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土地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土地科学
中国土地科学

郑凌志

月刊

1001-8158

bianjibu@zgtdkx.com

010-66562683 66251520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

中国土地科学/Journal China Land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地价评估部门,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工矿交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与土地专业相关的科技人员,特别是从事土地调查评价,土地规划、利用、整治、保护和土地信息等专业人员以及高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在科研、教学与业务工作中的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公园联动发展区宅基地盘活的模式选择:基于群体利益异质性的视角

    王荣宇马峥嵘谭荣
    10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基于群体利益异质性视角,通过比较百山祖国家公园联动发展区内两个典型村庄的特征,辨析经济和社会利益异质性对宅基地盘活的农户自组织模式与政企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为因地制宜选择国家公园联动发展区宅基地的盘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群体利益异质性所引致的选择性激励能促成宅基地盘活的集体行动;(2)资源禀赋、群体规模、人口流动频率的村庄特征影响群体利益异质性程度;资源禀赋较好、群体规模较小、人口流动频率较低的村庄经济和社会利益异质性较强,资源禀赋较好、群体规模较大、人口流动频繁的村庄经济利益异质性较强但社会利益异质性较弱;(3)经济和社会利益异质性均较强的村庄更容易形成农户自组织的宅基地盘活模式,经济利益异质性较强但社会利益异质性较弱的村庄则适用政企合作模式.研究结论:群体利益异质性是影响国家公园联动发展区宅基地盘活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单一的强经济利益异质性不足以促成宅基地盘活的集体行动,还需发挥社会利益异质性对农户的内生激励作用,更好地落实国家公园全民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

    宅基地盘活群体利益异质性农村集体行动国家公园联动发展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驱动机制研究——基于37个典型案例的fsQCA分析

    高攀诸培新
    11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构建与实证,厘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驱动机制,为后续实践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结合资本循环理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37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产品价值实践成效进行测度,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文中所构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要件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1)37个典型案例地区已经初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的脱钩,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本文所构建的5个前因条件均以核心驱动要素在不同组态中出现;(3)案例地区实践模式较为单一,尚未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的完整闭环.研究结论: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实现需发挥产权制度、资本投入、增值显化、供需对接以及利益调节等多要素的综合效用.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逻辑驱动要素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双评价":空间规划决策的科学性跃迁——岳文泽《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理论与实践》评介

    张杨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目的:阐明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有限理性选择,总结其实践效用,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双评价"的现实挑战与应对路径,揭示"双评价"从定量评价到规划决策科学性跃迁的逻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肩负着提升规划决策科学性的使命;(2)"双评价"在不同尺度和不同决策需求中应具有差异化的应用,发挥对规划决策方案的先验性量化支撑作用;(3)"双评价"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面对不同需求角度下需要持续创新以提升其应用价值.研究结论:"双评价"的进步意义在于实现定量评价到规划决策的科学性跃迁,其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作用体现在为国土空间的组织、协调、统筹提供科学依据,直接服务于不同尺度、不同需求的意志和价值在国土空间上的映射.

    "双评价"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决策科学性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