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陈仲强

月刊

1009-6604

wcwkzazhi@163.com

010-82025751,82266602,82266604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反映国内外微创技术进展的学术期刊,报道普通外科、心胸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妇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肿瘤科等领域的微创技术(各种腔镜、内镜、介入技术等),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入网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本刊2005年起改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每期80页,大16开,铜版纸印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斜外侧入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2年随访结果的对比研究

    吴静晔葛腾辉李观清敖进涛...
    593-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术后2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9月OLIF(46例)和TLIF(45例)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2年随访资料,融合范围1~2个腰椎节段。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2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2年影像学参数、椎间融合、融合器沉降和永久性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OLIF和TLIF术后2年腰痛VAS[2(2,3)vs。2(2,2),P=0。943]、下肢痛 VAS[2(2,2)vs。2(2,2),P=0。988]和 ODI[17%(10%,22%)vs。14%(10%,22%),P=0。417]差异均无显著性。OLIF术后2年椎间高度优于TLIF[(11。9±1。5)mm vs。(9。2±2。0)mm,P<0。001],节段前凸角度优于TLIF(15。7°±7。2° vs。12。5°±5。9°,P=0。029),且融合器沉降率低[19。6%(9/46)vs。40。0%(16/40),P=0。037]。2 组术后2 年融合率[93。5%(43/46)vs。87。5%(35/40),P=0。562]和永久性神经损伤发生率[4。3%(2/46)vs。6。7%(3/45),P=0。980]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对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短节段OLIF和TLIF术后2年在症状改善和融合率方面表现相似,但OLIF椎间高度和前凸角度恢复更显著,且融合器沉降率较低。

    椎间融合术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腰椎滑脱对比研究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122例

    贾金华孔萌刘红真秦虹...
    599-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9年1月~2023年6月我科采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MD 122例,经脐部取纵行切口,切口左右分别置入5 mm trocar,于观察孔和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和无损伤肠钳,探查腹腔并寻找憩室,扩大脐部切口后将憩室提出腹腔外行切除吻合。结果 122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4例术前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术中腔镜探查诊断为MD合并穿孔;憩室合并下消化道出血48例、炎性反应38例、肠套叠12例、索带卡压肠梗阻8例、穿孔致腹膜炎12例。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8~125 min,平均78 min。术后病理均证实为MD。2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治疗后治愈。术后2~4d开始流质饮食,5~9 d出院。119例患儿术后随访3~18个月,手术效果满意,无术后便血、吻合口狭窄、粘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MD安全可行,MD合并穿孔或肠梗阻并不是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

    梅克尔憩室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

    Bikini切口直接前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学习曲线分析

    文祖洲陈洪强吴西智罗昂...
    604-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ikini切口直接前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Bikini incision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total hip arthroplasty,Bikini-THA)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一位熟练掌握后外侧入路和传统直接前入路THA的术者最初完成的80例Bikini-THA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散点图观察学习曲线。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D组,每组20例。比较4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臼杯外展角、前倾角、股骨柄-髓腔轴线夹角、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约40例之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下降趋势放缓并趋于平稳。4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A组>B组>C、D组(P<0。05),C组和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髋臼假体位置良好(外展角30°~50°,前倾角5°~25°);股骨假体中心固定率(股骨柄-髓腔轴线夹角≤3°)A组<C、D组(P=0。003,0。003)。4组术后2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疗效评价均为优。A组并发症5例(大转子骨折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B组并发症3例(大转子骨折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切口感染1例),C组并发症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D组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26个月,(19。4±4。7)月,均无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Bikini-THA学习曲线大约为40例。

    Bikini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学习曲线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朱春晖刘刚陈伟
    610-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与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s,CCS)治疗中青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8月103例中青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组(n=54)和空心加压螺钉CCS组(n=49)。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Garden对位指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股骨颈短缩长度、颈干角变化(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颈干角差值)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FNS组手术时间[(46。7±12。3)min vs。(69。7±14。1)min,t=-8。840,P=0。000]、术后下地负重时间[(11。5±2。7)周 vs。(15。7±3。2)周,t=-7。124,P=0。000]、骨折愈合时间[(3。7±0。8)月 vs。(4。3±0。9)月,t=-3。625,P=0。001]、并发症发生率[1。8%(1/54)vs。14。3%(7/49),x2=3。944,P=0。047]均显著短于/低于CCS组。2组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随访时间及颈干角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髋关节 Harris 评分术后 3 个月[(84。5±3。9)分 vs。(82。7±4。4)分,t=2。212,P=0。029]、术后 6个月[(91。4±4。4)分 vs。(89。7±4。0)分,t=2。119,P=0。037]和术后 1 年[(96。0±2。8)分 vs。(94。8±3。1)分,t=2。029,P=0。045]均显著高于 CCS 组。末次随访 FNS 组股骨颈短缩长度[(4。6±2。8)mm vs。(5。9±3。3)mm,t=-2。165,P=0。033]显著小于CCS组。结论 与CCS比较,FNS内固定治疗中青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短,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髋关节活动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股骨颈骨折骨折内固定术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空心加压螺钉

    改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在中低位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应用

    冯海龙邢林帅雒红涛许召君...
    617-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在中低位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3年5月我院63例中低位直肠癌NOSES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根据造口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改良回肠造口术,n=31)和对照组(常规襻式回肠造口,n=32),比较2组造口时间、造口还纳手术时间、术后造口早期并发症(造口渗漏、周围皮炎、疼痛、周围trocar孔感染、出血、缺血坏死、水肿、周围皮肤黏膜分离及近端肠梗阻)和远期并发症(造口狭窄、回缩、脱垂、旁疝)、肿瘤复发及死亡情况。结果 63例均顺利完成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及造口还纳手术。观察组造口手术时间中位数7(6,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3(21,24)min(Z=-6。853,P=0。000);观察组造口还纳手术时间(63。2±5。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3。5±4。7)min(t=-23。109,P=0。000)。2组均无造口出血、坏死。观察组造口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4%(2/31)vs。65。6%(21/32),x2=21。766,P=0。000];观察组造口周围trocar孔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31)vs。53。1%(17/32),P=0。000]。2组均无造口狭窄发生;造口旁疝3例,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2例,2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对照组1例造口回缩,1例造口脱垂。5例并发症均在二次还纳手术中得到及时治疗。63例随访6~60个月,均无肿瘤复发或死亡。结论 中低位直肠癌NOSES中应用改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安全、可行,操作简便,有一定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刘志美张静
    623-627页

    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岛叶癫痫的研究进展

    张江龙沈云娟张新定
    628-632页

    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研究进展

    覃磊肖庆澳张晓磷
    633-637页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膜前修补术后复发疝10例

    胡安然黄华龙郑志铭叶建国...
    638-641页

    经皮椎间孔镜致腰动脉损伤出血的介入治疗(附3例报告)

    丁立山陈清亮詹鹏超申猛...
    642-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