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鸦胆子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栾同同何亚玲辛璐蒙康婷...
    4035-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提取物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7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ruceanic acid E(1)、15-O-(3-hydroxy-3-methy1butanoyl)-brucealide(2)、bruceine L(3)、aglycone of yadanzioside D(4)、javanicolide A(5)、javanicolide C(6)、bruceanic acid A(7);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leomiscosin A(8)、ceplignan(9)、threo-guaiacylglycerol 8'-(4-hydroxymethyl-2-methoxyphenyl)ether(10)、erythro-guaiacylglycerol 8'-(4-hydroxy-methyl-2-methoxyphenyl)ether(11).化合物3、8可抑制RAW264.7细胞产生NO.结论 化合物9~11为首次从鸦胆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具有抗炎活性.

    鸦胆子苦木内酯木脂素分离鉴定抗炎活性

    巴西产酒神菊正己烷部位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肝损伤活性研究

    杨雄刘宏栋蒋涛闵建新...
    4042-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巴西产酒神菊正己烷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肝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GC-MS和LC-MS鉴定化学成分其及入血成分.采用乙醇诱导的LO2细胞评价其抗肝损伤作用,并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ROS、ALT、AST、GSH、GST水平.结果 从正己烷部位中分离鉴定出喇叭茶醇(8.55%)、绿花白千层醇(6.83%)、桉油烯醇(4.26%)等54个化合物,含药血清中鉴定出石竹素、(-)-α-荜澄茄油烯等7个原型成分.与模型组组比较,含药血清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ALT、AST、ROS水平显著下降(P<0.01),GST、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巴西产酒神菊正己烷部位具有体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保肝作用,发挥抗氧化活性作用的可能是倍半萜类物质.

    酒神菊化学成分GC-MS含药血清LO2细胞抗氧化活性抗肝损伤

    三萜类化合物防治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佳欣李傲寒李烨张成浩...
    4049-4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纤维化是心肌重构的关键原因之一,主要病理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差,心肌僵硬,冠脉血流储备低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脏疾病过程的相同病理结果,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问题之一.既往研究发现,人参皂苷、熊果酸、川续断皂苷、黄芪甲苷、雷公藤甲素等从中药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酪氨酸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降低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内皮缩血管肽1(ET-1)等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抑制活性氧生成等机制防治心肌纤维化.本文对三萜类化合物防治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三萜类药物临床治疗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突破点.

    中药三萜类化合物心肌纤维化防治机制

    中药调控水通道蛋白对肠道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凌霄王盼盼李春晓唐进法...
    4055-4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通道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一个跨膜蛋白家族,在多种细胞及器官中均有表达,深度参与人体水分代谢.水通道蛋白在多类肠道疾病如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中医药调控水通道蛋白治疗各类肠道疾病,研究发现,水通道蛋白做为中药治疗肠道疾病的潜在新靶点,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对肠道疾病过程中水通道蛋白的变化及中药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进行概述,以期对中药治疗肠道疾病作用机制研究和靶向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中药水通道蛋白肠道疾病cAMP-PKA信号通路NF-κBNa+-K+-ATP酶MAPK微小RNA

    NF-κB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王世涛张钧清李颖颖柳成...
    4061-4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NF-κB信号通路与炎症和免疫应答等相关.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与NF-κB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NF-κB信号通路可以与氧化应激、自噬、脂毒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微小RNA等相互作用从而加剧或者缓解糖尿病肾病进展.中药有着抗炎、降糖、降脂、减少尿蛋白、改善肾脏功能等功效,有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肾脏损伤.本文系统阐述了糖尿病肾病与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并对中药调控NF-κB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肾病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中药糖尿病肾病NF-κB信号通路

    大黄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磊林家茂王荣蒋筱...
    4070-4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于廖科植物药用大黄、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主要有效成分大多为蒽醌类,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多糖、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其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利湿退黄、凉血解毒等诸多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大黄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大黄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其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大黄的综合利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大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抗肿瘤

    巨噬细胞募集与极化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李凡王杰衣春光崔成姬...
    4075-4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约30%~50%的终末期肾病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给家庭乃至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大量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的募集与极化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是肾脏浸润中最为常见的单核吞噬免疫细胞,激活后主要分泌促细胞炎症因子,从而导致组织损伤、蛋白尿、纤维化、肾功能下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促使巨噬细胞M1/M2分化平衡,可抑制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故本文就巨噬细胞募集与极化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后续研究及开发新药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中药糖尿病肾病巨噬细胞募集极化

    中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何治宏张丰川杨顶权黄储涵...
    4083-4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瘢痕增生是皮肤损伤后的一种异常修复反应,以过度的组织生长超越原始伤口边界为特征.在探索有效的瘢痕治疗方法中,中药因其独特的治疗理念、相对较少的不良反应以及广泛的可获得性,为瘢痕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分析发现常用的瘢痕治疗的中药为补气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破血消癥药等,并系统性地总结了19味中药在抑制瘢痕增生方面的应用.本文强调了中药在瘢痕管理中的潜力,揭示其作为一种有效干预措施在未来瘢痕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中药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转化生长因子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研究进展及探讨

    徐枫王晨李中良王光安...
    4089-4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成药临床安全性是影响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开展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是保障临床安全应用的关键.中成药安全性监测研究需要不断吸收创新方法与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真实世界医疗数据为基础的数据挖掘研究已成为中成药不良反应监的趋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开展的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研究,阐述了不同方法的原理,包括比值失衡法、处方序列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等,并对这些算法在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探讨了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挖掘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多中心医疗数据共享、引发药品不良发应的质量因素辨析、数据挖掘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以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中成药药物警戒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挖掘

    GC法同时测定妇宁栓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张宝虎左雅敏文治瑞伍庆...
    4095-4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GC法同时测定妇宁栓中苦参碱、槐定碱、龙脑、异龙脑、桉叶素、芳樟醇、榄香烯、香茅醇的含量.方法 以十六烷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内标,分析采用Agilent 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载气高纯度氮气;FID检测器温度310℃,进样口温度280℃;程序升温;分流比8∶1.结果 各有效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2),平均加样回收率98.7%~102.3%,RSD 0.14%~0.8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耐用性、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妇宁栓的质量控制.

    妇宁栓有效成分含量测定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