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孙永华

双月刊

1673-9450

zhssyxf@163.com

010-63138570,63139297

100050

北京宣武区永安路95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CSTPCD
查看更多>>栏目有专家风采、专家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综述、警示、讲座、译文、病例报告、读者作者编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纪念郭子恒教授诞辰百年暨逝世十周年——深切怀念敬爱的恩师郭子恒教授

    孙永华
    463-464页

    永远的怀念——纪念父亲郭子恒百年诞辰暨逝世十周年

    郭维加郭维明郭维健
    465-466页

    膝骨关节炎相关炎症因子与血浆代谢物间的因果关系及中介效应

    王振宇张洪美荆琳何名江...
    467-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系统评估炎症因子、血浆代谢物与膝骨关节炎(KOA)间的因果关系及血浆代谢物在炎症因子介导的KOA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公共数据库获取91种炎症因子、1400种血浆代谢物和KOA的GWAS数据.使用两样本MR分析,对炎症因子、代谢物与KOA和KOA相关炎症因子与代谢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对代谢物在炎症因子介导的KOA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估计.结果 2种炎症因子(CD5、FGF-5)、65种血浆代谢物与KOA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中介分析发现N-乙酰基-1-甲基-L-组氨酸在FGF-5与KOA的因果关系中存在3.7%的中介效应比.结论 多种炎症因子及代谢物与KOA存在因果关系,代谢对KOA的影响应予重视.T细胞在预防KOA中有重要作用,从遗传学层面可解释富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的抗炎作用.FGF通路在预防预防KOA方面有潜力,为未来PRP组分研究提供了参考.

    骨关节炎,膝炎症趋化类因子富血小板血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血浆代谢物中介分析

    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李煜王鹏陆翮冯蓉琴...
    474-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2023年3月至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烧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取患者10 cmx10 cm深Ⅱ度创面作为受试区域.对照组患者常规涂抹1%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频率50 Hz,电流强度20 mA,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3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天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测量创面血流灌注情况.计算治疗后第7、10、14天的创面愈合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观察组创面血流灌注值分别为(203.53±40.99)PU、(227.53±37.79)PU,对照组创面血流灌注值分别为(213.13±32.19)PU、(223.07±31.35)PU,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9、0.498,P=0.317、0.620);治疗后第2、3天,观察组创面血流灌注值分别为(254.20±32.24)PU、(277.93±26.99)P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23±27.14)PU、(245.13±23.92)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5、4.982,P<0.05).治疗后第7、10、14天,观察组创面愈合率为(16.70±4.68)%、(58.63±10.39)%、(89.03±10.72)%,均高于对照组的(12.33±4.19)%、(51.60±6.95)%、(82.10±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6、3.038、2.949,P<0.0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7.87±1.25)分、(8.03±1.1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9,P=0.599);治疗后第3、7、14天,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4.23±0.94)分、(3.42±1.04)分、(1.57±0.8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57±1.01)分、(4.27±0.98)分、(2.20±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6、-3.194、-2.692,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明显改善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微循环,提高创面愈合率,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从而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

    低频脉冲电刺激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血流灌注

    溃疡油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王杰袁泉王玥琦乔佳君...
    480-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溃疡油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足部创面常规清创并每周换药2~3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敷溃疡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敷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6、12周,比较2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患者比例,计算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2组患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感染加重、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6、12周,2组在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患者比例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血肌酐及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4.20±0.91)x1012/L比(3.48±0.68)x1012/L、(123.07±19.29)g/L比(102.56±19.6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3、5.724,P<0.001).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溃疡油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糖尿病足溃疡安全性临床疗效

    皮瓣联合掌长肌腱折叠单排三点式固定治疗指背侧创面伴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友唐林峰杜伟伟刘海亮...
    485-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皮瓣联合掌长肌腱折叠单排三点式固定治疗手指末节背侧创面伴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至2023年11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手外科收治12例(12指)手指末节背侧创面伴锤状指畸形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1~63岁.创面面积1.5 cmx1.0 cm~5.5 cmx2.0 cm.均采用皮瓣修复,其中1例采用带掌长肌腱的前臂静脉皮瓣,6例采用第2足趾侧方皮瓣,4例采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1例采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术中扩创后均伴有肌腱缺损,均行掌长肌腱折叠单排三点式固定重建伸肌腱止点,并植入克氏针牵引指间关节.术后门诊定期随访,采用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体系评价手指功能恢复状况,采用皮瓣综合评价量表评定供受区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12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3~15个月,平均7个月.锤状指畸形均得到矫正,指间关节活动时无疼痛.Crawford锤状指疗效评价为优8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皮瓣综合评价量表评定为优9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皮瓣感觉恢复至S2~S3.其中静脉皮瓣有轻度色素沉着;腓浅动脉穿支皮瓣外观臃肿,经修薄后外观明显改善;其余皮瓣外观良好.供区均一期愈合,无功能障碍.结论 采用皮瓣联合掌长肌腱折叠单排三点式固定治疗手指背侧创面伴锤状指畸形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外科手术皮瓣锤状指伸肌腱止点手指损伤

    足底内侧皮瓣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部巨大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创面的临床效果

    高秋芳张万锋盛泉音马彬...
    491-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皮瓣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部巨大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创面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3年5月汉中市中心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9例足跟部巨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6~72岁.患者均接受肿瘤扩大切除术,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形成创面面积为8 cmx9 cm~12 cmx14 cm,均采用足底内侧皮瓣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用于修复足跟负重区,切取范围为5 cmx6 cm~9 cmx11 cm;腓动脉穿支皮瓣用于覆盖非负重区,切取范围为10 cmx18 cm~13 cmx24 cm.皮瓣供区创面均采用断层皮片移植修复.记录术后皮瓣及植皮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记录皮瓣外观,测量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评价患足功能.结果 8例皮瓣成活良好,1例腓动脉穿支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清创后移植全厚皮片修复;供瓣区植皮均成活良好.随访6~36个月,局部无复发,远位未发现转移.皮瓣均不臃肿,质地及色泽良好,足底内侧皮瓣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距离3~6 mm,腓动脉穿支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8~10 mm.供瓣区植皮残留瘢痕对足功能无明显影响.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为(93.2±6.8)分,优7例,良2例.患者对术区外观满意,术侧下肢功能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采用足底内侧皮瓣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跟部巨大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创面,可同时满足足跟部负重区功能及感觉恢复和非负重区皮瓣覆盖及外形需求,术后外观及功能良好.

    恶性黑色素瘤足底内侧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

    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患者心脏术后胸骨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徐志刚曹涛何亭李博奥...
    498-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患者心脏术后胸骨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3月至2023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心脏外科开胸术后发生胸骨骨髓炎的糖尿病患者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首先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一期术中彻底清创后填充抗生素骨水泥,2~4周后待创面无明显渗出,再次手术取出骨水泥,沿深筋膜层充分游离伤口两侧软组织形成皮肤筋膜瓣,两侧皮肤筋膜瓣直接拉拢缝合修复.结果 23例患者中21例创面一期愈合,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拆线后伤口裂开约1 cm,门诊换药7 d后愈合;1例出院1个月后伤口再次破溃形成窦道,再次入院按此方法治疗后痊愈.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是治疗糖尿病患者心脏术后胸骨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胸骨骨髓炎糖尿病骨水泥抗生素创面修复

    内窥镜辅助下改良Okutsu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齐伟亚方杰左志诚刘桂谦...
    503-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窥镜辅助下于腕管外切开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估内窥镜单入路对术后掌根痛及手功能感觉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24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远端腕横纹处单一横切口,腕管外简易扩张,内窥镜辅助下切开腕横韧带,术后观察掌根痛以及正中神经支配区皮肤麻木恢复程度和拇指运动功能.应用顾玉东推荐的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手功能及感觉.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 d麻木症状缓解,切口无感染,掌根无柱状痛.术后6个月根据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优19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 内窥镜辅助下改良Okutsu法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其疗效可靠,康复时间短,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内窥镜Okutsu法腕管综合征

    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急诊一期修复GustiloⅢB型胫骨长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郭杰坤王楹杨轩晏欢欣...
    507-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结合骨搬移技术急诊一期治疗严重胫骨长段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4例GustiloⅢB型严重胫骨长段开放粉碎性性骨折患者资料.急诊手术清除患者粉碎无活力骨块,钢板或克氏针固定腓骨,一期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胫骨,胫骨干骺端截骨后搬移.清创后胫骨存在大段骨缺损,达6.5 cm以上.术后定期随访,记录骨段搬移时间,骨折端愈合时间;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定患肢功能,Kofoed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 1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4.50(11~23)个月;平均搬移时间4.39(3~8)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11.50个月.所有患者伤口经过骨搬移后愈合良好,骨折端经过自体骨移植并加压后愈合.2例出现搬移骨段轴向偏移,及时调整外固定架后恢复;2例出现成骨不全,植骨后愈合.患肢功能优11例,良3例;踝关节功能优11例,良2例,及格1例.结论 一期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严重长段开放粉碎性骨折,可使手术次数减少,病程缩短,临床疗效良好.

    胫骨骨折骨折,开放性骨搬移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牵张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