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复方组成及临床评价研究进展

    邵莹李梁
    2309-2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泻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目前临床治疗方式较少,且均以对症为主.中医药对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内的多种慢病表现出一定的临床价值,近年来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成的中药复方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好.本文通过检索 CNKI、万方、维普、PubMed、Elsevier等中外文数据库,总结近十年报导的疗效较好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复方 22 个,并探索其组方规律,分析其临床观测指标、临床评价方法等,以期为相关新药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中药复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成临床评价

    基于物质基础的中药味道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宁滢文有青李正王海霞...
    2315-2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味道是中药的基本属性,是鉴别中药优劣真伪的重要指标,突出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在中药五味理论中,中药味道与药效密切关联.因此,中药味道评价无论是在五味理论的现代化阐释方面,还是在提高中药药效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药味道的物质基础出发,分析并整理了 5 类中药味道评价技术,包括模式化口尝法,GC-MS联用技术,以电子鼻、电子舌为代表的仿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及光化学传感技术,这些技术从不同角度提高对中药味道的辨识能力,也进一步阐释了味效关系,并对其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中药五味的现代化解析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中药味效关系研究,提高中药用药活性.

    中药味道物质基础仿生技术生物传感光谱技术

    天仙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梦田王俊香梁晓东贾佳...
    2321-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仙子是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干燥成熟的种子,为毒性中药,具有解痉、平喘、镇痛、安神之功效.据报道,天仙子中有一百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苯丙素类、木脂素酰胺类、甾体类、黄酮类、挥发油、脂肪酸、酚酸等.现代研究表明,天仙子提取物具有解痉、抗中枢神经退行、保护心血管、抗炎、镇痛、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莨菪烷类生物碱是天仙子解痉和镇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其产生毒性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天仙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天仙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小毒药材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

    王小彤胡静任慧崔小敏...
    2327-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的毒性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同属药性理论,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大多集中在大毒药材或毒性作用显著的单体成分上,对于临床应用广泛的小毒药材缺乏全面的认识及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收载的小毒药材进行总结,追溯其在古代本草中的相关记载,同时结合现代研究,阐明其毒性成分、毒性机制及减毒手段,并归纳了常用检测分析及质量评价方法,以期为临床规范性、安全性应用提供依据.

    小毒药材本草考证毒性机制减毒方法质量控制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金藤清痹颗粒中7种成分的含量

    郭威田雨晴沈庆国关永霞...
    2334-2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金藤清痹颗粒中没食子酸、新绿原酸、青藤碱、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水(含0.5%磷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2、330 nm.以青藤碱为内标,计算其他 6 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 7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 95.01%~103.59%,RSD 0.50%~2.50%.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金藤清痹颗粒的质量控制.

    金藤清痹颗粒化学成分含量测定一测多评

    HPLC-ELSD/PDA法测定滋阴清骨丸中7种成分的含量

    殷润良王雪梅李喜香苏秦...
    2339-2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HPLC-ELSD法测定滋阴清骨丸中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HPLC-PDA法同时测定该制剂中芍药苷、柚皮苷、毛蕊异黄酮苷、阿魏酸、橙皮苷、甘草苷的含量.方法 HPLC-ELSD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 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75∶25);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 25℃.HPLC-PDA 分析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0.5、1.0 mL/min;柱温 25℃;检测波长 230 nm.结果 7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8.50%~100.10%,RSD 0.86%~1.44%.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滋阴清骨丸的质量控制.

    滋阴清骨丸化学成分含量测定HPLC-ELSDHPLC-PDA

    炮制、配伍对栀子豉汤有效成分的影响

    杨雪晶孙阿莉常艳旭徐蓓蕾...
    2343-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炮制、配伍对栀子豉汤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取生品、炒制品、焦制品及三者与淡豆豉的配伍适量,HPLC法同时测定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染料木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含量,计算溶出率.结果 7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 95.22%~104.94%,RSD≤3.36%.炮制后,生品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降低;配伍后,生品、炮制品水提物中环烯醚萜苷类、二萜色素类成分溶出率降低;乙醇提取时有利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溶出,提取溶剂对西红花苷类成分溶出的影响更大.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栀子豉汤质量标准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栀子豉汤炮制配伍有效成分HPLC

    双黄连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抗菌活性研究

    韩愈杰林翠杨鹤云张云...
    2346-2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双黄连挥发油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化学成分、抗菌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GC-MS法分析化学成分,微量肉汤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 1h,料液比 1∶6,提取时间 4h,挥发油提取率为(0.662±0.010)%.共鉴定出 23 个化合物,主要为烯、烯醇、烯醚、烯酮,匹配因子大于 85.0 的有 21 个,占 87.5%,其中水芹烯相对含量最高,为 30.02%.挥发油对大肠杆埃希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 6.25、25、3.13 μL/mL.结论 该方法提取率高、稳定可行,可为具有抗菌活性的双黄连挥发油制剂工艺升级和临床效果提升提供依据.

    双黄连挥发油提取工艺化学成分抗菌活性正交试验GC-MS微量肉汤法

    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特征的影响

    贺敏蒋健乔昀陈君灏...
    2350-2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特征的影响.方法 以CFT073 作为实验菌株,通过细菌生长培养,观察尿感方含药尿液对CFT073 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体外持留模型、微孔板法、平板法、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尿感方含药尿液对 CFT073 持留能力、生物膜形成、泳动能力、内毒素释放水平、侵袭力和毒力相关基因(fur、chuA、iha、fyuA、glt S、glt P、fimH和Lex A)的影响.结果 与未经干预的CFT073 比较,经空白尿液干预后的CFT073 生长能力、持留能力、生物膜形成、泳动能力、侵袭力、内毒素释放水平和毒力相关基因mRNA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经90%空白尿液干预后的CFT073 比较,经90%尿感方含药尿液干预后的CFT073 生长受到抑制(P<0.05);与经60%空白尿液干预后的CFT073 比较,经60%尿感方含药尿液干预后的CFT073 持留能力、生物膜形成、泳动能力、侵袭力和内毒素释放水平降低(P<0.05,P<0.01),毒力相关基因fur、chuA、iha、fyuA、glt S、glt P、fimH、Lex A mRNA表达下调(P<0.05,P<0.01).结论 尿感方可降低CFT073 的持留能力、泳动能力和侵袭力,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和内毒素的释放,下调毒力相关基因fur、chuA、iha、fyuA、glt S、glt P、fimH、Lex A mRNA表达,影响CFT073 的毒力特征.

    尿感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特征毒力相关基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化铁丸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防治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侯强郑董璇耿若愚曹琳...
    2355-2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化铁丸防治前列腺增生(BPH)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构建BPH大鼠模型,造模 4 周同时给药干预,检测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睾丸、附睾指数,并通过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睾酮(T)、双氢睾酮(DHT)、雌二醇(E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借助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化铁丸有效成分及靶点,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筛选BPH疾病靶点,交集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9.0 软件筛选靶点,并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结合文献确认核心靶点,CB-Dock2 对质谱-网络药理学交集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前列腺PCNA、α-SMA、AR、VEGF、PI3K、Akt、Bax、Bcl-2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化铁丸高剂量组(2.7 g/kg)前列腺指数降低(P<0.01),而精囊、提肛肌、睾丸、附睾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前列腺组织病理状态得到改善;T、DHT、E2、E2/T、PSA水平降低(P<0.05,P<0.01).TCMSP 等数据库筛选出化铁丸活性成分 20 个、靶点377 个,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出BPH靶点 497 个、交集靶点 65 个.GO分析显示,生物途径包括内类固醇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作用蛋白定位在细胞核、核浆、胞浆等上,分子功能包括雌激素反应元件结合、类固醇结合等.KEGG富集显示,相关信号通路有PI3K-Akt、VEGF、雌激素等,结合文献,确认核心靶点VEGF、BFGF、Akt、PI3K、Bax、Bcl-2.分子对接显示,质谱-网络药理学交集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紧密.Western blot和RT-qPCR显示,化铁丸高剂量组可下调PCNA、α-SMA、AR、VEGF、p-PI3K、p-Akt、Bcl-2表达,上调ERβ、Bax表达(P<0.05,P<0.01).结论 化铁丸通过调节BPH大鼠性激素水平紊乱及性激素受体表达,并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BPH.

    化铁丸前列腺增生(BPH)性激素VEGFPI3K/Akt信号通路网络药理学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