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蚕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蚕业
中国蚕业

向仲怀

季刊

1007-0982

zgcye@163.com

0511-85616593

212018

江苏省镇江市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中国蚕业/Journal China Se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及野蚕,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适于全国广大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订阅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桑树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许萃敏李瑞雪周荣苏雪强...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生态修复是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桑树作为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抗逆性的植物,在生态环境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桑树在土壤修复、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大气净化、消落带生态修复、石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为发挥桑树的生态经济功能提供参考.

    桑树土壤修复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大气净化消落带修复石漠化治理

    柞蚕主要寄主植物及代用饲料树种蒿柳的养蚕前景概述

    王勇赵益敏李睿萱卜舒扬...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柞蚕养殖业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经济效益高,但柞蚕养殖受柞林资源及柞园面积的限制,难以继续扩大产业规模.总结了目前柞林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规模,用于柞蚕饲养的栎属植物的主要树种及其优缺点,其他代用饲料树种的主要种类及使用特点.其中,蒿柳是东北地区常见的本土树种,因其繁殖快速,叶可养殖柞蚕,一直作为柞蚕的代用饲料.详细论述了蒿柳的种类、利用历史、扦插方法及养蚕模式,旨在了解各类饲料植物的基础上,利用好现有资源并为扩大柞蚕养殖规模奠定基础.

    柞蚕寄主植物栎属植物蒿柳扦插树型养成

    "一带一路"背景下蚕桑学科硕士留学生的实践教学探讨

    李刚郭会朵唐旭东钱荷英...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日益扩大.加强对"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尤其是蚕桑丝绸行业专业硕士留学生的实践教学探讨,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也有助于推动"政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三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是高等教育应对国际化挑战、加强国际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和研究蚕桑学科硕士留学生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针对性对策,探讨了进一步丰富蚕桑学科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国际留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一带一路蚕桑丝绸留学生培养实践教学创新型应用型产教融合

    书讯

    60页

    基于自然和社会视角的夏津古桑树群历史演进研究

    尹训刚周振亚
    61-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夏津古桑树群形成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历史演变历程,对传承弘扬农桑文化、推进果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实地查访、文献查阅、史事考证等方法,从自然和社会2个角度出发,揭示夏津古桑树群形成机制,发现独特的地理区位是夏津古桑群落形成的客观因素,遵循黄河泛滥—故道形成—风沙肆虐—植桑固沙的生态逻辑;社会对桑产品的需求是夏津桑林传承的主要动力,朝代更替、政策变化、战争战乱、治乱兴衰、人口迁移等因素对桑产业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夏津古桑树群保护与传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并重、遵循立桑为业与多元发展路径等未来展望.

    自然社会夏津古桑树群历史演进

    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纪实

    张为刚余连祥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于2023年8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镇潞村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蚕丝绸文化传承与保护一线的文旅专家与会,分别就蚕丝绸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学书写、蚕桑产业的历史与现状、蚕丝绸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蚕丝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为推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蚕丝绸文化传承钱山漾论坛文化保护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