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方丹参双相胶囊、复方丹参胶囊中6种有效成分在Beagle犬体内药动学比较

    吴秋焱黄春慧夏明艳雷晓萌...
    693-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复方丹参双相胶囊、复方丹参胶囊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龙脑在Beagle犬体内药动学.方法 12只Beagle犬随机分为复方丹参双相胶囊组、复方丹参双相胶囊老化组、复方丹参胶囊组、复方丹参胶囊老化组,口服给药,于0.25、0.5、0.75、1、2、4、6、8、10、24 h采血,UPLC-MS/MS法测定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血药浓度,GC-MS法测定龙脑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复方丹参胶囊组比较,复方丹参双相胶囊组、复方丹参双相胶囊老化组各有效成分AUC0~t、MRT0~t、Tmax、Cmax、t12无明显变化(P>0.05);复方丹参胶囊老化组各有效成分Tmax无明显变化(P>0.05),人参皂苷Rg1、龙脑MRT0~t缩短(P<0.05),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龙脑AUC0~t、Cmax降低(P<0.05).结论 复方丹参双相胶囊中独特的冰片处理方式不会对其他有效成分在Beagle犬体内释药产生不利影响,与复方丹参胶囊相比充分体现出优越性.

    复方丹参双相胶囊复方丹参胶囊有效成分体内药动学UPLC-MS/MSGC-MS

    竹节参总皂苷中10种活性成分在正常、肥胖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

    彭国爽曾迪周昌园郭玉鸿...
    702-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竹节参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e、Rg1、Rf、Rb1、Rg2、Rd,竹节参皂苷Ⅴ、Ⅳ、Ⅳa,拟人参皂苷RT1在正常、肥胖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肥胖组,灌胃给予总皂苷0.4%CMC-Na混悬液(0.8 g/kg),于0、0.08、0.25、0.5、0.75、1、1.5、2、4、6、8、12、24、48 h采血,UPLC-MS法测定各活性成分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各活性成分Cmax、AUC0~t与其在总皂苷中的含量呈正相关.竹节参皂苷Ⅴ、Ⅳ、Ⅳa为体内主要暴露成分,t1/2、MRT0~t更长.与正常组比较,肥胖组各活性成分Cmax(除人参皂苷Rg1)、AUC0~t(除人参皂苷Re、Rg1和拟人参皂苷RT1)降低,t1/2、MRT0~t、Tmax无明显变化.结论 肥胖可影响竹节参总皂苷中部分活性成分的体内药动学,竹节参皂苷Ⅴ、Ⅳ、Ⅳa可能是竹节参总皂苷改善肥胖的关键组分.

    竹节参总皂苷活性成分肥胖体内药动学UPLC-MS

    大豆苷在大鼠肝、肾、小肠黏膜匀浆中的酶解研究

    夏婷王新雨张锋林谭晓梅...
    708-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大豆苷在大鼠肝、肾、小肠黏膜匀浆中的酶解.方法 UPLC-MS/MS法测定大豆苷在肝、肾、小肠黏膜匀浆中的含量,计算Km、Vmax.分别采用D-葡萄糖酸-1,5-内酯、D-葡萄糖二酸-1,4-内酯验证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是否在肾中水解大豆苷.再对大豆苷、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大豆苷在肝匀浆中不水解,在肾、小肠黏膜匀浆中水解,并且在后者中程度更高.大豆苷在肾匀浆中的代谢符合典型酶动力学过程,而在小肠黏膜匀浆中的代谢符合非典型酶动力学过程.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被抑制后,大豆苷代谢率降低;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活性被抑制后,大豆苷元生成速率降低.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与大豆苷直接结合.结论 大豆苷在大鼠肾匀浆中可高效转化为大豆苷元,肾、小肠黏膜中其酶解动力学存在差异.β-葡萄糖醛酸苷酶、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均参与大豆苷转化.

    大豆苷酶解肝匀浆肾匀浆小肠黏膜匀浆UPLC-MS/MS分子对接

    阿魏酸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于甜蔡妍雷淑瑜王芳...
    714-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阿魏酸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透皮性能.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阿魏酸质量浓度、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复合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进行表征,测定原料药、磷脂复合物在不同生理pH值(5.8、6.2、7.3)介质中的溶解度、LogP值,采用Franz扩散池法比较两者体外透皮性能.结果 最佳条件为反应溶剂无水乙醇,阿魏酸质量浓度2.0 mg/mL,投料比1:1,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40℃,复合率为(99.21±0.6)%.磷脂复合物中原料药成分发色团结构未发生改变,未形成新化合物,并且原料药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与原料药比较,磷脂复合物脂溶性显著提高,水溶性显著降低.在兔离体皮肤模型中,磷脂复合物可增加原料药12 h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结论 磷脂复合物可改善阿魏酸理化性质和体外透皮性能.

    阿魏酸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理化性质体外透皮性能

    UPLC法同时测定清肺抑火片中11种成分

    鄢长余姜范成周凌赵月然...
    720-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清肺抑火片中栀子苷、芒果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汉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11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2% ~99.6%,RSD 0.5% ~1.3%.结论 该方法快速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肺抑火片的质量控制.

    清肺抑火片化学成分UPLC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金叶败毒颗粒中9种成分

    倪婷婷范明松
    724-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金叶败毒颗粒中5-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4-咖啡酰奎宁酸、咖啡酸、芸香苷、木犀草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20 mmol KH2PO4(磷酸调节pH至2.5)-(乙腈-甲醇,85:15),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4 nm.以绿原酸为内标,建立其他8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 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8.01%~102.91%,RSD 0.92%~2.12%,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金叶败毒颗粒的质量控制.

    金叶败毒颗粒化学成分一测多评

    制半夏配方颗粒质量评价

    白婧石燕红杨莉王峥涛...
    729-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制半夏配方颗粒质量.方法 建立HPLC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以腺嘌呤为内标,计算鸟嘌呤、尿苷、鸟苷相对校正因子,一测多评法测定这4种核苷含量.结果 10批样品特征图谱中有6个共有峰(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5-羟甲基糠醛、6-姜辣素),相似度均大于0.990.4种核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6.67% ~101.8%,RSD 1.04% ~1.72%,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稳定可控,可用于制半夏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制半夏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腺嘌呤鸟嘌呤尿苷鸟苷一测多评

    胃康灵胶囊中醇溶性多糖质量、生物活性评价

    刘峰曲文华范琪琪丁浩然...
    734-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胃康灵胶囊中醇溶性多糖质量、生物活性.方法 分别采用比色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示差检测器联用(HPGPC-MALLS-RID)、HPLC、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多糖化学组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特征光谱进行分析,建立其HPLC、FTIR指纹图谱.采用微板法、CCK8法测定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保护作用.结果 12批样品醇溶性多糖中的中性多糖、糖醛酸、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59.62%、12.53%、15.42%,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分别为4.19~18.57 kDa、1.007~1.154;含有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平均摩尔比为26.3:7.3:4.1:3.9:100.0:4.5:41.5;主要以吡喃糖形式存在.HPLC、FTIR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醇溶性多糖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GES-1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胃康灵胶囊中醇溶性多糖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保护GES-1细胞免受乙醇损伤的作用,其化学组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HPLC、FTIR指纹图谱有助于提升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胃康灵胶囊醇溶性多糖化学组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特征光谱大肠杆菌GES-1细胞

    柔肝降酶方对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陶柏楠王咏兰田梦杰侯孜明...
    741-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柔肝降酶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和柔肝降酶方低、高剂量组(9.9、19.8 g/kg),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橄榄油CCl4混合溶液(40%,3 mL/kg)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灌胃给药6周后,检测血清ALT、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肝组织α-SM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Ⅰ、LC3-Ⅱ)、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Col-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6水平、肝组织 α-SMA阳性细胞表达及α-SMA、Col-1、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肝组织P6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柔肝降酶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6水平、肝组织α-SMA阳性细胞表达及α-SMA、Col-1、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1),肝组织P6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柔肝降酶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起到抗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柔肝降酶方肝纤维化自噬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越婢汤调控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水肿的干预作用

    李婷婷周圆徐琳程苏...
    748-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越婢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阐明其干预肾病综合征大鼠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越婢汤低、中、高剂量组(6.6、11.1、22.2 g/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4 d.给药结束后,检测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肾脏及皮肤干湿重比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Scr、BUN、TC、ALB及尿液24 h UTP水平,ELISA法检测肾组织VEGF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VEGF、VEGFA、VEGFR2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VEGF、VEGFA、VEGFR2、p-ERK1/2、ERK1/2和Rap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越婢汤高剂量组大鼠肾脏及皮肤干湿重比例升高(P<0.05,P<0.01),VEGF和VEGFA蛋白表达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清Scr、BUN、TC水平,尿液24 h UTP水平,肾组织VEGF水平和VEGFR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ALB水平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学改善;越婢汤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p-ERK1/2/ERK1/2蛋白表达比值降低(P<0.01),Rap1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越婢汤可以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皮肤和肾脏水肿,其作用机制和调控VEGF/ERK信号通路,改善肾脏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

    越婢汤阿霉素肾病肾病综合征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VEGF/E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