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走马楼西汉简中多个长沙相史举劾武陵地方官吏的案例,反映出武陵郡在西汉中期应该归长沙国所有.基于刘氏长沙国含长沙、武陵二郡,重新思考长沙国封域变迁过程,可对既有认识做出调整.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长沙郡置国,封子定王发,景帝后元二年(前142)益封武陵郡.此时长沙国的疆域,可在周振鹤所考刘氏长沙国初封时疆域基础上,加上包括镡成在内的武陵郡各县,而减去属南郡的华容、州陵、孱陵,属豫章的艾县.此后长沙国裂分王子侯国的过程如周振鹤所述,而顷王附朐继位前后朝廷以孱陵交换了长沙国的耒阳、便县,剌王建德时又削去长沙国八县,此八县因脱离长沙国后不久即回归长沙、武陵郡,现已不可考.元帝初元元年(前48)长沙国因无后废除为长沙、武陵两郡,安城、容陵、攸、茶陵及剌王时所削八县回归两郡.初元四年(前45)以长沙郡重置长沙国时,武陵郡不再回归长沙国,回归长沙郡的安城等地亦不再划出,从而形成《汉志》十三县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