤地理学教学实践

    董莉丽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基于毕业要求,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以咸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2001 班学生成绩为例,课程目标 1、2 和 3 的分目标达成度平均值分别为 0.80、0.78 和 0.92,总目标达成度为 0.80.学生末考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教学实践表明,通过重构教学内容,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遵循面向学习效果和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师范专业认证土壤地理学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重构

    基层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苏雪娜
    164-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推手.推动基层图书馆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是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现实需要,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当前,基层图书馆建设面临着资金匮乏、专业人才配备不足、服务模式单一等诸多困境.为破除当前困境,需要从基层图书馆自身和其受众——农民 2 个维度提出解决措施:丰富馆藏资源,提供精准服务;服务手段多元化,推进数字化建设;优化人才设备,提高服务质量;培养农民阅读习惯,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基层图书馆乡村文化振兴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乡贤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梁海燕李晋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要方面.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形态,对乡村振兴具有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凝聚人才力量、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大时代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振兴仍面临诸多挑战,多元主体观念的滞后、乡村人才的流失、新乡贤选拔机制的不完善及宣传方式的传统单一等都制约着新乡贤文化的作用发挥.为此,需要挖掘新乡贤文化先进理念、夯实动力基础、畅通赋能路径和拓宽空间场域,以使其有效发挥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乡贤文化新乡贤新乡贤文化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