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淡竹叶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周易杨丽党逸云胡存玉...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黄酮类成分.方法 淡竹叶提取物采用ODS、MCI、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丁(1)、槲皮素(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7-O-α-L-鼠李糖-3-O-β-D-芸香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1-6)-O-α-L-鼠李糖-(1-2)-O-β-D-木糖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1-6)-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糖苷(6)、山柰酚(7)、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8)、异鼠李素(9)、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0)、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2-1)-O-β-D-葡萄糖苷(11)、异鼠李素-7-O-α-L-吡喃鼠李糖-3-O-β-D-芸香糖苷(1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3)、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烯-4‴-羰基-十二烷基(14)、5,7,4′-三羟基-6′-甲氧基-异黄酮(15)、5,7,4′-三羟基异黄酮(16)、5,7,3′-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7)、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8)、5,4′-二羟基异黄酮-1″-烯-5″-酮-十二烷基(19)、5,3′,4′-三羟基异黄酮-7-O-β-D-芸香糖苷(20).结论 化合物5、6、15~20为首次从淡竹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淡竹叶黄酮分离鉴定

    蒙古莸化学成分的研究

    代那音台王青虎白梅荣邰巴达拉胡...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的化学成分.方法 蒙古莸95% 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 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yleanone(1)、6,7-didehydroferruginol(2)、11β-hydroxy-8,(9),15-isopimaren-7-one(3)、(16S)-12,16-epoxy-11,14-dihydroxy-17(15→16)-abeo-abieta-8,11,13-trien-7-one(4)、demethylcryptojaponol(5)、6α-hydroxydemethylcryptojaponol(6)、incanone(7)、3β-乙酰基齐墩果酸(8)、香草酸(9)、麦芽酚(10)、曲酸(11)、3,5-dihydroxy-2-hydroxymethyl-4H-pyran-4-one(12)、 植醇(13).结论 化合物1~3、7~13为首次从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蒙古莸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蓝布正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8种成分测定

    杨钊高欢周浩明李佳佳...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蓝布正Geum japonicum Thunb.var.chinense Bolle 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没食子酸、 大麻黄鞣宁、二聚鞣花鞣质G、 二聚鞣花鞣质C、 木麻黄鞣亭、 特马里素Ⅱ、 蛇含鞣质、 鞣花酸的含量.方法 蓝布正的分析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 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63.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82.87% ~106.14%,RSD 0.52% ~4.18%.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蓝布正的质量控制.

    蓝布正HPLC指纹图谱化学成分

    UHPLC-Q-Orbitrap-HRMS法分析舒眠胶囊化学成分

    聂雨杉彭潇马雪刘春花...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UHPLC-Q-Orbitrap-HRMS法分析舒眠胶囊化学成分.方法 该药物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合对照品、 文献、 数据库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69种成分,包括有机酸、 黄酮、 皂苷、 单萜、 核苷、 生物碱等,其中18种经对照品比对,并明确各成分药材来源归属.结论 该方法可准确高效地鉴定舒眠胶囊中化学成分,为该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基础.

    舒眠胶囊化学成分UHPLC-Q-Orbitrap-HRMS

    低场核磁共振结合物性分析研究黄芪软化机理

    彭杰马志国吴孟华钟淑梅...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软化过程中黄芪水分及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阐明软化机理.方法 对软化过程吸水动力学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构建黄芪吸水动力学模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LF-NMR/MRI)测定黄芪水分相态变化及水分分布状态;采用质构仪测定黄芪质构特性的变化;分析软化时间、吸水率、LF-NMR参数、质构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软化过程中黄芪吸水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非线性拟合结果良好,决定系数大于97.7%.同档次下,软化温度越高,吸水率变化趋势越显著;同温度下,药材档次越小,吸水率变化趋势越显著.在30℃下,大、中、小档黄芪达到内外一致的时间分别为14、12、8 h,润透时的吸水率分别为46.83%、42.03%、35.54%.润透前驰豫时间T2大多为0.1~10 ms,润透后大多为10~1000 ms,磁共振成像能观察到水分由外而内扩散,12 h时可观察到黄芪内部大部分都被水分浸润.黄芪软化前8 h,硬度、压缩循环功、粘力、黏性、胶着性分别下降了67.7%、68.6%、86.3%、89.3%、73.3%;在12~24 h各质构特性趋于稳定,即润透后的药材内外硬度一致,符合传统经验判断标准.同时,软化过程中黄芪黄酮类成分不稳定,黄酮苷可能会水解为对应的黄酮苷元.结论 吸水动力学模型结合低场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质构仪等客观手段可为阐明黄芪的软化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黄芪软化吸水动力学低场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质构仪

    桂花枝、叶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9种成分测定

    李爽李志龙杨涛唐伟卓...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枝、 叶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红景天苷、 特女贞苷、 新女贞苷、 女贞苷G13、 阿魏酸、 原儿茶酸、 肉桂酸、 齐墩果酸、 熊果酸的含量.方法 2个部位甲醇提取液分析采用YMC-Pack ODS-A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20批样品指纹图谱有24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805.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18),平均加样回收率92.6% ~103.5%,RSD 0.99% ~2.40%.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桂花枝、 叶的质量控制.

    桂花HPLC指纹图谱化学成分

    橘红胎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方媛杨惠琳莫穗芬袁丽娴...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橘红胎的性状特征及黄酮类成分进行测定,为制定橘红胎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4批样品,观察其果实形状特征,测定总黄酮、柚皮苷、野漆树苷、柚皮素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探究橘红胎状特征与其黄酮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K-均值聚类分析可将橘红胎分为一等、 二等、 三等,其中一等品果实直径<20.00 mm,质量<5.00 g,总黄酮、柚皮苷、柚皮素、野漆树苷含量分别大于38.00%、35.00%、1.12%、0.09%;二等品果实直径20.00~50.00 mm,质量5~25 g,4种成分含量分别为38.00% ~30.00%、35.00% ~25.00%、1.12%~0.99%、0.09%~0.08%;三等品果实直径>50.00 mm,果实质量>25.00 g,4种成分含量分别为30.00% ~10.00%、25.00% ~7.49%、0.99% ~0.47%、0.08% ~0.04%.结论 本实验将橘红胎形状特征与黄酮类成分含量相结合,可为该药材商品等级评价提供参考.

    橘红胎商品规格等级形状特征黄酮

    不同品种红花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黄亚威周慧娟刘旭云王沛琦...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不同品种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质量.方法 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HPLC-Q-TOF-MS法对共有峰进行鉴定,结合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差异成分.结果 43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鉴定出6-羟基山柰酚-3,6,7-三-O-β-D-葡萄糖苷、 烟花苷等11种成分,相似度为0.919~0.998.不同品种样品聚为3类,9,12,13-三羟基-10-十八碳烯酸等6种成分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识别不同品种红花成分差异,为该药材选育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红花HPLC指纹图谱品种化学成分HPLC-Q-TOF-MS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吕世盟董娉于沂弘孙鹏...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谷歌学术、PubMed等数据库,对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神经元、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控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缓解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来发挥控制血糖以及抗抑郁作用.但当前大部分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只停留在动物模型层面,仍缺乏大量的临床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并且面临稳定性差、溶解性差、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等问题,缺乏对不同靶点和信号通路之间协同作用的探讨.

    中药有效成分糖尿病抑郁症

    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林锦璇吴金香邱月娜江小蓉...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枝茯苓丸是来源于《金匮要略》的名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临床上桂枝茯苓丸主要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减轻疼痛、去除病灶、促进生育、预防异位症的复发.桂枝茯苓丸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粘附侵袭、血管生成,参与调节免疫起作用.虽然桂枝茯苓丸的研究面较广,但其作用机制及分子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临床上大样本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也有待开展.本文对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桂枝茯苓丸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