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彭卫

季刊

1002-7963

010-85195836

100732

北京市建内大街5号

中国史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论文、读书札记和书评等。以刊登名家名作为主,适当选登新人新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卑沙城位置与隋唐征辽战略考论

    张驰
    14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卑沙城是隋大业十年、唐贞观十九年两次征辽战争的海军登陆地,史书对其位置的记载以及前贤的考察颇有可商讨之处.卑沙城不在辽宁海城,也非金州的大黑山城,而是在丹东东北的九连城附近.隋炀帝派来护儿率军攻取卑沙城,是为了切断平壤与辽东前线的交通,吸引高句丽主力大军救援而歼灭之,以求速得大胜.唐太宗的海陆联动战略基本是沿袭炀帝,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这也是其困于辽东战场的原因之一.

    卑沙城九连城征辽战略隋炀帝唐太宗

    南宋江阴政区层级调整与地方利益纠葛

    张亦冰
    16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江阴政区层级反复升降,或为常州属县,或独立置"同下州"军.军县层级的变化深刻影响江阴及常州的行政管理、财计民生,造成复杂的利益纠葛.相比当地官民的"经久利害",紧迫的边防形势,是宋廷决策置军的主要因素.对江阴官吏、坊郭富民来说,置军后商旅辐辏带来的榷利收益具有极大吸引力,是其借朝廷政策调整之机,经由地方官司奏请复军的主要动力.至于江阴乡村民户,因升县为军增官置吏,导致赋役负担加重,却缺乏表达主张的有效渠道,只得通过常州官员将民瘼传达天听.然而,这些口称邻郡民生的常州官员、士大夫,其核心关切实在于自身仕途,以及江阴对常州利益的侵损,为争夺榷利不惜以邻为壑.军县升降之间,地方官民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诉求,彼此协作、竞争,可视为其因应"变局",改善处境的手段.

    南宋江阴政区层级利益纠葛

    元代海运粮食的品类构成

    李春圆
    17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海运粮食主要有糙粳米、白粳米、香糯米、稻谷以及黑豆等杂粮品种,其中的糙粳、白粳并非指加工程度不同,而是江南粳米的两个品类.糙粳米是当时江南稻米产出的最大宗品类,也是海运的主导粮品.白粳米、香糯、稻谷等的数量则相对较小.另外,大都赈粜记载中的"白米"应指北方粟米,不属于海运南粮.

    海运糙粳米白粳米白米

    《左传》"宋卫实难"新考

    徐飞
    189-193页

    甲骨卜辞与《左传》"国无幸民"之"幸"辨讹

    刘伟甘传宝
    194-195页

    "唐弗爵竹妾"说

    齐航福
    196-199页

    《史记·夏侯婴传》献疑

    朱棒
    200-202页

    梁武帝驳斥贺琛事考辨

    王晓萌
    203-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