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化汤化学成分鉴定

    刘金金刘艳梅梁慧彭致铖...
    1195-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对三化汤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2.1 mm×150 mm,1.6 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 260 nm;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监测模式;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 200.采用Xcalibur 2.1 软件并结合文献报道、质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从三化汤中共鉴定出 166 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蒽醌及蒽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等,其中对照品指认的成分有 30 种.结论 该方法可实现对三化汤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别,为后续探究该经典名方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其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三化汤化学成分UPLC-Q-ExactiveOrbitrap-MS

    荧光定量PCR法鉴别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

    韩婧陈香李叶沈玉萍...
    1209-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的DNA分子鉴定方法.方法 根据鳖、佛罗里达鳖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TS和AF,进行荧光定量PCR和方法学考察,然后对市售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进行鉴定.结果 含有鳖、佛罗里达鳖的 DNA 样品仅与相应引物扩增后可检测到荧光信号,有特定温度单一峰,Tm 分别为 77.45、79.72℃.该方法的检测限为 10 copies/μL,重复性较高(CV<1%).10 批蛤蚧定喘丸中有 9 批仅检出鳖DNA,被鉴定为正品;1 批同时检出鳖DNA和佛罗里达鳖DNA,被鉴定为掺伪品.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快速、可靠地鉴定蛤蚧定喘丸中醋鳖甲炮制品成分,有助于监管含醋鳖甲成方制剂的质量,并为成方制剂中动物药成分的专属性鉴定研究提供新途径.

    蛤蚧定喘丸醋鳖甲特异性引物荧光定量PCR

    基于特征多肽抗原的阿胶基原鉴定

    袁陈婷杨容王立玮景凌洁...
    1214-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特征多肽为半抗原并制备多克隆抗体,鉴定阿胶原材料基原.方法 经文献调研及数据库比对筛选特征多肽,将多肽抗原与血蓝蛋白偶联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dot blot和Western blot分析与验证多克隆抗体的产生、效价及特异性.结果 筛选所得 5 个特征多肽序列均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亲水性-1~0,二级结构大多为无规则卷曲.多肽抗原ECS1、ECS3~ECS5 在二次加强免疫后,效价分别为 1∶6 400、1 ∶400、1∶12 800 和1∶800.制备所得的多克隆抗体之间不产生交叉反应,而且多克隆抗体Ab-ECS3 与驴皮及其伪品蛋白的结合显现出较大差异.结论 以特征多肽为半抗原制备所得的多克隆抗体可通过Western blot对驴皮进行真伪鉴别,为胶类中药的基原鉴定提供了参考.

    阿胶特征多肽多肽抗原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基原鉴定

    赤石脂炮制及质量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丁贝贝李丽敏曹帅彭韦楠...
    1220-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物药作为中药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赤石脂是常用矿物药之一,其应用历史悠久,是许多经典名方中不可缺少的药味,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出血、顽固性腹泻、急性心肌梗死等症.目前赤石脂及其炮制品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国内各级药材标准收载的赤石脂存在炮制等各项指标描述不同、鉴别单一、缺乏指标成分整体表征和含量限定等问题,限制其应用与发展.本文通过对赤石脂的古今炮制工艺和质量分析技术等研究的梳理,基于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思考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与方向,以期为赤石脂系统性、针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赤石脂炮制质量分析技术

    有序多孔辅料载体调控中药精油挥发释药的研究进展

    任桂林蒲清荣刘增金黄锐...
    1225-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精油是芳香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理化性质独特,生物活性显著.吸嗅递药是其主流给药形式,但挥发性强,释药不均衡的特性导致临床疗效不持久、不稳定.多孔材料是一种内部呈互相连通或隔断的气相孔隙网状结构,由固相骨架将气相孔隙隔开的新型功能性结构材料,用有序多孔材料吸附固化精油可以提高稳定性,减缓其挥发速率.本文就吸附固化技术的多孔材料调控中药精油挥发释药的研究进行综述,揭示多孔材料调控中药精油释放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精油的释放控制及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药精油有序多孔材料吸附固化技术挥发性调控机制

    中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祁婉莹于蓓蓓杜海涛王仪...
    1229-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该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并具有癌变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中医药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基础研究,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谷歌学术、PubMed等数据库,分别从单味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中成药 4 个部分对开展的体内和体外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改善氧化应激、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等,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具体机制以及发现中药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单味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中成药结节性甲状腺肿分子机制信号通路

    诃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董婉绒崔雨刘恬恬朱卫东...
    1237-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诃子是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及其变种微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在我国西藏、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其在中、蒙、藏医体系中被广泛使用,常作为君药出现在方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诃子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以鞣质类、黄酮类、萜类等为主,其中鞣质类成分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诃子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降血糖、抗肥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理活性,极具药用开发价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对诃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相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诃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路平史汶龙杨思雨孟祥辉...
    1246-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茯苓为菌类中药,药用价值较高,临床应用广泛,配伍率高,是众多药方的组成部分,如参苓白术散、茯苓四逆散、茯苓六君子汤等,故其素有"十方九苓"之说.且茯苓也是药食同源中药,日常生活中可以做成茯苓糕或茯苓汤食用,其做为保健品食用,能够延年益寿安神,可见茯苓的市场价值很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现代研究发现,茯苓含三萜类、多糖类、甾醇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茯苓多糖和三萜类为主,具有利水渗湿、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肾炎、结肠炎、泌尿感染、肝炎等疾病.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茯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期为该药材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参考.

    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宁杨媛媛曲彤任慧...
    1255-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是黄酮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结构多样,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神经保护、抗菌、抗氧化、抗糖尿病、雌激素、酶抑制等,且较多集中在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活性,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体外研究,体内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较少.已有报道的异戊烯基黄酮大部分来自桑科和豆科,异戊烯基的存在增加了化合物对生物膜的亲和力以及对靶蛋白的作用,具有很高的药物化学研究价值.本文就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此类化合物的潜在机制及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推动该类成分的合理药用开发.

    异戊烯基黄酮药理作用结构类型临床应用

    荆防败毒散关键信息考证

    孟珈同邱智东李军鸽王永春...
    1262-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荆防败毒散出自明代张时彻所著《摄生众妙方》,共 11 味药.药材基原与 2020 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一致,其中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各药材均以生品入药,炮制方法与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致.药方剂量折合现代为荆芥、羌活、独活、防风、川芎、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各 5.60 g,甘草 1.87 g.制法用法为加水 450 mL,煎至 240 mL,温服.古籍中记载荆防败毒散主治瘟毒、疮肿,现代临床主要治疗流行性与传染性疾病、皮肤疾病、五官科疾病.本文明确了荆防败毒散历史沿革、药味基原及炮制方法、处方剂量及用法制法、现代临床应用等内容,以期为其制成中成药的开发与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荆防败毒散历史沿革处方来源药材基原饮片炮制处方剂量用法制法现代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