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手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

顾玉东

双月刊

1005-054X

zhswkzz@yahoo.com.cn

021-52888215

200040

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华山医院内8号楼506室

中华手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比心法在儿童扳机拇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

    赵长应张航丛锐赵昕辉...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扳机拇术后康复锻炼方法,总结技术细节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 我科自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对30例(42指)扳机拇患儿进行开放性拇指屈肌腱探查松解术,术后24 h指导患儿家长进行游戏性的"比心法"锻炼,密切随访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总结儿童扳机拇术后康复锻炼的技术细节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游戏性的"比心法"锻炼可以增加患儿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配合度,经过术后至少24个月的随访,30例患儿拇指屈伸活动均恢复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 术后早期开始应用"比心法"锻炼可增加儿童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可有效巩固扳机拇的手术治疗效果,在儿童扳机拇术后的康复锻炼管理中可获得满意疗效。

    儿童康复扳机拇比心法

    儿童Gustilo Ⅰ型及Ⅱ型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非急诊手术诊疗效果

    陈海琼赵旭飞池一杰陈烽...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Gustilo Ⅰ型及Ⅱ型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非急诊手术病例的损伤原因、损伤类型、诊治过程、术后疗效,为其非急诊手术治疗可行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并随访的10例儿童Gustilo Ⅰ型及Ⅱ型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病例,急诊就诊予清创缝合或消毒包扎创口,住院后行非急诊手术治疗,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结果 术后1。0~1。5个月患儿出现骨痂伴骨膜反应,门诊拔除克氏针,神经损伤恢复,未发现感染或复位失稳,无骨筋膜室综合征,无肘内翻畸形,未见活动范围丧失。所有患儿末次随访根据Flynn标准,恢复结果良好。结论 儿童Gustilo Ⅰ型及Ⅱ型开放性肱骨髁上骨折急诊行软组织清创缝合或消毒包扎、破伤风注射、抗菌药物治疗,住院后行非急诊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这避免了急诊手术客观条件的限制。

    肱骨骨折儿童开放性内固定术

    21月龄小儿断指缺血48 h再植存活一例

    滕道练李甲贺敬坤寿学玲...
    233-234页

    超声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联合克氏针外支架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

    冯澜信天游印飞顾珺...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联合克氏针外支架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患儿,其中3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联合克氏针、外支架固定,30例采用X线引导下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联合克氏针、外支架固定。术后第2天起主被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儿均闭合撬拨复位成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无针道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3个月。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分及FLACC疼痛评分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透视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联合克氏针外支架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减少放射性损害等优点,值得推广。

    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彩色多普勒克氏针

    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手指感染二例

    顾加祥张乃臣刘宏君戚仁竞...
    238-239页

    儿童指神经纤维瘤型巨指症继发远指间关节偏斜畸形误诊一例

    李娜田恒
    240-241页

    儿童盖氏等样损伤一例

    张凯范喜荣许广慧杨永泽...
    242-243页

    再生外周神经接口功能的早期临床研究及相关文献分析

    王振中杨勇王扬王志新...
    24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证实再生外周神经接口(regenerative peripheral nerve interface,RPNI)在早期作为表面肌电信号源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手术分别为2例上肢截肢患者构建前臂骨间前神经和前臂骨间后神经RPNI,分别在术后1、2、3个月行超声检查,观察其肌肉结构及血运变化;行肌电图检查肌电信号变化评估移位神经肌肉功能;并于术后第3个月检测其表面肌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RPNI在术后第2个月开始即可观察到肌肉结构及血运趋于稳定,肌电图显示近混合相的肌电信号,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趋于正常,同时体表也可采集到较为稳定、高信噪比的肌电信号。结论 构建RPNI,经缺血、再生、成熟过程可提供可靠稳定的表面肌电信号源,在肌电假肢控制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周围神经再生体表肌电信号假肢控制

    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尹世豪张琳袁崔煦王秀会...
    248-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失败病例,总结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规避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59例,随访中内固定失效7例。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随访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记录相关并发症,术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用Neer评分、Constant-Murler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肩关节活动时疼痛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65。5±17。8)min,平均出血量为(45。7±20。6)ml,平均切口长度为(6。4±3。5)cm。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平均(16。3±5。4)个月,随访过程中52例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2±3。3)周。术后1、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Neer评分分别为(65。34±8。15)分、(75。33±9。36)分、(89。52±11。34)分;Constant-Murlery 评分分别为(64。44±17。25)分、(75。62±18。44)分、(89。30±5。88)分;活动时 VAS 分别为(4。66±0。81)分、(2。34±1。50)分、(1。68±0。68)分。7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出现内固定失效,大结节骨块移位。3例患者行术后翻修,4例行外展架制动,随访过程中骨折均愈合。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是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钢板位置偏差、肩袖缝合欠佳、大结节骨块碎裂及术后制动不规范是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临床需注意规避。

    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治疗结果内固定失效

    超声引导上臂选择性神经阻滞对肘关节运动的影响

    朱微娟董冬梅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下上臂选择性神经阻滞对肘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5例健康志愿者行超声引导下上臂选择性神经扫描,追踪桡神经与肌皮神经走行。在此基础上,选择20例择期行手、腕部及前臂手术的患者,年龄≥18岁,ASA分级Ⅰ~Ⅲ级,行超声引导下上臂选择性神经阻滞,使用频率为6~15 MHz线阵探头,5 cm神经阻滞针在超声引导下注射0。375%罗哌卡因25 ml。结果 在上臂中上1/3交界处,正中神经有68%在肱动脉的12点钟与1点钟之间,尺神经与前臂内侧皮神经有56%处于贵要静脉的3点钟附近位置。在上臂中点附近,桡神经有94%已经发出超声可见的分支,肌皮神经100%已经发出超声可见的分支。在上臂中下1/3交界处,超声影像中支配肘以下的桡神经分支位于肱肌与肱骨之间,靠近外侧;支配前臂外侧的肌皮神经分支位于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靠近内侧。桡神经有80%处于9点钟与12点钟之间的位置,肌皮神经有84%处于3点钟与12点钟之间的位置。20例患者中,有1例肘关节伸肘功能减弱,恢复时间为120 min;肩关节运动功能未受到阻滞;阻滞起效时间:肌皮神经(5。2±1。3)min,桡神经(6。2±1。5)min,尺神经(8。4±1。7)min,前臂内侧皮神经(8。2±1。7)min,正中神经(10。4±1。9)min;感觉功能恢复时间540(540,600)min。结论 超声引导的上臂选择性神经阻滞能保证手术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肘关节运动功能。

    超声上臂神经阻滞运动功能