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刘迁

半月刊

1004-2377

zazhi2008@163.com

010-51280025(李健)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Journal zhonghua shaoni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感悟

    严达强
    89-89页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项目教学的思考

    韩晓农
    9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工技术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项目

    《桥》一课的课例和反思

    陈辉静
    91-91页

    对初中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思考

    房爱芬
    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思考、练习有关学习内容的准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

    语文课前预习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王颖
    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生活化经验行为升华提高回归

    关于改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效策略的思考

    冉中一
    94-94页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徐慧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心会跟爱一起走--教学管理工作之我见

    张郁敏
    96-96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黄秀娟
    9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儿童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学得生动有趣,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学数学,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呢?我尝试着让学生这样学:①想像数学;②描绘数学;③体验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幼儿抓起

    刘晓燕
    98-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