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编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编辑
中国编辑

张增顺

双月刊

1671-9220

010-58582210/2208/2209

100011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

中国编辑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编辑》杂志为中国编辑学会会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编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现为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   《中国编辑》自2002年创刊以来,努力为出版和传媒产业搭建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其前沿视野、新颖视角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关注。它以推动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改革和繁荣,促进编辑学的研究为宗旨;以各类编辑人员、编辑学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编辑专业的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举凡关于编辑工作的、与编辑工作相关的、编辑所关注的均列入视野,学术性、实用性、可读性、资料性的统一为其特色。核心内容是反映中国编辑的工作及生活,研究中国编辑出版的历史及现状,关注全球报刊等媒体发展趋向,介绍海外编辑出版现状。是研究编辑理论的净土,交流编辑经验的园地,提高编辑素质的课堂,更是编辑人的精神家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的出版现代化进路:主流化、数字化与国际化

    张涛甫翁之颢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出版活动与人类文明关系密切,作为文明的根基与载体,出版业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进程中,承担着对内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对外壮大中国话语的重要使命.建构新时代的出版现代化理论,需要重新审视出版业与文明的相互关系,强化出版业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文明多样性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以主流化、数字化与国际化作为内部驱动出版业变革的动力,分别在语境、技艺和观念三个层面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阐释、建构与传播.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出版科学人类文明新形态自主知识体系

    短视频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逻辑

    王晓红魏韬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其传播与传承离不开媒介的作用.本文以短视频、直播为例,探究以分享与共创为核心的新型视听媒介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价值,并从"可见""可感""可及""可触"四个层面分析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价值与媒介逻辑,进而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参考.

    短视频直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型视听视听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录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与实践策略

    成亚生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纪录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聚焦地理特征与风土人情的"民族—自然"萌芽期,到世纪交替市场力量介入下融入社会议题的"民族—社会"成长期,再到新时代以来政策、产业、技术等加速驱动下刻画民族生活全景的"民族—人民"转型期,逐渐形塑现代化、多元化、融合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容主题与审美形态.植根历史脉络,面向未来发展,纪录片可以通过打造兼具人本意识、家园意识、民族认同意识三元结构的"民族共同体影像",以植根社会现实发展的共时性内容题材、契合民族集体志趣的共通性创作手法、立足用户视听需求的共融性传播路径,聚焦民族共同关注,汇集民族共同情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纪录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共同体影像民族性少数民族

    社会化媒体视角下主题出版物出版的三重辩证关系

    李珮赖义羡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社会化媒体具有传播成本低、时效快、受众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等优势,为主题出版物的出版提供理想的平台.近年来,出版机构纷纷构建社会化媒体矩阵促进主题出版物的出版,但在出版实践中取得突出成效者仅为少数.本文运用辩证思维探讨主题出版物特质与社会化媒体出版优势深度结合之道,寻找内在规律,以期为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主题出版主题出版物社会化媒体辩证关系意识形态

    能力跃升与战略重构: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

    韩晓宁周恩泽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创造性的技术逻辑带来内容生产的能力跃升,深化智能机器与从业者价值互构的生产流程,大幅提高驱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实践潜力.借此机遇,媒体可围绕管理思维、产品创新、业务经营和社会治理四个方面重构组织战略: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媒体竞争优势和生产观念的更新;将新技术嵌入生产环节,扩大应用领域,支撑虚拟人、元宇宙等内容产品;打造专注媒体业务的大语言模型,协调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升级综合信息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同时,媒体也需提升风险把控意识,完善技术治理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内容生产全媒体传播体系ChatGPTAIGC

    大语言模型在学术出版应用中的失范风险与应对策略

    徐敬宏张如坤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出版是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生产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大语言模型如何赋能学术出版的参与者,既包括作为主体的作者、审稿人和编辑,也包括作为客体的出版工具和出版产品.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凭借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可以帮助作者、审稿人和编辑提高产出和工作效率,使出版工具和出版产品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大语言模型也可能存在侵害著作权、制造学术垃圾、传播虚假信息、夹杂偏见歧视、增加隐私和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学术出版机构需要加强人工把关,健全问责体系;同时要求作者增加有关大语言模型的使用声明,并将其纳入出版常态;在建立学术规范、完善操作指南的基础上,倡导学术诚信,鼓励公开透明.

    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版学术出版LLM

    人工智能时代内容生产与资讯分发分离下的版权利益冲突与平衡

    赵双阁李霞霞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在传媒产业中的运用目前已经从最初的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延伸到促进传媒产业分离.内容生产与资讯分发的分离,使生产与分发流程被重构,原本由媒体统一负责内容生产与资讯分发的模式被技术催生的分发平台所代替,平台的精准分发成为主流的资讯分发模式.本文聚焦传媒产业分化下版权利益失衡的格局,梳理这种格局下盈利模式与媒体版权控制力的变更、版权的"地域性"与资讯分发的"跨地域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侵权责任归属和信息采集边界不明确下的版权利益冲突,从法律环境与媒介环境两个层面提供版权利益格局的平衡路径,为我国人工智能时代内容生产与资讯分发分离下传媒产品的版权保护提供认知上的借鉴.

    内容生产资讯分发平台算法版权保护区块链

    图书出版类视频的知识生产与出版增值

    王欢妮罗豪杰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图书出版类视频的生产实践中,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拓展了知识生产关系网络,互动参与赋能公众情感共在与知识聚合,图书出版机构针对自身特色的垂直化运营具有明显的知识导向和服务性质.在角色关系上,作者、编辑、图书出版机构、内容需求对象等群体的主客体边界逐渐模糊,角色功能和关系的拓展体现出主体从隐蔽的"幕后"走向"台前",以及由知识生产到知识服务的转变.从行业发展的视角看,图书出版机构通过聚合资源优势、注重用户意识的培养,实现了知识增值与知识服务价值,而视频生产也为图书营销探索出跨平台、多渠道融合的模式,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值.

    图书出版知识生产数字技术知识服务视频知识增值

    社科类图书翻译出版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

    阎伟萍张洪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从业者增多和新技术应用,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明显提升,近年来社科类图书译著愈发引人关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重复出版、专业术语翻译不规范、机器翻译痕迹较重等问题给读者带来了负面体验.本文从编辑出版角度提出提升社科类翻译图书质量的具体办法,促进社科类图书翻译出版高质量发展.

    社科图书翻译出版译著图书质量高质量发展

    教育类学术期刊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与担当

    吕允英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设教育强国成为时代强音的历史方位上,教育类学术期刊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肩负使命、挺膺担当.应主动发挥平台作用,在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问题上凝聚思想共识,对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作出响亮回答;应积极发挥阵地作用,在如何建设教育强国问题上激扬行动智慧,为坚实发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而群策群力;应努力成为重要力量,以国际视野和开放姿态,在增进交流互鉴中发出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声音.

    学术期刊教育强国思想共识行动智慧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