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姜黄素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许洁蒋岩董扬扬赵丽艳...
    1397-1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姜黄素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溶剂蒸发法制备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测定其累积溶出率、饱和溶解度、稳定性、理化性质、自胶束化性能.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姜黄素及其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的0.5%CMC-Na混悬液(100 mg/kg),于0.083、0.167、0.25、0.5、0.75、1、2、3、4、6、8、12、24 h采血,UPLC法测定姜黄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分散均匀,无粘连,60 min内累积溶出率为(90.31±2.24)%,饱和溶解度为(583.17±16.78)μg/mL,粒径为22 nm,PDI为0.048,Zeta电位绝对值为1.2,在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姜黄素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与载体(F127、TPGS)之间可能发生氢键效应.与原料药比较,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Cmax、AUC0~t、AUC0~∞升高(P<0.01),tmax、t1/2延长(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至7.05倍.结论 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可改善姜黄素体外溶出度、体内生物利用度.

    姜黄素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制备体内药动学溶剂蒸发法UPLC

    辣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田莉李伟宏王风云刘俊保...
    1403-1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辣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以脂药比、固液脂质比、乳化剂(聚乙二醇硬脂酸酯15)浓度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辣椒素、物理混合物、辣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0.5%CMC-Na混悬液(15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辣椒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另取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50 mg/kg盐酸雷尼替丁)、辣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组(15 mg/kg),给药7 d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结果 最佳处方为脂药比18.5:1,固液脂质比4:1,乳化剂浓度1%,包封率为80.62%,载药量为3.96%,粒径为178.06 nm,Zeta电位为-36.14 mV,36 h内累积释放度为66.17%.与原料药、物理混合物比较,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max延长(P<0.05),Cmax、AUC0~t、AUC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至3.73倍.辣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组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小于阳性对照组.结论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安全有效地促进辣椒素体外释放、体内吸收.

    辣椒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制备体内药动学高压均质法星点设计-效应面法HPLC

    高良姜素纳米胶束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栗忠强决利利万亚存吕东霞...
    1410-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高良姜素纳米胶束,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薄膜水化法制备纳米胶束,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稳定性、体外释药.以水化体积、水化温度、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用量为影响因素,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工艺.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高良姜素、高良姜素自微乳、高良姜素纳米胶束的0.5%CMC-Na混悬液(40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高良姜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最佳处方为水化体积20 mL,水化温度45℃,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用量220 mg,包封率为(95.42±1.14)%,载药量为(7.92±0.15)%,沉降率为(0.85±0.18)%,粒径为(78.76±5.94)nm,Zeta电位为-(33.40±1.28)mV.纳米胶束冻干粉在60 d内粒径、包封率无明显变化,模拟胃液、模拟肠液中其48 h内累积释放度高于原料药.与原料药、自微乳比较,纳米胶束tmax、t12延长(P<0.05,P<0.01),Cmax、AUC0~t、AUC0~∞升高(P<0.05,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至3.64倍.结论 纳米胶束可有效促进高良姜素口服吸收,改善其生物利用度.

    高良姜素纳米胶束制备体内药动学薄膜水化法单因素试验HPLC

    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共晶体外吸收特性、体内药动学研究

    李孟孟何勇刘扬徐伟芳...
    1416-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共晶体外吸收特性、体内药动学.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Caco-2细胞单层模型、尤斯室系统测定其单位面积转运速率(Flux)、表观渗透系数(Papp).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小檗碱(80 mg/kg)、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118 mg/kg)的0.5%CMC-Na混悬液,于5、10、15、30、45 min及1、2.5、5、8、12、24 h采血,UPLC-MS/MS法测定小檗碱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溶解度、logP显著高于小檗碱.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尤斯室系统中,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Flux、Papp显著高于小檗碱.与小檗碱比较,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Tmax、t1/2缩短(P<0.05),Cmax、AUC0~t、AUC0~∞升高(P<0.05).结论 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共晶可改善小檗碱吸收特性、生物利用度.

    4-甲基肉桂酸小檗碱共晶体外吸收特性体内药动学荧光分光光度法Caco-2细胞单层模型尤斯室系统UPLC-MS/MS

    藿香安胃散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8种成分测定

    许艺飞洪欣欣蔡甜甜李娟娟...
    1423-1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藿香安胃散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毛蕊花糖苷、橙皮苷、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6-姜酚、广藿香酮、丁香酚的含量.方法 指纹图谱建立采用Athe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UPLC-MS法测定各成分含量,分析采用Waters Aca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结果 12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35个共有峰,相似度0.945~1.000,经对照品比对鉴定出8个.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97.51%~99.66%,RSD 1.22%~2.6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藿香安胃散的质量控制.

    藿香安胃散HPLC指纹图谱化学成分UPLC-MS

    HPLC法同时测定导赤丸(水蜜丸)中10种成分

    方慧祥樊海宾吕晋崔庆德...
    1429-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导赤丸(水蜜丸)中栀子苷、芍药苷、连翘酯苷A、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依利特C18-BP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2%三乙胺-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267 nm.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98.44% ~99.72%,RSD 0.47%~1.0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导赤丸(水蜜丸)的质量控制.

    导赤丸(水蜜丸)化学成分HPLC

    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青翘颗粒中9种成分

    何艳胡小祥李叶婧唐佳齐...
    1433-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青翘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连翘酯苷A、葛根素、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5%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327 nm.结果 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98.77% ~103.59%,RSD 1.47%~2.2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青翘颗粒的质量控制.

    小儿青翘颗粒化学成分HPLC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麻黄配方颗粒中5种生物碱

    王玉梅胡青孙健季申...
    1438-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麻黄配方颗粒中盐酸去甲基麻黄碱、盐酸去甲基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70% 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2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以盐酸麻黄碱为内标,计算其他4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5.81% ~100.52%,RSD 1.00% ~2.49%.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麻黄配方颗粒盐酸去甲基麻黄碱盐酸去甲基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一测多评

    HPLC法同时测定双活风湿凝胶贴膏中5种成分

    季文莹李季文毕映燕肖正国...
    1443-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双活风湿凝胶贴膏中升麻素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羌活醇、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C18色谱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310、400 nm.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8.04% ~99.29%,RSD 1.19% ~2.27%.结论 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可用于双活风湿凝胶贴膏的质量控制.

    双活风湿凝胶贴膏升麻素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羌活醇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HPLC

    化瘀软肝胶囊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

    胥文娟李红芳牛媛媛毛兰芳...
    1447-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瘀软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以及对肝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以CCl4复合因素造模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和化瘀软肝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27、0.54、1.08 g/kg),各组以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6周,每天2次.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生化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ST、TG、TBIL)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Wnt1、Wnt3a、Wnt10、GSK-3β、β-catenin、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肝组织β-catenin和α-SMA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病理损伤,血清ALT、AST、TG、TBIL、HA、LN、PC-Ⅲ、Ⅳ-C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Wnt1、Wnt3a、Wnt10、β-catenin、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免疫荧光显示肝组织α-SM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软肝胶囊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减弱α-SMA荧光强度,恢复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P<0.05,P<0.01),降低Wnt1、Wnt3a、Wnt10、β-catenin、c-Myc 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升高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化瘀软肝胶囊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化瘀软肝胶囊肝纤维化CCl4Wnt/β-catenin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