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盆景制作课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探析

    张称称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做好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盆景制作课程从顶层设计抓起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改革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紧扣思政元素设置思政案例,并采用多样化手段和方式呈现思政案例,从而使课程思政得以有效、高效的实现.最后,通过评价与反思进行整改和完善,从而探索出盆景制作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盆景制作课程思政素质目标思政元素思政案例

    新农科背景下"四融合三结合"课程教学创新——以设施环境与调控课程为例

    刘素慧尉辉谷停停奚玉培...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教学团队学科交叉不强、教材内容滞后、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弱、爱农知农意识培养不强等问题,以建设教学团队和课程内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以学生为中心、新农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等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依托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省"十三五"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构建"四融合三结合"教学模式.该成果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有重大贡献,为培养"学农爱农为农"的应用型人才提供系统的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新农科四融合三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型人才混合式教学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对300份有效问卷的分析

    李莉吴曦廖春跃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推进农村电商的新形势下,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发现高职院校电商专业产教融合、电商学生满足企业需求情况、电商教师、电商学生毕业考核评价、电商课程设置和教材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有中国特色的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宣传与鼓励、提高高职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积极性,加大电商专业教师的"双师"培养力度、完善电商专业学生毕业评价标准,完善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的对策.

    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乡村振兴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红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究——以"红色合伙人"项目为例

    苏慧怡奚少敏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各高校依托"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组织师生深入革命老区,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根基.广州工商学院大学生打造"红色合伙人"项目,以红色+赋能新农人、红色+文旅融合、红色+支教助学和红色+农村治理等为路径,助力改善下屯村内生动力不足、建设主体缺失和基层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引进智力、技术、资金和信息等多方资源,推动实现乡村振兴.

    红色+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困境路径与成效

    统一战线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为例

    刘琼蕾刘燕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一战线是乡村振兴的法宝,而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统一战线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可以调动多方力量,汇聚磅礴之力.现实中统一战线在服务和助力乡村振兴中取得许多丰富的经验,但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基层统一战线主体统战意识不强、乡村振兴中统战对象概念不明确及统战格局未形成等现实困境.破解困境需从现实入手,增强基层统战工作人员的主体意识,明确乡村振兴中统战对象的概念,形成统一战线大格局.

    统一战线乡村振兴党的领导主体意识优势作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推进策略研究

    王菁曹馨蕾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为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创造新的就业空间,而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生融入到乡村振兴中,更是为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注入新的生机.但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对乡村就业的热情不高,农村人才与大学生的供需矛盾较大,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支持体系有待完善.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应发挥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及其家庭3个主体的作用,加大政府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农村就业中的引导作用并鼓励大学生及其家庭做好农村就业准备.

    乡村振兴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推进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陈梦圆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从而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群体的幸福感.该文通过文献阅读、走访调查等方式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在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资金投入不足、乡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环保专业人才缺口大及农民对于环保的积极性不高等,并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如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加强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并进行有效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福利以吸引并留住环保专业性人才等.

    乡村振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黑龙江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路向

    赵媛肖其勇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教师身份的独特性在于具备打破贫穷代际传递的本领,是振兴乡村的擎天玉柱.实施乡村复兴战略,乡村教师是关键,其队伍建设是核心.然而囿于制度惯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易于陷入多重陷阱,导致相关政策实施低效或失灵.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如何避免裹足不前是促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从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为此,应依托《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推动乡村师资供给侧改革,唤起乡愁,提升乡土认同度,乘风数字化战略契机夯实素养和确立价值追求,生成扎根动力.

    乡村振兴乡村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强师计划教师专业发展

    PPP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山东与其他省份的发展现状

    于喆喆吴振方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优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功能作用,该文在PPP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背景之下,基于管理学和经济学视角深入剖析PPP模式在引入资本、治理能力、监管力度方面存在的痛点问题与对策分析,从现实角度概括PPP模式在山东省内取得的经验与成效.同时对比国内其他省份关于PPP模式的发展实践,致力于总结整理"PPP+乡村振兴"模式的经验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PPP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供智力支持,创新PPP模式助力打造乡村振兴PPP样板,为乡村振兴健康可持续发展提质增速.

    PPP模式乡村振兴社会资本农村山东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推进路径探析

    李欣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处理好农业农村发展与乡村居民增收的关系,不断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该文通过对"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在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要求的基础上,准确认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一致性;精准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政策保障,为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出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十四五"时期政策保障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