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生长发育期SD大鼠颅骨的生长发育及其与颅骨和硬脑膜中局部黏着斑激酶(FAK)/Twist1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选取幼龄大鼠,从出生后1周开始,使用软尺记录颅骨长度(颅长)及宽度(颅宽);分别使用电子秤和电子天平称量体质量和脑质量;使用量筒称量脑组织的容积;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颅骨FAK和硬脑膜Twist1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颅骨与硬脑膜组织的细胞形态及FAK/Twist1在不同部位的表达差异.结果 (1)大鼠颅长、颅宽在1~7周内均逐渐增加(F颅长=420.20、F颅宽=47.27,均P<0.001),与第1周相比,第2周时颅长和颅宽均明显增加(均P<0.05),第7周时颅长和颅宽增长分别占整个发育过程(1~12周)的94.4%和90.0%.(2)大鼠的体质量和脑质量在1~7周内逐渐增加(F体质量=485.20、F脑质量=126.00,均P<0.001),与第1周相比,第2周时体质量和脑质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第7周时增加的体质量和脑质量分别占整个发育过程的60.4%和51.2%.(3)大鼠的脑容积在1~7周内逐渐增加(F=852.80,P<0.001),1~3周增长迅速,3周以后较为平缓,第7周时增加的脑容积占整个发育过程的60.5%.(4)WB结果显示,第1~7周时颅骨组织中FAK表达水平逐渐升高(F=15.80,P<0.001),第7周时FAK表达水平较第1周明显升高(P<0.01);硬脑膜组织中FAK表达水平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第4周FAK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值,与第1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组织中FAK的表达水平与颅长、颅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6(均P<0.001),呈正相关.(5)颅骨颅缝观察结果显示,出生后第1、4、7周,大鼠的颅骨生长以纵向生长为主,且颅缝逐渐清晰,在第7周时已完全闭合.(6)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wist1主要在硬脑膜中表达,在第1周时表达水平最高,随后逐渐下降(F组化=22.10、F荧光=36.82,均P<0.01);FAK主要在颅骨中表达,第4周较第1周表达降低(P<0.01),后逐渐升高.结论 大鼠出生后1~7周,FAK在颅骨中的表达水平与颅骨的生长发育正相关,而Twist1在颅骨和硬脑膜中的表达水平则随着颅骨生长和骨缝闭合而降低,颅骨及硬脑膜中FAK/Twist1可能共同调节了幼龄大鼠颅骨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