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外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外语
中国外语

黄国文

双月刊

1672-9382

flc@hep.com.cn

010-5858135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23层

中国外语/Journal Zhongguo Waiyu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党百年与中国外语教育新使命

    姜锋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外语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密切关联,为不断形成完善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和教育基础作出了历史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外语教育应超越学科边界之争、东西方之争,以及人文、工具之争,致力于培养扎根中华大地,具有世界眼光,融通语言能力、学科专业能力以及全球话语能力的卓越国际化人才,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话语体系.这既是外语教育的新使命,也是外语教育的新任务、新机遇.

    建党百年外语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话语体系话语能力

    美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研究

    施旭李婧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的国家安全,包括其观念、政策和战略,一直是国家安全研究、国际安全研究和美国研究等学科关注的重点.然而,从文化话语研究视角观之,这些研究传统尚存盲点和偏颇.全面、系统、深入的话语研究进路,势必拓展、深化、丰富美国国家安全研究.为此,本文首先揭示话语(体系)与国家安全的辩证联系,然后提出"美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的分析框架,接着枚举亟待探究的问题,最后展示材料收集和解读的原则及策略;也希望这样一套阐释工具,对于建设和完善我国自己的话语体系有一定启示作用.

    安全战略话语(体系)传播(跨)文化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及其启示

    张天伟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四国的外语教育政策进行个案分析,阐述不同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特点和差异,并结合我国当前外语教育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对策性思考.在后疫情时代、新文科建设等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下,我国应当借鉴印度的教育技术路线、美国的关键语言战略、德国的多元化外语教育思想和巴西的精英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外语教育政策调整,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外语教育语言政策外语教育政策国家语言能力国家外语能力

    浅析"语音隐喻"的有关特性

    胡壮麟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99年起,在隐喻研究方面,除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外,语音隐喻研究被纳入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研究视线.令人注目的是此项研究在国内受到更大重视,成果丰硕.本文试图从一些有关特性,如拟音像似性、跨域关联、语言差异性、跨语性、功能性和融合性,分析其深层原因.应该说,这些特性在汉语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而推动了汉语的语音隐喻研究.

    语音隐喻像似性相似性跨域关联跨语性功能性融合性

    广告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认知叙事研究视角

    程瑾涛刘世生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美国信息和通信技术类公司的平面广告及华为公司的互联网手机广告为例,借助概念隐喻理论,探讨了广告语篇中多模态隐喻与叙事的相互作用,展示了社会变迁及延续是如何在不同时间、体裁和文化的广告语篇中被表征和重新语境化的,并特别关注了华为公司全球品牌推广活动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广告策略变化,揭示了世界品牌广告国际化主题的本土化策略.

    多模态隐喻广告叙事

    新闻语篇中投射源的研究

    贾培培曾蕾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结合新闻语言的本体研究,对新闻语篇中的投射源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发现,新闻语篇中的投射源有自我和他者之分.自我类投射源由第一人称单数I或复数we实现,前者既可以是新闻报道者,也可以是其他参与者;后者既可以包含受众,也可以不包含受众.他者类投射源有可明确和不可明确之分.可明确的投射源既可以根据明确程度分为完全明确的、部分明确的和未明确的三类,也可以根据个体性和意识性分为有意识的个体、有意识的非个体和意识产物.需要指出的是,投射源在新闻语篇中有缺失的可能.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闻语篇投射源系统网络.

    系统功能语法新闻语篇投射源系统网络

    中美死亡教育儿童绘本中"死亡"意义多模态建构的文化比较——《死亡是什么?》分析

    孟玲赵娜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考察中美原创同名死亡教育儿童绘本《死亡是什么?》(罗点点,2016;Boritzer,2000)中"死亡"意义多模态建构的文化比较.语料分析采用多模态分析框架(Painter et al.,2013)中概念意义层面的实例化和主题分析.研究发现,中美绘本借助差异显著的图文投入以及耦合中的分歧和聚合对概念意义进行建构,所建构出的"死亡"阐释较为相似,都有生物性、社会文化性和情绪反应性.这些差异仅存在于子类.差异与文化语境有关.

    中美死亡教育儿童绘本死亡意义多模态分析图文实例化

    我国情境中的安宁疗护家庭会议——结构、挑战与策略

    秦苑高一虹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目前情境,安宁疗护家庭会议是一个新的"活动类型"和"话语类型"(Levinson,1979;Sarangi,2000).本研究基于互动语料,呈现我国情境中安宁疗护家庭会议的结构、互动中的主要问题和主持医生的沟通策略.语料来源为北京市安宁疗护试点某医院安宁病房模拟家庭会议.研究者依据"活动类型"和"话语类型"框架,对会议录音文字稿做了话语分析.结果显示,会议结构主要包括:(1)开场;(2)沟通病情;(3)商议照护目标及方案;(4)收场.主要问题包括:就临终照护,病人与家属意愿不一致、家属之间意见不一致、出现无关议题等.医生的主要沟通策略包括:区分意愿主体;邀请家属对决策意愿主体做优先排序,使病人意愿得到充分重视;询问未发言者,确保每位成员的声音被听到;将讨论议题聚焦于病情沟通和照护目标,排除其他话题;对照护方式提供参考信息和建议等.研究揭示了在"善终"问题上,安宁疗护家庭会议这一新兴话语类型、话语实践与我国传统文化和话语惯习之间的张力,以及可能的对话空间.

    安宁疗护家庭会议活动类型话语类型

    双向文化教学——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吕丽盼俞理明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文化交际研究从起步之初便与外语教学息息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外语教学受跨文化交际研究影响,强调语言使用性和导入目的语文化的教学逐渐替代了传统语言系统结构教学.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当下,本文回顾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从强调目的语文化到凸显双向文化这一理论发展过程,指出兼顾与平衡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双向文化教学是改善目前外语学习者"本土文化失语"症状的良好方案,也是应对当前培养全面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所面临困境的有效路径.

    双向文化教学本土文化失语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中国文化传承现状研究

    袁小陆赵娟王辉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借助调查问卷和文化测试等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国内高校英语专业3 891名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承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并对学生中国文化学习意愿、课堂教学、作业测试、课程设置、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等变量之间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英语专业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准确性不高.本研究就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承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英语专业教育中国文化传承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