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汪涛周志佳游丽萍郑超...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世界上患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但是目前临床上仍没有公认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西药.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优势.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调节细胞能量稳态及维持糖脂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是治疗肥胖、2 型糖尿病、NAFLD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靶点.然而目前尚未见中医药通过AMPK调控NAFLD的系统综述,故本文对中医药通过AMPK通路调控NAFL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中医药

    真菌三萜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后修饰酶研究进展

    占慧慧刘媛孟俊华崔培梧...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菌是三萜类天然产物发掘的重要资源宝库,现有研究表明真菌三萜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菌、降糖、降脂、提高免疫力等活性,一直是中药学、天然药物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真菌三萜主要从真菌子实体中提取,但真菌野生资源匮乏,人工栽培周期长,子实体中三萜含量低,化学合成困难,而生物合成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真菌三萜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后修饰酶——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和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真菌三萜合成途径充分解析和高效合成提供参考.

    真菌三萜甲羟戊酸途径细胞色素P450酶糖基转移酶

    川芎中苯酞类成分药理作用及药动学研究进展

    李字棋刘日群刘小金郑琴...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芎是最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之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头痛等.苯酞类化合物作为川芎挥发油中重要的活性成分,有抗脑缺血、抗心肌缺血、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了解其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动学特征可为制剂研究开发提供指导,因此深入研究川芎苯酞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及其药动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线搜索并收集Google Scholar、PubMed、WOS、Science Citation Index Finder、Springer Link和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2012 年1 月1 日到2022 年9 月30 日,针对川芎中苯酞类成分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相关作用机制及药动学研究进行归纳综述,以期为该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川芎苯酞化学结构:药理作用药动学

    基于自噬调控的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程馨玮高萍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噬是细胞维持内稳态的自我保护机制,能够降解受损的细胞器、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等,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传统中药黄芪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肿瘤、糖尿病肾病、心肌损伤等.近年研究发现,自噬调控是黄芪发挥上述药理作用的重要机制.黄芪的多种活性成分,如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和毛蕊异黄酮,对自噬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主要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AMPK、MAPK、PINK1/Parkin等.本文就黄芪对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黄芪自噬双向调节分子机制临床

    中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潜在作用研究进展

    陈佳骏邱磊王蕾张彤...
    204-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病例的85%,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且预后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子靶标,目前临床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NSCLC发展,有效降低其转移率和复发率,改善治疗副反应,弥补耐药方面的不足.本文就中药活性成分单体以及中药复方在抑制NSCLC发展、改善化疗和放疗疗效、减轻治疗副作用、逆转多药耐药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抗NSCLC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中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应用

    党参道地品种起源、变迁、现状研究进展

    张开弦姚秋阳任艳刘莎...
    21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参作为我国药食同源的大宗药材之一,其种植面积与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党参基原众多、品种复杂、产地分布广,其质量往往良莠不齐.本文对党参道地品种的历史沿革、产地变迁及产区现状进行系统考证,发现当今党参并非古籍中的上党人参;人工种植和引种栽培导致党参产地逐渐向西北、西南地区变迁;我国 46 种党参属植物有药用历史,2020 年版《中国药典》收录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作为党参法定基原;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的党参道地品种主要有山西长治和晋城的潞党、山西五台山的台党、陕西凤县的凤党、湖北板桥的板桥党参、重庆巫山的庙党、四川九寨沟的刀党、甘肃渭源和陇西的白条党、甘肃文县的纹党、贵州道真的洛党、贵州毕节的威党、东北的东党及青海的西党.通过对党参道地品种历史沿革的考证、产地变迁路径的梳理及产区现状的调查,可为其资源研究、品种溯源和改良、引种栽培、产地优化、品质一致性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党参历史沿革产地变迁种植现状

    HPLC法同时测定益肾泄浊合剂中5种成分的含量

    冯子芳袁晓航陈晓伟胡敏敏...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益肾泄浊合剂中没食子酸、莫诺苷、马钱苷、毛蕊异黄酮苷、大黄酸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 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 30℃;检测波长 254 nm.结果 5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 97.28%~101.93%,RSD 2.56%~2.84%.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益肾泄浊合剂的质量控制.

    益肾泄浊合剂化学成分含量测定HPLC

    川芎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种类、质量比筛选

    李超刘云华刘玉红黄志芳...
    220-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川芎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种类、质量比.方法 分别制备 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PLC法同时测定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含量,经典恒温法计算有效期.结果 藁本内酯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质量比 1 ∶ 8、1 ∶ 10、1 ∶ 12、1 ∶ 15 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有效期分别为 2.8、5.5、7.9、15.4 个月,而质量比1 ∶ 8、1 ∶ 10、1 ∶ 12、1 ∶ 15 的β-环糊精包合物有效期分别为52.0、62.9、72.3、89.6 个月.结论 提高环糊精用量比例时川芎挥发油包合物稳定性明显提升,以β-环糊精包合物更明显,最优质量比为 1 ∶ 8,此时有效期大于 4 年.

    川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包合物种类质量比稳定性有效期经典恒温法

    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优化

    朱宁凌海燕杨安东赵军宁...
    22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方法 考察四氢姜黄素在不同类型脂质处方中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以确定适宜的处方类型,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考察不同处方在简化体外消化试验中四氢姜黄素时间-浓度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探索不同载药量对脂解条件下制剂体外性能的影响.结果 最佳条件为蓖麻油 7.6%,吐温 80 80%,Transcutol HP 12.4%,载药处方具有体外消化试验中最大的释放曲线AUC.最佳载药量为 60%饱和载药量,即 213 mg/g.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预测性好,可用于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

    四氢姜黄素脂质制剂处方D-最优混料设计

    六神曲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研究

    栗嘉淇尹磊郑威宋孟霜...
    23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六神曲多糖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方法 以乙醇体积分数、醇提时间、液料比、水提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 2%葡聚糖硫酸钠(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检测体质量、粪便性状、粪便隐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并结合结肠长度、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及脾脏CD4+、CD8+、Treg细胞比例考察多糖的肠道保护作用.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 78%,醇提时间 2h,液料比 44 ∶ 1,水提时间 2h,多糖得率为 18.457%.与模型组比较,六神曲多糖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1),DAI评分及CD4+/CD8+、CD4+Foxp3+Treg升高(P<0.01),结肠长度增长(P<0.01),结肠黏膜受损较轻,腺体排列基本规则,杯状细胞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较强的六神曲多糖.

    六神曲多糖提取工艺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