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铁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

王五昌

月刊

1001-683X

cr@rails.com.cn

010-51849582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中国铁路/Journal Chinese Railway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紧跟中国铁路前进步伐,以服务中国铁路为理念,以关注并推动中国铁路创新与发展为宗旨,以传播中国铁路发展信息与创新成果为己任,赢得了广泛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车桥耦合系统结构初始变形伪惯性力模型研究

    曾旻刘汉云杨俊伟毛娜...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车桥耦合动力分析中不考虑结构初始变形与轨道不平顺两者的差异.研究将高速铁路轨道-桥梁结构初始变形与轨道不平顺分开考虑,提出伪惯性力结构初始变形影响分析新模型,采用经典的Hertz弹簧-质量车辆模型,理论推导了车桥动力方程及轮轨力解析式,以高速铁路简支梁为对象,通过MATLAB自编程序,系统开展了车速及接触刚度影响分析.研究表明:整体上,轮轨力响应较车体加速度、桥梁位移响应对初始变形更敏感,Hertz弹簧刚度对轮轨力的影响要大于车速的影响;将初始变形作为附加轨道不平顺线性叠加模型受Hertz弹簧刚度影响大,伪惯性力模型受车速影响大;线性叠加模型高估了结构初始变形对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该研究可为我国即将到来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大批量运维养护潮,提供更精细准确的模拟方法.

    桥梁初始变形车桥耦合系统伪惯性力Hertz弹簧轮轨力

    市域(郊)铁路简支箱梁设计

    李伟超施威任伟蒋成强...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域(郊)铁路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尚无对应标准的简支箱梁通用设计参考图.结合市域(郊)铁路的设计标准,介绍桥面布置原则,对不同工序浇筑三墙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及构造要求对结构主要构件尺寸进行了比选,采用实体分析计算方法,对梁体各工况下的局部受力情况进行计算,明确了需局部加强位置.通过车桥耦合计算分析,验证行车安全、舒适性.研究结论为:(1)线间距4.0 m时,桥面宽度为10.8 m,线间距为5.0 m时,桥面宽度为11.8m;(2)推荐采用节省工期、质量易保证的整体式桥面一体化运架方案;(3)结构腹板厚度采用36.0 cm,顶板、底板厚度采用26.0cm,腹板斜率采用1:2.5,腹板间距5.2m左右;(4)需对吊点、支座位置进行局部加强;(5)桥梁的振动性能良好,列车的行车安全可以保证,乘坐舒适性良好.

    市域(郊)铁路简支箱梁结构设计整体式桥面

    钢轨纵向位移快速测量系统的方法与应用

    王波杨展肖杰灵杨立...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轨纵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状态演变的典型表现,监测钢轨纵向位移情况成为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的重点工作.然而,目前常用的无缝线路状态监测方法均基于固定式设备,大多存在成本高、精度差的弊端,且较难实现快速监测.开发设计一种动态的无缝线路钢轨爬行快速测量系统,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轨标和道旁基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对轨道场景进行还原和追踪,实现对无缝线路状态的监测.通过系统在现场的应用测试验证了该监测方法良好的适用性,在现场试验中钢轨纵向位移的测量精度可控制在±1 mm范围内,满足监测要求.该系统提高了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可为无缝线路科学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

    无缝线路监测系统现场试验钢轨纵向位移图像识别

    "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老师火车钢笔画系列作品——DJJ2型电力动车组"中华之星"

    24页

    高速道岔轨道几何状态评价与规律研究

    解婉茹秦航远戚志刚杨飞...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道岔的轨道几何不平顺状态能够直观反映其服役性能,开展高速道岔区段轨道几何不平顺状态管理是道岔检养修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高速综合检测列车2023年1月-5月采集得到的检测数据为研究对象,从道岔结构、管理速度、道岔型号、辙叉号角度进行分类,分析当前高速正线道岔铺设概况.以道岔区轨道质量指数为基础,提出能够量化一定检测周期内道岔区段轨道几何整体状态与变化情况的道岔轨道状态指标与波动率指标.最后,以铺设最广的1/18道岔为研究对象,分析主型1/18道岔的轨道几何不平顺状态规律.研究结果为后续应用TQI-T评价高速正线道岔动态轨道几何不平顺状态以及指导道岔区段养护维修等工作奠定基础.

    高速铁路道岔轨道几何不平顺动态检测轨道质量指数状态管理

    山地齿轨交通系统试验线总体设计

    姜梅张茂帆寇峻瑜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轨交通是一种在传统轮轨系统走行结构中增加齿轮-齿轨传动系统的创新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可解决大坡度线路适应性问题,提高山区、丘陵等复杂地形地貌环境轨道交通选线的灵活性,充分满足山地旅游轨道交通需求,应用前景广泛.为满足齿轨交通系统商业应用前的车辆性能及关键工程技术验证,建设一条山地齿轨交通系统试验线,最大坡度达120‰.通过详细介绍该试验线的建设情况、试验列车概况、试验需求分析、总平面设计,以及轨道、路基、工艺、供变电、附属试验设施等主要工程内容,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轨道交通山地齿轨交通试验线总体设计动态试验

    高速铁路智能CTC多区段列车运行协同调整方法研究

    王振东赵宏涛王心浩潘帅...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破解调度集中系统(CTC)在多区段调整方面的技术瓶颈,支撑智能高铁2.0时代多线成网运营的智能化行车调度运用场景,梳理并分析现阶段CTC智能调整方面的研究成果及问题,明确了调度管理边界及CTC系统边界将长期存在的客观性,从模型构建、动态协同联盟定界机制、求解算法等方面对多区段调整方法进行探讨.立足于CTC系统现状及规划实施的智能化技术路线,从多区段调整业务主体、信息存储、相关信息综合利用技术、动态信道分配等方面,分析CTC承载多区段调整业务的可行性及技术研究路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智能CTC的多区段列车运行协同调整方法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分析过程及相关结论对大范围智能行车调度的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高速铁路智能CTC行车调度协同调整多区段调整模型

    广告索引

    43页

    基于单端测量的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带电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章来胜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接触网电分相非正常带电是接触网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基于电压感应原理,实时测量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电压变化,通过zigbee低功耗无线模块实时传送给数据集中采集装置,其接收到多个电压采集单元采集的电压脉宽时间值后,经过相应算法实时计算出当前电压值,再由4G/5G网络实时将接触网电分相带电状况上传至接触网运维监控系统,精准诊断分析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带电情况.相较于传统电压互感器在线检测,感应电压虽然误差较大,但从接触网安全运行以及成本和应用效果而言,感应电压检测技术完全可以实时准确地判断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带电情况,并快速报警,为铁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带电检测单端感应监测系统

    城轨交通接触网安全在线监测系统

    于秋波倪国政王志锐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触网是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降低接触网故障对安全运营的影响,提出城轨交通接触网安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技术并研发相关硬件,对接触网设备导高值、拉出值、磨耗、悬挂部件、弓网燃弧及温度等状态实现在线自动检测,为检修运维提供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全面实现设备智能化巡视和设备状态感知.重点阐述监测系统总体架构、功能、关键技术,以及在天津地铁6号线的实际应用.应用效果表明:系统对缺陷检测精度高、对缺陷位置定位误差小,提升了接触网故障处理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实现了接触网巡视、动态检测、静态检测、磨耗检测作业的少人化和无纸化,并逐渐实现接触网维护工作由计划修向状态修过渡.

    轨道交通接触网在线监测智慧运维缺陷检测智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