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嗓清音丸中僵蚕成分的特异性引物扩增鉴定

    郭晶晶唐玲玲严小萍徐超...
    1729-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特异性引物扩增鉴定金嗓清音丸中僵蚕成分.方法 根据家蚕、白僵菌、绿僵菌线粒体全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PM2、PB2、PA2,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酚仿抽提法提取纯化总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特异性引物扩增和方法学考察,产物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家蚕、白僵菌、绿僵菌DNA经PCR扩增后,分别在82、94、144 bp处产生条带,并且未观察到非特异性扩增条带.PM2、PB2、PA2对相应DNA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10、0.10、0.010 ng/μL.来自同一厂家的6批样品中同时检出家蚕、白僵菌DNA,但未检出绿僵菌DNA,而另外2批样品仅检出家蚕DNA.结论 该方法方便可靠,专属性强,有助于更好地监控金嗓清音丸等含僵蚕中药成方制剂的质量,可为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并为其他中成药中动物药的专属性鉴定提供参考.

    金嗓清音丸僵蚕成分鉴定特异性引物扩增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肺热病的用药组方规律研究

    万玛措斗周才让周则加普措多杰...
    1735-1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国医大师尼玛治疗肺热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治疗肺热病的临床医案,采用R4.1.3、MySQL 8.0.28软件构建数据库,itemFrequency、arules、arules Viz、corrplot等函数分析使用频次、关联规则,Pearson相关性、K-means聚类研究组方规律和潜在特点.结果 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方剂依次为二十五味竺黄散(107次)、十五味龙胆丸(93次)、仁青芒交(68次),而药材依次为诃子(61次)、红花(43次)、木香(43次).十五味龙胆丸、六味丁香散为藏医治疗肺热病的核心方剂,具有清肺热、利咽止咳功效,而诃子、余甘子为组成藏医治疗肺热病方剂的核心药材.择时用药以仁青芒交(凌晨)、二十五味竺黄散(早上)、六味丁香散(中午)、二十五味竺黄散(下午)、三十五味沉香丸(晚上)为常用时序方剂组合.方剂中六味丁香散、十五味龙胆丸之间呈正相关,并且相关性最高;药材中毛诃子、余甘子之间呈正相关,并且相关性最高.结论 尼玛治疗肺热病以清热类藏药为主,调隆类藏药为辅,同时配伍止咳化痰、润肺类藏药的"主辅配伍"规律,验证了赤巴、隆紊乱是其病因的观点,可为藏医临床用药和藏药新药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尼玛国医大师肺热病用药组方规律藏药

    住院前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比较

    刘锐锋梁思文高翔宇赵慧强...
    1740-1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住院前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532例患者中选取未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无其他严重干扰因素者,然后根据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住院前接受的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随机分为速效救心丸组、硝酸甘油片组、对照组,每组106例.检测院内主要终点(主要心血管事件)、次要终点(估测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住院时间)变化.结果 3组主要终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速效救心丸组、硝酸甘油片组估测心肌梗死面积(由CKMB、Myo、TnI估测)接近,并且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前服用速效救心丸可减小梗死面积,整体效果不逊于硝酸甘油片,可作为后者替代品.

    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住院前用药

    含乌头类、半夏类中成药的联合使用情况分析

    张磊姣吴雪
    1745-1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含乌头类、半夏类中成药的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Excel软件记录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卷)》中相关中成药(外用制剂除外)分类、功效主治等基本情况,然后进行配伍分析.结果 具有配伍风险的中成药共77种,占比44.25%,其中同时含乌头类、半夏类的品种有1种,药品分类相同的品种有54种,主治证候相似的品种有46种.结论 中药配伍禁忌虽然存在争议,但临床医师仍需持有谨慎态度,特别是应重视不同中成药之间联合使用时反药对的存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危害.

    中成药乌头类半夏类联合使用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