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编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编辑
中国编辑

张增顺

双月刊

1671-9220

010-58582210/2208/2209

100011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4号

中国编辑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编辑》杂志为中国编辑学会会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编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现为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   《中国编辑》自2002年创刊以来,努力为出版和传媒产业搭建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其前沿视野、新颖视角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关注。它以推动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改革和繁荣,促进编辑学的研究为宗旨;以各类编辑人员、编辑学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编辑专业的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举凡关于编辑工作的、与编辑工作相关的、编辑所关注的均列入视野,学术性、实用性、可读性、资料性的统一为其特色。核心内容是反映中国编辑的工作及生活,研究中国编辑出版的历史及现状,关注全球报刊等媒体发展趋向,介绍海外编辑出版现状。是研究编辑理论的净土,交流编辑经验的园地,提高编辑素质的课堂,更是编辑人的精神家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闻文化力:主流媒体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意义、情境与路径

    蔡雯伊俊铭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主流媒体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意义、情境与路径.新闻是大众文化产品,同时又对文化建构具有重要反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践行新的文化使命是主流媒体融合转型实践的应有之义.为有效践行新的文化使命,主流媒体应精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传播体系与宏观情境.网络化数字传播体系导致主流媒体传统文化代理人身份式微;国内外社会变革明晰主流媒体文化使命践行的新面向,即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在具体践行路径层面,立足新背景,主流媒体应积极进行身份调适与实践探索,即从文化代理人转向以对话为核心的文化凝聚倡导者身份,并在新闻内容、数字资源以及国际传播三个方面推进新闻实践变革,以更好地践行新的文化使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新的文化使命主流媒体新闻文化舆论引导

    论新的文化使命下打造融合出版体系的创新进路

    黄楚新薄晓静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为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出版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与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从而不断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力影响力.面对新的文化使命,出版业须打造融合出版内容精品,筑牢出版事业发展根基,着力发展前沿出版科技,提升国际出版传播效能,建设中国特色出版学科,构建出版业发展新格局,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合出版媒体融合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全民阅读

    技术赋能与功能拓展:传媒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阐释

    强月新胡阳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尝试从两重路径理解传媒新质生产力:技术赋能路径侧重解读传媒业内部系统架构经由新技术赋能后的新样态、新特征,重点关注内容建设的守正创新、技术支撑的提档升级与体制机制的管理创新;功能拓展路径主要阐释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传媒业在影响与驱动其他领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释放传媒新质生产力新潜力、新势能,着力解析传媒新质生产力的社会治理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进而促进传媒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技术赋能社会功能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国式现代化

    "数智"时代传媒业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路径与作用逻辑

    王润珏黄沁文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成为传媒业生产力创新发展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行业实践、投资倍增和政策供给共同构成传媒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体系.在高速迭代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传媒业迎来生产要素、生产模式、运行方式、组织结构、产业边界的系统性变化,并经由这一过程实现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整体实力的跃升.从长期来看,加快"数智"时代传媒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应用落地、重视人才建设、坚守安全红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传媒业生成式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媒体融合——基于产能的视角

    胡翼青黄悠然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融合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提高优质产能成为关键问题.发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蝶变为产能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什么样的问题或要求,以及提问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内容的质量,传统媒体专业团队驯化语言大模型并提高优质产能成为可能.传统媒体需要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之改变信息生产机制并有决心承受变革带来的各种压力,才有可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生成式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媒体融合传统媒体产能

    嵌入与重塑:AIGC浪潮下数字出版的实践图景与发展进路

    吴炜华黄珩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AIGC大大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出版行业的多样交融,文章具体分析了 AIGC的技术本质及其沿革历程,梳理了 AIGC嵌入与重塑数字出版行业的技术过程与实践图景,进而对AIGC浪潮下的数字出版发展进路进行了思考.文章认为,AIGC的技术本质是深度学习,具有强大的认知力、创作力和生产力,能够与数字出版的全过程形成多元嵌入与全面耦合,重塑数字出版编创、分发与反馈的所有环节.在AIGC的浪潮下,数字出版行业应从传统出版的三要素着手,在编辑阶段积极把握人机传播新场景,在复制阶段抵御智能化冲击下的伦理新危机,在发行阶段充分完善出版链条新延展,最终实现数字出版行业的智能化新发展.

    AIGC人工智能数字出版智能出版内容生产

    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类短视频的融合逻辑及破圈之路

    祁志慧李尧铭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再媒介化"实践,短视频成为文化类节目驶向媒体融合新蓝海的航船,但内容的模式化复制和同质化生产成为文化类节目向短视频融合发展的障碍.因此,探究文化类节目与短视频相融过程中的内生逻辑成为打通其跨媒介实践壁垒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对文化类节目向短视频过渡进程中内容转变的解构方式以及文本叙事的价值框架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从大屏到小屏的迁移过程中体现出的媒体融合逻辑,再结合短视频自身优势元素,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解码的核心逻辑、平台经济协同资源整合的内生规律和共情叙事深化情感认同的价值意蕴,进而为文化类节目的"再媒介化"实践提供具体可行的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推动媒体融合进一步发展.

    媒体融合短视频文化类节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传播

    AIGC驱动下的出版学科范式困境与创新策略探析

    刘峰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范式创新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内在要求.AIGC驱动下的出版实践结构性变革凸显了出版学科的范式困境,在行业实践、理论体系、学术研究、从业者素质结构等诸多维度均有所体现.本文在把握AIGC驱动下的出版学科范式演化逻辑的基础上,从学科交叉与融合、面向实践问题、打开国际视野、注重技术价值、优化学科建设五个方面寻找突破口,探讨AIGC应用背景下出版学科范式的创新路径.

    自主知识体系出版学科学科交叉AIGC融合发展

    有声读物走出去的当下格局、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李林容邱鑫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内有声读物产业链日趋完善,有声市场持续扩容,溢出效应显著,有声读物走出去正当时.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有声内容产业,出海行动者探索出三类实践模式,但也正面临出海成本、版权获取、内容同质和文化折扣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出海行动者不应盲目跟风调转阵营,而应锚定出版发展方向,采取恰当的出海模式,在维护好、培育好国内有声市场的基础上,探索国际有声读物产业链,优化版权转化模式,以中国方案布局主题出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有声读物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化.

    有声读物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主题出版数字出版

    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出版专业化模式探析

    施兰娟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出版传承传统技艺文化、传播现代企业优秀文化,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大有可为.教育出版社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服务方之一,应清楚认识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工作的使命,梳理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新要求,分析职业教育教材在出版格局上的发展新趋势,构建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工作专业化模式,再造"研培编发一体"的出版流程,朝着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领航服务单位的方向发展,勇担作为国有出版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职业教育教育出版专业化模式融合出版教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