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皮肤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陈洪铎

月刊

0412-4030

pifukezazhi@yahoo.com.cn

025-85478124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12号

中华皮肤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新技术与新方法、临床经验、中医中药、皮肤外科、病例报告、皮肤科教程、药物与临床等原创性论文栏目,是了解中国在皮肤性病学预防和治疗、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最新进展的窗口。内容丰富,报道及时,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皮肤瘙痒症诊疗与康复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王宏伟谢志强...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外老年皮肤瘙痒症研究进展迅速,对该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为规范老年皮肤瘙痒症的诊疗与康复,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皮肤病学组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一些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老年皮肤瘙痒症诊疗与康复专家共识(2025版)》,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缓解或消除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瘙痒症老年人诊断治疗康复专家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通讯编委名单

    8页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光动力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光动力治疗协作组王秀丽...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包括光线性角化病(癌前病变)、鲍恩病、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乳房外Paget病等,危害大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作为NMSC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可贯穿其治疗全程,可实现集防治康复于一体的综合疗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为给予ALA-PDT治疗NMSC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实用和规范的建议,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光动力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光动力治疗协作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全面评估、借鉴国内外文献、共识/指南和专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诊疗现状,制订了本共识。

    光化学疗法氨基酮戊酸肿瘤治疗方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专家共识

    常见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特征专家共识(2025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陈柳青...
    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非黑素细胞皮肤肿瘤的诊断、分型和治疗等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RCM应用于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诊疗指南与共识。本共识为部分皮肤影像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撰写而成,描述了常见的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RCM表现及其与组织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阐述常用RCM术语,旨在提升临床医师诊疗水平,促进RCM在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领域应用的标准化。

    皮肤肿瘤诊断显微镜检查,共焦专家共识

    欢迎订阅《中华皮肤科杂志》

    33页

    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分析

    廖彩荷王佩茹吴明顺孙晓飞...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方式的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老年颜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颜面部基底细胞癌老年患者13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皮损深度分别接受刮勺刮除术(41例)、CO2激光治疗(35例)和窄缘切除旷置手术(55例)的强化预处理,所有患者联合ALA-PDT治疗。随访时间6~39(17。7±9。0)个月,评估各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刮除术+ALA-PDT治疗组、CO2激光+ALA-PDT治疗组和窄缘切除旷置手术+ALA-PDT治疗组总缓解率分别为100%(41/41)、100%(35/35)和96。4%(53/55)。患者接受ALA-PDT治疗时有轻度疼痛、局部红肿等暂时性反应,均能完全耐受,未见创面感染、愈合困难等现象。除了窄缘切除旷置手术+ALA-PDT治疗组3例鼻部和鼻唇沟基底细胞癌治疗后形成瘢痕,其余患者颜面部保留良好外观。结论 ALA-PDT联合刮除术、CO2激光或窄缘切除旷置手术是PDT在不同深度基底细胞癌的初探治疗,疗效肯定且创伤小,为老年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癌,基底细胞光化学疗法老年人面部新辅助治疗

    广告目次

    39页

    老年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吴曹英杨永婷王春申耀元...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老年与老年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探讨老年黑色素瘤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经临床及组织病理明确诊断的非老年黑色素瘤(<60岁)与老年黑色素瘤(≥ 60岁)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和病理变量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纳入233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年龄(60。3±14。7)岁,60~69岁为发病高峰。非老年组102例(43。8%),老年组131例(56。2%)。老年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活跃比例(P=0。040)、Ki-67指数≥ 30%比例(P=0。010)、Charlson合并症指数(P=0。002)高于非老年组,而BRAF/KIT/NRAS突变率(P=0。003)、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P=0。034)、接受辅助治疗的比例(P=0。042)均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x2=6。10,P=0。014)。性别、转移与否、伴发溃疡与否、远处转移与否、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肿瘤分期、Charlson合并症指数、Breslow厚度是影响老年黑色素瘤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预后指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P=0。015,HR=4。622,95%CI:1。352~15。798)、有远处转移(P=0。013,HR=9。844,95%CI:4。621~59。763)、Charlson合并症指数 ≥3(P=0。038,HR=3。149,95%CI:1。067~9。294)是影响老年黑色素瘤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非老年黑色素瘤相比,老年黑色素瘤患者表现出更高的Ki-67指数、更高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更低的手术比例、更低的辅助治疗比例等。男性、有远处转移、Charlson合并症指数≥ 3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黑色素瘤老年人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期预后因素

    生物制剂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124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回顾分析

    金兰邱云王唯嘉康晓静...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生物制剂治疗老年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年龄≥65岁、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3分或银屑病皮损面积(BSA)≥3%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124例,记录第0(治疗前)、4、12、24周PASI、BSA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评估疗效,统计PASI评分改善超过75%(PASI75)和90%(PASI90)的患者比例,记录不良反应。使用SPSS 29。0、GraphPad Prism10。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Q1,Q3)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124例患者中,男72例(58。1%),女52例(41。9%),年龄65~87岁。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86例(69。4%),乌司奴单抗15例(12。1%),依奇珠单抗14例(11。3%),古塞奇尤单抗5例(4。0%),阿达木单抗4例(3。2%)。治疗前,124例患者PASI、BSA、DLQI评分[M(Q1,Q3)]分别为 12。2(7。8,19。6)、16。0%(10。2%,25。0%)、16(11,20),治疗后第24周分别显著下降至0。8(0,1。2)、1。0%(0,2。0%)、0(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 9。66、9。66、9。63,均 P<0。01);第 4、12、24 周达 PASI75 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42。7%(53/124)、80。6%(100/124)、93。5%(116/124),达 PASI90 的比例分别为 13。7%(17/124)、48。4%(60/124)、85。5%(106/124)。分别比较有合并症组(93例)和无合并症组(31例)、早发型组(41例)和晚发型组(83例)患者在治疗第4、12、24周时PASI75和PASI90的达标率,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4例患者中42例随访超过2年,2年时达到PASI75和PASI9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1。4%(30例)和54。8%(23例)。有13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3。2%)、肝酶升高3例(2。4%)、湿疹样皮炎2例(1。6%)、瘙痒2例(1。6%)、结节性痒疹1例(0。1%)和白癜风1例(0。1%)。结论 生物制剂治疗老年中重度银屑病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安全性较高,总体疗效显著。

    银屑病老年人抗体,单克隆治疗结果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生物制剂

    2024年《中华皮肤科杂志》审稿专家名单

    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