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兜唇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何如尚王淼李世伟薛变霞...
    3633-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Roxb.)C.E.C.Fisch.的化学成分.方法 兜唇石斛水提取物采用硅胶、ODS、MCI、Sephadex LH-20、制备TLC、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 17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1)、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2)、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3)、咖啡因(4)、大黄酚(5)、大黄素甲醚(6)、大黄素(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8)、2-苯乙醇-β-D-葡萄糖苷(9)、对羟基苯甲酸(10)、原儿茶酸(11)、对羟基桂皮酸(12)、香草酸(13)、对羟基苯甲醛(14)、丁香醛(15)、松柏醛(16)、间苯三酚三甲醚(17).结论 化合物 1~2、4、9 为首次从石斛属中分离得到.

    兜唇石斛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虾脊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简洁吴其云杨孝斌缪丽兰...
    3639-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虾脊兰Calanthe discolor Lindl.的化学成分.方法 虾脊兰甲醇提取物采用聚酰胺、硅胶、MCI、反相C18、Sephadex LH-20 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 17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乙酸酯(1)、3,5-二羟基戊-4-内酯(2)、甲基α-L-呋喃阿拉伯糖苷(3)、β-D-吡喃果糖(4)、2,4(1H,3H)-喹唑啉二酮(5)、5-羟基-2-羟甲基吡啶(6)、4-乙酰氨基丁酸(7)、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8)、2'-脱氧尿嘧啶核苷(9)、2-(呋喃-2'-基)-5-(2″S,3″S,4″-三羟基丁基)-1,4-二嗪(10)、calanthoside(11)、ginsenine(12)、酒渣碱(13)、gardenifolin H(14)、山橘脂酸(15)、芦丁(16)、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17).结论 化合物 1~4、6~10、12~16 均为首次从虾脊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虾脊兰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萹蓄HPLC-ECD指纹图谱建立与抗氧化活性评价

    李影吴其妹李志荣邵起菊...
    3644-3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萹蓄HPLC-电化学检测(ECD)指纹图谱,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萹蓄 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XBridge BEH shield RP18 色谱柱(3.0 mm×150 mm,2.5 μm);流动相乙腈-9.6 mg/mL 柠檬酸溶液(pH 2.74),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0.6 mL/min;柱温 45℃;检测电压 650 mV.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再对指纹图谱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 17 批样品指纹图谱中共有 26 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 18 种化学成分,相似度在 0.944~0.991 之间.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原儿茶醛、儿茶素、洋蓟素、对香豆酸、异荭草苷、杨梅苷、槲皮苷、萹蓄苷等化学成分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较大.结论 HPLC-ECD指纹图谱结合谱效关系研究能明确萹蓄中不同化合物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程度,可为萹蓄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萹蓄HPLC-ECD指纹图谱抗氧化活性灰色关联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水飞蓟提取物的光稳定性研究

    程宁波刘文君罗京超王正宽...
    3651-3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水飞蓟 90%乙醇提取液中主要成分的光稳定性.方法 在光照前后、不同光照强度和时长、不同含氧量的条件下,对水飞蓟壳90%乙醇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进行检测,通过LC-MS法对避光和强光照射5d的提取液样品进行质谱对比分析,强光照射 5d后的提取液样品用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水飞蓟亭A、水飞蓟亭B、水飞蓟宾A、水飞蓟宾B、异水飞蓟宾A、异水飞蓟宾B对光照均稳定,水飞蓟宁在光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具有光不稳定的特点.结论 水飞蓟宁在光照条件下不稳定,其氧化产物为silyamandin.

    水飞蓟光化学降解氧化silyamandin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UPLC-Q-TOF/MS法鉴定不同基原水柏枝的化学成分

    武鑫玥丁银赵程成苟晓玲...
    3656-3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鉴定不同基原水柏枝的化学成分,筛选种间差异成分.方法 采用UPLC-Q-TOF/MS法定性分析水柏枝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种间差异成分.结果 从中得到36 个化合物,包括6个黄酮类、17 个酚酸类、2 个生物碱类、3 个氨基酸、8 个其他类.首次发现 4 个品种(秀丽水柏枝 Myricariae elegans、具鳞水柏枝M.squamosa、三春水柏枝M.paniculata、小花水柏枝M.wardii)之间的差异标志物为水柏枝素A、阿福豆苷、对羟基桂皮酸、3,4-二甲氧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2,4,6-三羟基苯甲酸甲酯、香草酸甲酯.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鉴定不同基原水柏枝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为其品种鉴别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水柏枝化学成分品种鉴定UPLC-Q-TOF/MS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差分析

    UPLC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枳壳质量

    屈彬清刘隆基杨婧潇罗堃...
    3663-3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枳壳中圣草次苷、新北美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内酯、枸橘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桔皮素、橙皮油素的含量,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枳壳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枳壳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 10%甲醇-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0.5 mL/min;柱温 30℃.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不同产地枳壳中 12 种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和质量波动分析对枳壳中 12 种成分含量差异进行评价.结果 12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 98.34%~99.55%,RSD 0.49%~2.98%.产地对枳壳中 12 种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产自四川、湖南、江西、重庆的枳壳与最优参考序列相对关联度最高,质量较好,这与目前四川、湖南、江西作为枳壳的主产区相符合.聚类分析将 21 个产地枳壳样品分为 2 类.甜橙黄酮、川陈皮素、桔皮素、橙皮油素、橙皮内酯含量在不同产地枳壳样品中波动较大.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枳壳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枳壳含量测定灰色关联分析化学计量学UPLC

    基于HPLC-QAMS/GC法联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法评价广藿香质量

    吴学辉程心玲潘艳琳张晓斌...
    3670-3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HPLC-QAMS/GC法多组分定量,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模型,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HPLC-QAMS法同时测定新西兰牡荆苷、紫葳新苷Ⅱ、毛蕊花糖苷、列当苷、异毛蕊花糖苷、鼠李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藿香黄酮醇、雷杜辛黄酮醇、广藿香酮的含量.GC法测定百秋李醇含量.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影响广藿香化学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加权TOPSIS模型对广藿香整体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10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 96.85%~100.20%,RSD 0.67%~1.64%.毛蕊花糖苷、百秋李醇、广藿香酮、列当苷是影响广藿香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18 批不同产地广藿香加权 TOPSIS 法质量评价贴近度(Dn)分别为 0.382 1、0.512 9、0.512 5、0.535 8、0.535 7、0.358 8、0.536 5、0.548 3、0.206 3、0.178 2、0.142 6、0.117 4、0.716 9、0.749 5、0.664 5、0.738 1、0.623 4、0.582 1,表明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存在质量差异,广东产的广藿香质量较优.结论 该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广藿香的综合质量评价.

    广藿香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质量评价HPLC-QAMS/GC

    基于流式细胞术与基因组Survey分析白及基因组大小及特征

    杨渊黄明进王大昌阮宝丽...
    3677-3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白及的核型、基因组大小等特征信息.方法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白及的染色体核型;以番茄为内参,流式细胞术检测白及基因组大小;基因组Survey分析获得白及基因组大小、杂合率、GC含量等生物学信息.结果 DAPI荧光染色及端粒荧光原位杂交发现白及染色体为二倍体,染色体类型为 sm和 st型,核型类型为 2C.rDNA荧光原位杂交发现白及染色体有 1 对显示较强的 5S rDNA位点和 1 对 18S rDNA位点,5S rDNA位点位于 2 个同源染色体间隙,18S rDNA位点位于染色体短臂的次缢痕部位.白及基因组大小为 2.37 Gb,同时全基因Survey分析得到有效数据 60.11 Gb,经过 K-mer 分析修正及 Genomescope 评估,白及基因组大小约为 2.53 Gb,杂合率约为1.099%,重复序列约占 67.45%,GC 含量为 36.11%,总测序深度为 23.73.结论 本研究首次获得白及基于 5S rDNA和 18S rDNA荧光原位杂交核型及增补了白及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数据,为白及后续的物种分类、种群进化研究及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及去冗余处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白及基因组调查流式细胞术K-mer分析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茶剂产品的开发现状与创新发展趋势

    刘红宁姜佳恩单雅慧郑凯麒...
    3683-3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等文件明确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保健食品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茶剂是中医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组方、疗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饮用方便、配伍精简、药效持久、安全可靠等特点.其制备工艺符合简便快捷的中药制剂要求,在预防性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检索整理历代著名医书的药茶方剂,总结归纳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国家新编中成药》及国家药品、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平台查询的中药茶剂的药品、保健品的开发现状与趋势,为其后的开发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茶剂药品保健品产品开发

    三七皂苷类成分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陈思思王俊郑杭生
    3688-3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纤维化是多种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理过程,若不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三七皂苷类成分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调节胶原代谢等方式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的发生.为进一步推进三七皂苷类成分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本文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阐述,对近年来三七中皂苷类成分防治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机制研究进行总结,并探讨今后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研发方向.

    三七皂苷肝纤维化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