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刘迁

半月刊

1004-2377

zazhi2008@163.com

010-51280025(李健)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Journal zhonghua shaoni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英语教学刍议

    苑广雯
    208-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尤其是英语学科,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麻烦学科”。在教学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是现在教学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难的成因及其对策

    张志龙
    209-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物理教学难的问题较为普遍,直接影响着高中物理教学,解决好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难的成因及其对策做一简单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文琪
    210-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都是必不可缺的。然而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对课本内容的解说,作为学生来讲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使得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上机操作技能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朱为英
    21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稳妥推进和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狠抓落实”为原则。

    教学阅读写作口语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祖利峰
    212-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而不应忽视其独特的功效。要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读前设计好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通过读自己解决问题,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

    高中语文朗读训练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守礼
    213-213页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

    李敏
    214-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据统计,世界上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大约有4亿,差不多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讲英语。英语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因此,要教育学生学好英语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英语初学者总希望别人告诉他学好英语的窍门或捷径。但是,英语学习并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口语训练模仿信心自学

    如何做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梁月娥
    215-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然而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交际质量不高。如何改变现状,提高口语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热点问题也是难题。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齐晓云
    21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的,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一位语文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才能演奏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难忘的乐章!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王保玉
    217-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数学课程标准》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新课程连续性系统性课堂教学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